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中西餐桌礼仪对比研究

2019-09-10 17:25韩欣彤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韩欣彤

【摘要】:餐桌礼仪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面镜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比中方餐桌礼仪与西方餐桌礼仪,不仅旨在讨论二者之间的差异,更要探究各礼仪差异背后所折射的文化互补、兼容特点,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文化误解与冲突。

【关键词】: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餐桌礼仪指人们在吃饭用餐时在餐桌上所要遵循的约定俗成的礼仪常识,餐桌礼仪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非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在方方面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餐桌礼仪,其受到西方餐桌礼仪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呈现出与西方餐桌礼仪文化互相借鉴、融合,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全新态势。

二、研究现状

餐桌礼仪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关于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研究多为单纯的餐桌礼仪的具体对比研究。由于饮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餐桌礼仪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及原因作为研究重点。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1.餐具摆放及使用

中国的餐具主要包括筷子、碟子、勺子、碗、杯子等。用餐前,筷子应该放在碗的右边,用餐结束后,筷子应该放在碗的正中间。和同桌的人交谈时,应先放下筷子,以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并且一定不能将筷子竖叉在食物上,在中国的文化禁忌中,只有在祭祀死者的时候将筷子竖叉于食物之上。用勺子取食时,应小心不要将食物洒落在餐桌上或弄脏自己的衣服,否则显得不太礼貌。取食完毕后,应该将勺子放回自己的碗中,在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与汤匙放在专用纸套内。西餐餐具主要包括刀、叉子、勺子、盘子、玻璃杯等。正式西餐餐具包括,牛油刀、面暴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摆放位置亦有专门讲究,垫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酒杯的数量由酒的种类决定,且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酒杯,葡萄酒酒杯,香槟酒酒杯,啤酒酒杯。西方的餐桌上,习惯往盘子里放一块干净的餐巾。餐具的使用遵循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的原则,刀用来切食物,叉用来将食物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应注意不能让刀刃向外。用餐过程过,刀叉朝向自己表示要继续进食,用餐结束后,要将叉子背面向上摆放,同时将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

2.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同时,主人必须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人右侧,其他夫妇则以对角入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西方宴会的开放及活泼氛围,希望能藉由餐桌上的座次安排增加彼此间的熟稔,同时可以使得用餐话题多样性,气氛更加欢乐。

3.上菜顺序

中国餐桌上,上菜顺序一般为: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而在西方餐桌上,上菜顺序通常为: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和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主菜有鱼肉、猪肉、牛肉、鸡肉等,甜食常有冰激凌、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根据实际需求,可上可不上。

四、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1.文化起源差异

中国的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早期社会,人和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由于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有限,人们多习惯群居生活,人们更加注重集体利益,正是这种群居生活的特点,催生出了一种适应集体农业生产、生活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文化集合。西方文明起源于游牧民族,早期人們大多分散居住且生活经常居无定所,而后工业化文明地不断推进,使得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利益,衍生出的社会制度、礼仪制度等都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2.价值观差异

在餐桌礼仪中人民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都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一面镜子,不同的餐桌礼仪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是一个崇尚“孝”“忠”的国家,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整个社会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点很好地体现在餐桌礼仪之中,从座次安排中可以明显表现出来。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它们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在西方哲学中,侧重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这点在餐桌礼仪中的分餐制中有很好体现。人们通常自己给自己点餐,不需要考虑其他人的口味和喜好,自己吃自己盘子中食物。

3.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习惯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秩序、和谐。偏好综合思维,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提倡万物一体、和谐共生。做事顾全大局,关注整体,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可以被牺牲,为人处世更习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西方人习惯分析思维,会充分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以免顾此失彼,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差异和对立,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十分看重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西方各个方面交流越来越多。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很容易引起交流误解和失误。餐桌礼仪是社会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中西餐桌礼仪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起源背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差异性。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有助于中西方人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正视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的固有差异,以更加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西方国家文化,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陈芬森.西方饮食在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