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构

2019-09-10 07:22吴琼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

摘  要: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构建粤港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促进教育方法创新、实现立德树人使命,是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举措;“一国两制”的思想之基、岭南文化的思想之源、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的思想之趋,是协同育人的可行保障。根据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立场、协同育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从机制着手,加强协同育人内化机制、践行协同育人外化机制、建立健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从而实现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建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粤港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9)07-0025-05

今年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中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纲领性文件,为大湾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人心回归问题一直是香港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爱国主义教育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探索并构建粤港高校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对提升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进而为香港人心回归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教育方案。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两个前提

为什么要将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成为现实的依据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关涉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粤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必要性是要解决协同育人的第一个前提性问题:粤港高校为什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协同育人。首先,协同育人可以提升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粤港高校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为目的的有效互动,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工作不再局限于各自校园内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原则主导下,从微观层面上优化了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作育人工作。其次,协同育人可以促进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关涉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质量,粤港高校在办学模式、运作机制、管理方式、治校方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 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创新。再次,协同育人是实现粤港高校立德树人使命的有效路径。十九大报告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于“落实”, 而粤港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粤港高校互通互联, 相互依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促民心、提升国家认同,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从而完成落实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2.粤港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要解决协同育人的第二个前提性问题:粤港高校如何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与粤港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相比,粤港合作育人成效还有待提升。在中国政府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一国两制”、岭南文化和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为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是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最佳推动力。

(1)“一国两制”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基

在国际政治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水火不容的,但“一国两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智慧之举。它的实行架起了内地与香港发展的桥梁,使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处于中国领土之上。通过香港与内地的广泛交流,能够加深香港居民對内地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程度,从而增进港人对内地的美好印象。粤港高校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的互动合作育人,也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创新尝试。

(2)岭南文化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源

“文化身份不是可以随便穿上脱下的衣装, 而可能像皮肤或者什么, 脱掉也有旧痕, 新生亦有斑驳”[1]文化的同质是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命题提出的思想根源。从地域意识上说,广东天然就带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印记,虽然香港社会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是香港的母本文化是以中国儒家思想文化为主,特别是保留了岭南文化的地方特色。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早已深深注入香港同胞的血脉之中,在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中发挥至关重要驱动力量。

(3)粤港高等教育互补式发展是协同育人的思想之趋。

据统计,广东省高等院校有150所左右,香港有20所高等院校,其中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有4所,粤港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广东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与科技创新上比香港有一定的优势,而香港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与信息化、应用性学科、师资队伍水平的经验上,又颇值得广东借鉴。因此,粤港两地高等教育自身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以“互惠合作、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为基本原则,粤港高校要有“敢为人先”的现代教育观,打破各自为政的教育格局,整合区域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两区域内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香港回归20多年来,两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互相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合作办学开展成人教育, 合作科研, 学者之间的互访、参观、进修、留学、经验交流, 互聘教师及邀请讲学, 开展学术研讨, 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等,在客观上基本形成高等教育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尽管发展水平不一, 但是有很强的内在联系点和互利态势。[2]可见,粤港两地谋求互补式发展的趋势已经如箭在弦,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二、问题与原因: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挑战

由于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与内地在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教育制度上的差异,爱国主义教育在粤港高校不同的教育环境下要协同育人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1.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问题

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理念源自德国科学家哈肯所创立的协同理论。对于粤港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的互动与合作,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倾向和粤港社会的宏观环境都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从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政治立场上看,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统治的客观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归属。由于香港高校的师资是面向世界各地,不分种族、信仰、文化间的差异来招聘教师,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而教师群体中,来自内地的反而较少,因此,教师的思想意识形态西化较多,且大多缺乏在内地的阅历和经验。香港高校在导师管理制度下,学生与导师的互动更容易受到海归导师西方思想的影响。而真正能够胜任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校教师却很有限,能够用自己的实际经历来增进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成为当前粤港高校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

广东高校师资队伍,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课教育,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过硬,对国家有坚实的感情基础,对国家的历史和发展也有深入的了解。据2015年的广东省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 76.37%的高校教师认同“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87.13%的高校教师认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可见,广东高校的教育者的政治素质较优于香港高校教育者,教育是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差异,是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一项制约因素。

在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环境问题上,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香港的“言论自由”也会给香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阻滞。反思2012年香港反国教事件,不是香港社会不爱国,而是在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影响下,少数港人对港府推行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产生各种批判声音,再加上各种外部反动因素助推,一场“反国教运动”上演,并最终以香港特区政府做出搁置让步而平息。这场风波同时也为香港的国民教育贴上“洗脑运动”等各种妖魔化的标签,至今仍让单独开设国民教育课的香港学校处于被动局面。在香港高度国际化、自由化、多元化环境下,粤港高校要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互相合作,香港的特殊社会环境是不得不令人深思。

2.原因分析

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爱国力量在粤港高校教育主体中占据主流的比重不同。从香港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上看,以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师资为主,这些师资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是香港本地人,而具有内地背景的教师比例并不高,且内地教师进入香港高校任教的准入门槛又相当高。这对香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相比之下,内地高校教师的国家认同感是占绝对优势的。在这种情况下,粤港高校在合作育人中难免产生各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

二是粤港政府在粤港高校立德树人的话语权比重不同。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高校是自主办学体制,特区政府不干预高校自主办学,由于香港特区政府缺乏有力的教育话语权,对高校运作的监管和师资力量培养方面是薄弱的,这必然对香港政府在高校中推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保障粤港高校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带来困难。

三、机制建构: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问题,就必须针对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构建推进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长效性。

1.建立教育主客体素质提升的内化机制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效地指引当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实现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化、引导和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与高校师生群体的内在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协同育人内化机制与爱国主义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各自素质、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人”的要素紧密关联。

首先,教育者要统一育人理念。教育者的育人理念关系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粤港高校教育者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合作育人的关键性因素,统一理念认识,是共同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前提。虽然两地教育体系不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等具体实施细节也有差异,但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所以,两地高校教育者必须要有明确的政治站位和政治信仰,一方面,粤港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中,要扮演好主动政治认同角色,具体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对理念、信仰、主张等政治价值认同,对国家、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认同,对法律、政策等政治工具认同,对公平、效率等政治效能认同。[5]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课教师既应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 ,又应是政治思想认同的示范者。专业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认同,把自身正确的政治观融入日常教书育人工作中。这既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其次,要提高教育对象的理论认同。协同育人的对象是粤港两地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粤港大学生应树爱国之心 立报国之志,粤港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祖国使命感必然来源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的理论自信,通过理论教化,让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做到以理服人,在培养学生理论认知、理论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真正实现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还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规律,善于把“外在”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个人“内在”的思想认知,让大学生从教育中有获得感,生成符合个人心理特征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寓思想政治工作如人精神上的“盐”,要让思政课“有知有味”, 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7]这个新鲜而又生动的比喻含义深刻、蕴意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方式不妨借鉴,让粤港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并由内而外地转化。通过重視协同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善于运用具体化、形象化、时代化的教育艺术,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真正实现协同教育的“以理服人”。

再次,教育主客体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爱国精神可以培养, 但不能一味灌输。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不是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单方面传递、灌输思想、信息及情感过程,而是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良好互动过程,和谐的互动关系能减少教育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此外,协同育人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性的合作,教育主客体良好的互动关系是驱动合作育人深化与提升的重要前提条件。

2.建立“实践推动、典型引领、人文关怀”的外化机制

内化机制以课堂作为协同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协同育人的场域不仅限于课堂,外界因素也是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影响源。协同育人的外化机制对粤港大学生的思想认同、价值取向与行为养成等方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现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合作育人深入开展的必要条件。结合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具体实际,协同育人的外化机制包括了:实践推动机制、典型引领机制、人文关怀机制三个方面。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实践推动机制是粤港高校在课堂育人基础上,扩大合作育人的覆盖面,创造形式多样的实践机会,让两地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了解国情民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合作。实践协同育人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发挥两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会资源在实践育人上的相互支撑作用,为粤港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条件,而且还可以挖掘粤港高校各自实践教育活动特色,彼此交流借鉴,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互补的方式合作,借力资源共享,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政策环境下,将为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作育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实践机遇,粤港高校教师应树立国家大局的育人意识,义不容辞地共同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

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要求党的领导同志,要“注意收集和传播经过选择的典型性经验,使自己领导的群众运动按照正确的路线向前发展”[7]。可见,典型引领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应该继承与发扬。典型引领机制是通过选择对两地高校大学生来说都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的典型现象、事件或人物,以达到激发两地青年大学生情感认同和共鸣,提高家国情怀的思想教育合作。香港回归、中央对港政策、粤港合作及粤港各领域的榜样人物等,突显粤港唇齿相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密切关系,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成长时代的典型,是两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切入点,能发挥出可亲、可敬、可信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也正是粤港协同育人要实现的教育效果。2018年以来,国歌快闪表白祖国是粤港两地青少年最流行的爱国形式,这种用短暂的行为艺术去点燃年青人的爱国热情,既迎合年青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又能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激发爱国情感,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两地高校协同育人的新型表达方式。

教育是关怀而不是教化,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教育作为人类最光辉事业的真正宗旨。人文关怀机制是以人的心理诉求和个性化特点作为粤港高校合作育人的出发点,促进合作双方在尊重各自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方式差异下的合作。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在粤港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的宏观环境下,决定了各自融入人文关怀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遵循了粤港爱国主义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了人本性的教育精神,是两地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合作育人的前提。

3.建立“政策对接、组织助力、队伍优化”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粤港高校协同育人环境下得以规范有序进行的内外部条件,主要由教育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和队伍保障三个部分组成。

在教育政策保障上,中央政府和粤港两地政府要以把握大势、把握大局、谋定未来的战略思维,通过制定相关教育合作政策来保障合作过程的实施。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着眼,出台推动香港与内地教育区域合作体系统一规划和安排的相关政策,既为粤港高等教育合作创造有利政策条件,又为依法推进粤港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消除一些区域性教育政策壁垒和障碍。此外,从粤港政府角度来说,可根据两地毗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理念与定位,建立粤港高等教育合作的制度性保障,加强粤港两地高等教育制度的协调衔接,丰富高等教育合作的多样化模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

在组织保障上,一方面要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粤港高校分属“一国两制”下的不同区域,双方在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途径等具体实施细节上存在差异。良好的粤港高校沟通平台可以减少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粤港高校合作育人协调开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另一方面,要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在粤港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格局中,教职员工都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爱国主义协同育人工作中,高校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才能保障协同育人过程的实施。

在队伍保障上,一要建设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师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才能成为大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思想引路人和信仰铸魂者,教师的政治素质是保障粤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性因素;二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诠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教育,教师如何引导大學生正确协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并推动粤港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协同育人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也斯.香港文化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

[2]朱建成.粤港澳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9.

[4]方旭光.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6(1):9.

[5]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6]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0.

(责任编辑  牛志鹏)

作者简介:吴琼(1981-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2018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立项课题“粤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差异研究”(课题编号:2017WT020)成果。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