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在非洲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2019-09-10 20:25高秋婧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影视一带一路文化

高秋婧

【摘要】:中国影视在非传播起步较晚,起初电影只作为政治宣传到后来逐渐发展电影的商品属性,近年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非影视交往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世纪中国影视通过主要的官方路径和民营路径将优秀国产影视剧输送到非洲,为当地观众带去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同时助力非洲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在国家政策和影视技术的推动下,通过荧幕打造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影视的海外竞争优势,为中国的影视传播增加影响力。开启了中国在非的影视大市场。

【关键词】:影视;文化;“一带一路”; 影视传播

一、中国影视对非传播的历史回顾

从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历程来看,对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输出都早于非洲。从1956年新中国与埃及建交后,1957年的“埃及电影周”开启了中国影视对非传播的大门,影视传播与中非外交紧密相连。

(一)影视的政治宣传阶段(1957-1979)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和军事外交上的对立,与苏联关系开始交恶,需要在冷战国际体系中交朋友,打开外交新大门。而此时正值非洲独立运动的高潮,在这个时期,中国对非外交意识形态优先,尤其是对刚独立的非洲国家,着重发展“兄弟政治关系”,提供物质和经济援助。在影视文化传播方面,西方国家对刚独立的非洲国家进行文化封锁、切断片源。而中国政府则采取“细水长流、解除疑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和“映出就是胜利”的方针[ 陆孝修, 陆懿. 中国电影非洲市场回顾[J]. 世界电影, 2004(6):168-173.]。一些非洲国家出于对国家内部整合,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以及电影制作技术的限制,加之中国电影内容有利于国家文化教育,因此很多非洲国家对中国电影持欢迎态度。一些中国战争电影,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北战争》在非洲受到强烈地追捧。据统计,在这段时期,我国向非洲出口影片约281部,其中故事片占50%,纪录片占36%,美术片占14%1。虽然这段时期出口到非洲的中国影片收入极低,基本属于无偿赠送,但是中国电影的影响力遍及非洲大陆,成功地打开了非洲市场。

考虑到非洲语言问题,中国还将出口非洲的影片翻译成斯瓦西里语、邦巴拉语等非洲当地使用的语言,如《红色娘子军》、《五朵金花》等一系列故事片和纪录片。在电影出口的同时,中国还同非洲进行影视交流,中国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先后抽调新闻纪录片摄影师去非洲进行行业交流,实地拍摄了《赤道雪山下的国家——坦葛尼喀》(1963)、《坦桑尼亚军队的光辉》(1966)、《中国医疗队在坦桑》等纪录片[ 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2005.201.]。1969年,坦赞铁路开始建设,中国铁路施工队也带去了一部分中国电影做为异国他乡的日常休閑娱乐,每当夜幕降临后,露天电影吸引了周边的非洲居民前来观看。随之形成了“铁路修到哪,电影放到哪”的场景。

中非电影交流,丰富了非洲人民生活,打破了长期以来欧美对非洲文化市场的垄断,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影出口,在政治层面传递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非友谊,为中国成功加入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影视的商品属性阶段(1980-2000)

影视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政治服务并不是其真正魅力所在。1978年开始,中国的外交着眼于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服务。非洲独立运动基本结束,在这块“新生”的大陆上,非洲国家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而中国对非外交由经济文化援助转向经贸文化合作交流为主,影视对非传播以“宣传第一、经济第二”为原则,开始注重影视销售盈利。

在这一时期,香港电影、欧美电影、印度电影陆续占据非洲市场。尤其是风靡非洲的李小龙主演的系列电影,向非洲观众展示了精彩的中国功夫,简单的故事情节包含着反种族歧视的思想,深深吸引了一大批非洲观众,甚至有观众认为“中国人都会武功”。中影公司挑选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武打片翻译成英、法两种主要语言推向非洲市场,例如《武当》、《武林志》、《侠女十三妹》几乎走遍非洲四十多个国家,成功地在非洲塑造了中国人的武打形象。到目前为止Bruce Lee这个名字对于非洲人来说仍是家喻户晓。除了武打片,另一方面出口的还有当时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红高粱》、《芙蓉镇》等优秀剧情片做成全套宣传品,作为重点影片向外推荐,受到了非洲人民的欢迎[ 张勇. 中非电影交往简论[J]. 当代电影, 2016(3):95-98.]。其中《红高粱》在非洲输出拷贝数和国别数仅次于《武当》。

这一阶段,中国影视对非洲的输出不再是单纯的服务于政治,拍摄的内容有所丰富,不止局限于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而是更多的回归到影视的娱乐属性,将电影当做娱乐商品卖给非洲。

二、中国影视在非洲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加深,中非影视交流进入了黄金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年度数据显示,国内电影产量从2001年88部上升至2011年791部,出口数量相对稳定在60部,电视剧出口量从2008年149部上升到2016年419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依旧薄弱,且影片出口主要目标市场集中在美国和日本。销往非洲的数量极少,2016年出口非洲的电视剧仅为6部。

(一)当前中国影视对非传播的路径

虽然中国影视剧在1957年就出口至非洲,但是21世纪之前主要还是依靠政治宣传,传播路径较少。随着中非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国在非的活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误解,将中国对非交往描述成“新型殖民主义”。为了维护中国的外交形象,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中国影视对非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官方路径

2011年《媳妇的美好时代》走进非洲,在坦桑尼亚热播,带动非洲“华流热”全面升级,成功开启了中国在非的影视大市场,成为冲出亚洲的一匹“黑马”、走进非洲的真正“拓荒者”。该剧的热播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的重视,2012年,“中非影视合作工程”(1052工程)启动,即在全国优秀的影视作品中精心挑选 10 部电视剧、52 部电影、5 部动画片、4 部纪录片,并将作品分别译成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斯瓦西里语等 7 种语言,进行译制、配音,供非洲国家主流媒体在黄金时段播出。[ 李汇群.中国电视剧的非洲传播刍议[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5):161-162.]“中非影视合作工程”启动3年以来,已与44个非洲国家主流媒体签署78项合作协议,完成16个语种的国产影视剧译制工程,并在30多个非洲国家播放。

2012年央视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与毛里求斯广播公司签署52部电影播放的合作协议,在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主要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交换,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在播出中国优秀电影的黄金时段,预留时间播出中国的商业广告和旅游风光宣传片。[ 龙小农.中国影视对非传播的渠道建设与效果分析[J].当代电影,2016(03):99-103.]由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和相关境外电视台的频道集成的海外播出平台——长城平台(CICC)在2013年通过中国四达时代集团非洲直播星平台落地非洲,将长城平台下属的央视娱乐频道、中国电影频道、江苏国际频道、浙江国际频道、湖南国际频道、北京卫视等 9个频道在非洲地区通过四达时代直播星平台推出。[ “长城平台”通过四达时代直播星平台落地非洲[EB/LO].四达时代.

http://www.startimes.com.cn/newscorpo/3161.htm]

2、民营路径

在非洲由于经济落后,行业方面的垄断等原因,数字电视收费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担。中国公司考虑到非洲的实际情况,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参与到非洲的广播电视数字转化,助力中国影视对非传播。北京四达时代集团作为文化企业“走出去”代表企业之一,2007年在卢旺达成立第一家公司,次年正式运营。历经十年,已经发展成为非洲大陆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付费数字电视运营商,目前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等30多个国家注册成立公司,提供的480多个频道中,既有国际知名频道,非洲本地频道,也有CGTN、CCTV-4等中国主流媒体频道,还有其自办的40多个频道。[ 中国影视剧走进非洲[EB/LO].四达时代.

http://www.startimes.com.cn//medianews/6550.htm.]

四达时代于2011年成立了译制中心,给影视剧配上英法字幕,但是考虑到非洲大众的受教育程度,有些人只能听懂当地语言,因此开始给优秀电视剧配音成当地语言,满足了大多数观众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收视率。目前四达时代播出的节目用英、法、葡三种语言向全球发行,用斯瓦西里语、豪萨语、约鲁巴语等5种非洲本地语言向全非发行。例如,2012年在坦桑尼亚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配上了斯瓦西里语。2017年底,四达时代在肯尼亚内罗毕设立的影视译制基地投入使用,集非洲总部、影视译制基地、四达时代肯尼亚公司总部、四达时代电视台、数字电视研发中心于一体,具备平均每年一万小时的译制配音能力,从而扩大中国影视对非传播,将“中国故事”推向非洲大陆。

(二)中国影视在非传播内容的特点

非洲与中国相隔千里,文化差异明显,面对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力,中华文化在非洲尚处于弱势。[ 周海金,刘鸿武.论文化的互通性与差异性对中非关系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11(06):41-47+105+156]因此,根据非洲观众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在非洲推广可以更好的传递“中国故事”。

1、贴近现代生活

目前中非贸易往来日益密切,选择来中国接受教育的非洲留学生学生逐渐增多,到义乌、广州的非洲客商也络绎不绝,大量非洲观众都希望通过影视剧来了解中国的日常生活,继《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热播之后,《北京爱情故事》、《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奋斗》等国产家庭剧登陆非洲大陆,展现了当下中国现代化的都市面貌和文化气息,传播中国家庭伦理观念,以陌生化效果打动非洲观众。家庭生活中的问题是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无论中国还是非洲,在对比之下,陌生化和熟悉化会使观众产生共鸣。

中国的“和合”文化通过家庭剧呈现给非洲观众,这种跨国界、跨种族的“正能量”对于非洲观众来说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更容易被接受。

2、讲述历史文化

除了家庭文化能吸引非洲观众外,古装历史故事也是国产剧在非洲的一大亮点。2015年非洲电视节期间,《琅琊榜》、《四大名捕》被重点展示。异于非洲的东方文化,从剧中场景、人物打扮、交往礼仪..…异域文化给非洲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

3、内容国际化

除了将本土的中国影视剧呈现给非洲观众,还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以更开阔的视角,打造接地气的细节,提纯再现中非交流中的人生故事。如《温州两家人》是第一部中国和非洲国家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剧,还原了中国商人海外打拼,与非洲朋友共经风雨的真实历程。全剧洋溢着浓郁的非洲风情,它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证实了自身的过硬品质。中非合拍还有纪录片,2017年中国首部中非导演合拍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登陆CCTV4以及北京卫视,同时四达时代中国影视频道在非洲同步播出。从6个维度由讲述非洲人在中国打拼的故事,记录了非洲人在中国的酸甜苦辣和中非民间交往的碰撞融合。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的发展前景

影视是呈现社会形象的“窗口”,也是现实的“渐进线”。国产影视剧在非洲的意外走红为我国进军海外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中非文化差异,也给优秀国产影视剧对外传播提供了大平台。

(一)国家层面

我国影视作品想要真正的“走出去”,还需得到多方面的认同,在之前的文化传播中,常常会出现“文化折扣”的现象,即文化背景差异,由于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的瓶颈也在于此。

“一帶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串联起沿线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带动彼此了解风俗习惯、历史渊源、审美情趣等,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降低了“文化折扣度”。5年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举办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活动,我国的影视产品的出口已经逐渐显露成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创办了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截止到2016年9月第三届时,电影节已形成了57个国家和地区的320部优秀电影参加展映,500多家电影机构和170多名专业人士前来洽谈的盛大规模。

“一带一路”战略从国家高度加大了对国产影视产品走出国门的扶持力度,将影视文化的对外传播作为全面开展交流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技术支撑

2015年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引领国产剧朝着大制作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影视制作技术逐年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影视IP剧屡见不鲜,从人物设定、故事情节、拍摄技术、特效制作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不单纯只是为了产出和明星效应带来收益,更多的注重片子的整体质量,像《花千骨》、《甄嬛传》、《琅琊榜》等一系列精品古装IP剧输出海外,创建独特的中国影视文化品牌和经典影像记忆。

通过国家战略和技术带动影视行业发展,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在荧幕上打造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影视的海外竞争优势,为中国的影视传播扩大影响力。

猜你喜欢
影视一带一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谁远谁近?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看影视学口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