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研学问题”提升策略窥探

2019-09-10 07:22李松波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李松波

摘 要:实施区域性小学数学“研学后教”教学改革,其核心任务是深入研读教材教参,提升课堂“研学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教师首先要弄清提升“研学情境”和“研学问题”的含义,客观审视实施研究之前设计“研学问题”的现状,深入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沟通知识联系、设计价值问题、清晰问题导向”这四个研究层面。这样,必将有效提升“研学问题”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区域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学问题;策略研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研学情境”和“研学问题”提升

(一)加强研学情境设计

加强小学数学课堂研学情境设计,即教师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有目标、有意识地创设更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研学。在研学导航情境下,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和探索新知,以研学方式去解决问题或者发现数学规律,在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有效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研学问题的研究水平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研学问题,即在课堂中设计有价值的研学问题。它可以是课前预设的或课中生成的,是教师围绕数学知识和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特意设计出来的有探究价值的研学问题,提供给学生课堂研学之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研学问题”研究的现实问题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后教”策略,总是建立在某一种学习理论为主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其突显三个核心理念: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课堂的中心、使学习过程走向成功。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数学课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收集实施过程中的现实数据信息。

现状一:研学问题实质华而不实。课堂中机械重复问答仍然存在,潜意识反问“伪研学问题”的现象经常出现。学生在这样的研学问题情境下不假思索地回答,毫无数学研学价值。

现状二:研学问题组设计缺乏整体性。课堂主干问题与环节子问题脱节,问题之间的联系性不强,情境创设较为随意,缺少深度思考。这样,学生的数学思考只能停留在“碎片式”思维层面,研学目标被过度分化。

现状三:研学反馈评价流于形式。研学课堂的诊断效果失真,反馈性提问多以“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复提问,学生反馈只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课堂的反馈调控无法有效诊断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

现状四:研学问题设计起点含糊不清。研学问题没有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导致“启而不发”。研学问题过难、过偏或过浅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难以展开有价值的思考。

现状五:研学案中问题导向性比较弱。教师设计出来的研学问题,给学生的研学导航作用普遍偏小,设计的问题没有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小学数学课堂“研学问题”提升的案例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场,激发数学认知欲望

创设研学情境,就是设想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形成一种“思维不协调”,目的是让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相融的情境中。这个过程大致为:情境创设——思维冲突——研学探究。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中,课始,笔者创设研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数学认知欲望:如果给你5cm和9cm两根小棒(代表两条线段),怎样才能围出一个三角形?在思维冲突下,有效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旧知。研学情境引发学生问题思考,发现利用“剪”的方法实现从“2根”到“3根”思维转变,即把其中1根小棒剪成2根。这样的情境创设为研学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做好切入铺垫。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小棒,通过“剪一剪、围一围”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一”,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单中,并判断每次实验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研学探究,发现并不是有了“3根小棒”(即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下一环节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欲望埋下伏笔。

最后,根据“学习任务一”研学交流的情况,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同样是三根小棒(三条线段),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这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顺势展開“学习任务二”的探究:用算式表示出其中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

创设“二次研学情境”和开展“二次研学探究”,为学生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学生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能够围出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

(二)沟通新旧知识网,触发数学探究潜能

教师将新知充分建立在旧知基础上,设计的研学问题能沟通起知识间的关系网,使得学生更容易获取新知,学会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譬如,在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笔者以两个题组练习有效沟通新旧知识联系。练习题一:请快速完成以下三道计算题:(1)120÷30=( ),(2)(120×3)÷(30×3)=( ),(3)(120÷10)÷(30÷10)=(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快速算出结果的?从而引出旧知——商不变的规律。练习题二:4÷5=■,■=( )÷3。你是根据学过的什么知识填空的?既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密切,(借助课件动态演示)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商就是分数的大小。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也有类似的规律吗?谁来猜猜?

研学课堂中以沟通数学新旧知识,让沟通成为新旧迁移的桥梁。“大胆猜想”的研学情境,能触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也为下一环节中“验证猜想”奠定教与学的基础。

(三)设计研学问题串,延续数学思维生长

研学过程产生的困难程度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相关。教师设计研学问题既要从数学知识的“联结点”思考,也要从思维的生长点考虑。着力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研学问题,是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条件。例如:在实施《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笔者将研学问题以“问题串”形式,通过“两折三研”整体设计理念,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研学课堂,真正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1. 一折感知:直观感受数列间的相等关系。我们一起来玩“折纸游戏”。每人请选择其中一种学具纸片,用“平均分并涂上阴影”的方法,分别表示出■、■、■三个分数。游戏后提问:你是怎样平均分的?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 二折深化:沟通联系数列间的相等关系。沿着刚才的思考,继续对折,你还能折出与这些分数的阴影部分相同的其他分数吗?连串问题有效打开学生的思维生长点,进而引出一组相等关系的“大数列”:■=■=■=……

3. 三层研学:观察发现数组间的变化规律。第一层:从左往右观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怎样变化的?第二层:从右往左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层:其他的分数也有这样的发现吗?

学生经历“三层研学”后,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最后,设计一组辨析题,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角度内化新知。

在“两折三研”的探究过程中,研学问题串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学生懂得运用“数形结合”和“类比迁移”等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知识。以足量的感性材料作为探究依据,让学生亲历“猜测——推理——归纳”等研学过程,把握现象的本质规律,结合語言表征和动作表征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抽象归纳的过程中渗透不完全归纳的思想,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四)搭建问题导向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中搭建清晰的问题导向源,能为学生研学导航提供有力的保障。

如在五年级下册《图形运动——旋转》教学中,设计两个层面的问题导向源:1. 理解旋转三要素——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旋转运动的?2. 发现旋转的特征——你能发现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旋转时有什么特点吗?

在问题导向源作用下,每一环节的子问题又细化了研学过程的导航,保障了学习过程走向成功,积累学习数学的活动经验。

提升小学数学“研学问题”的研究,应避免“教学问题”等同于“研学问题”,避免“研学问题”演变成“模糊问题”,避免“主干问题”分化为“碎片问题”。实践证明,深入研读教材,精心设计研学问题,必将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情境。把握研学问题源,往往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之弦,这就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区域性小学数学“研学后教”提升研究的追求目标。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