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9-10 07:22林小玲
速读·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林小玲

◆摘 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磁力(一)》的教学,从“对比激趣、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建立假设、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等几个方面,通过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人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的确,作为一名教师,这是我们终身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掌握相应的知识。而教师跟学生对话的主要时间就大部分在课堂上。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该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此问题,我结合《电磁铁的磁力(一)》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一、对比激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从对比两张电磁起重机图片切入,自然地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

《电磁铁的磁力(一)》一课我以对比导入,引出问题。展示两张电磁起重机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图片情节调动了起来。通过观察电磁起重机,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可以变得很大,能吸引几吨重的钢铁,并比较电磁起重机和我们做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由此,激发做一个强力电磁铁的兴趣,产生“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需要。导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此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使课堂研究直奔主题,而且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探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而且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走出“要我学”的低谷,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向最近发展区发展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情感和思想状态,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下一步学习的铺垫和助力;也可能形成思维定势,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分析学情后认为:由于六年级学生对于对比实验有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了解到这一基础,不要在這个对比实验解释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教师只要通过对比实验中找控制条件方法的提示性问题,先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制定研究方案,引导孩子质疑哪种才是最科学的方案呢?然后重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孩子根据现有的实验材料,依据前面对比实验的原则进行数据调整,但此时并不急着让学生马上制定合理圈数,而是让学生先大概地确定他们认为可行的圈数,让学生在下面的实验中亲身经历摸索出科学的数据,亲身体验比直接授予感受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在本节课得到真正发展。

三、亲历探究过程,促进活动有效的开展

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教师作好指导与帮助。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实践、操作,如果操作不成功,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应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眼、脑、口、手并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电磁铁的磁力(一)》的探究教学中,“实验研究计划的制订”这个探究环节是的关键点,学生制定的研究计划是否合理,实验能否成功呢?学生依据实验要求尝试实验。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操作微课,统一同钉帽去吸大头针,但也有个别小组完成实验后,故意又用钉尖试了一次,然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线圈圈数和电流大小,钉尖和钉帽吸引的大头针枚数是不一样的,而且钉帽吸引的枚数远大于钉尖吸引的枚数呢?”,这个时候教师不是急着解释,而是让大家一起猜测,提出了很多假设,制订研究计划,课后在继续实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而有的小组在完成实验后,总感觉老师微课视频上的方法有点浪费时间,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更节省实验时间,优化实验方法。当然这节课的时间有限,并没有能完成这么多探讨,但是却给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让学生更加得想学科学了。

科学课的探究过程是将科学课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过程。在科学课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当好参谋,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以上只是我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还有很多的办法有待于我们今后在教学中挖掘。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善于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科学,善于学科学,真正成为学习科学的小主人,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常汝吉.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郁波等.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3]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4]滕青林.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4,(4).

[5]马红玲,陈国爱.诌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2,(1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