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生活融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索

2019-09-10 07:22陈泊莲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陈泊莲

摘 要: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力做到把教学形式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课堂教学

一、结合生活,确定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体验,教师要根据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更要根据学生实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那些高标准、高要求甚至近似乎苛刻的要求会让学生产生恐惧感,甚至缺乏学一学,做一做的想法。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乐意接受,容易做到。教育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展示出它的魅力。

如在教授《为了平安健康地生活》中的主题活动《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一课时,笔者想到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儿童生命的第一杀手。关爱生命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具有强烈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生命意识成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指导学生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认识交通标志,读懂标志语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道路语言”,但因缺乏认识往往忽略它,更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到,笔者班上只有30%左右的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10%左右的学生能认识较多的交通标志。因此,这一课题教学笔者主要是让学生收集、交流认识并探究常见的交通标志,能够正确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学会运用各种“道路语言”,遵守交通规则,并且补充更多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这样不仅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还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把“安全”二字记在心中。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

二、贴近生活,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处理坚持“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的基本理念。在实施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灵活地进行再创造,活用教材,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

如《通信与生活》中的主题活动《怎样看电视》一课的教学,笔者提前发给学生一张调查表,让学生调查自己一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类型,并让学生根据调查表总结出,由于年龄不同,興趣不同,大家喜欢的电视节目也不同。逐步引导学生懂得看电视要合理选择节目,合理安排时间,才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再给学生推荐一些精彩的电视节目,并出示一些因长时间看电视而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让学生明白如果看电视不合理安排时间会带来严重后果,最后让学生结合时间安排和节目选择,制定合理“看电视计划书”,达到引导学生有节制地、健康地看电视的目的。

在教授《人们在土地上耕耘》一课时,笔者给每个小组发三颗玉米种子,让他们种在学校的劳动基地,并要求每天观察、劳动,用日记形式记录玉米的生长过程,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苦与乐,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材中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其中的图片和文字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教师须清楚教材提供了哪些信息,提示的是什么,要展开怎样的话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活用教材。可以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把社会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素材,把本地区、本学校和本社区的相关资源及时地结合起来,不断关注社会生活中最新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地开发、引进和建设课程资源,从而实现“活用”教材。

三、回归生活,思想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导之以行,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再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在教授《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时,笔者通过“跳绳”“下棋”等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找规则,从而让他们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起规则具体化、生活化的理解,懂得遵守规则会使生活更方便、更安全,从而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遵守规则、热爱学校的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在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生活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借助生活教学来增加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尽显初中化学教学无限魅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