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9-09-10 21:32陈丽陈琴吴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妇科手术高危因素

陈丽 陈琴 吴丹

[摘要]目的:对妇科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没有发生静脉血栓,作为对照组;另外,14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妇科手术后静血栓形成因素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妇科手术后静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及以上)、肥胖、经腹手术、有合并症、恶性肿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凝血功能化验检查(D-二聚体、PT、APTT)数值高以及高血糖。结论:妇科手术后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较多,对此,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临床预防措施,尽量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

[关键词]妇科手术;静脉血栓;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713;R543.6;R44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197-02

妇产科疾病类型较多,其中很多疾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术后也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异常凝结,阻塞血管,阻碍静脉回流,府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肺栓塞等严重病症,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另外,妇科肿瘤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很高,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生率更高,且血栓一旦脱落,容易导致肺栓塞等,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妇科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没有发生静脉血栓,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2岁-80岁之间,平均(56.2±1.3)岁。另外,14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3岁-80岁之间,平均(56.6t1.5)岁。

1.2方法:对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凝血功能化验指标等进行统计和比较。其中,对于体重指数(BMI),可分为偏轻、正常和偏重。如果BMI<18kR·m,则为偏轻;如果BMI在18-24kg·m之间,则为正常;如果BMI>24kg·m,则为偏重。

2 结果

两组患者妇科手术后静血栓形成因素统计如表1所示,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可见,妇科手术后静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及以上)、肥胖、经腹手术、有合并症、恶性肿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凝血功能化验检查(D-二聚体、PT、APTT)数值高以及高血糖。

3 讨论

静脉血栓是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多见。血栓可在静脉之中的任何部位发生,轻则下肢浮肿,重则合并肺栓塞。临床规范管理患者流程的开展可有效观察患者术后情况,便于预防和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保证预后。随着近年来妇科手术的不断开展,术后静脉血栓发病率逐年增高。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静脉血栓可保证患者术后康复效果,降低死亡率。对此,需要对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使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疾病成因,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患者没有发生静脉血栓,作为对照组;另外,14例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妇科手术后静血栓形成因素进行统计和比较。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妇科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50岁及以上)、肥胖、经腹手术、有合并症、恶性肿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凝血功能化验检查(D-二聚体、PT、APTT)数值高以及高血糖。由此可见,妇科手术后患者并发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较多,对此,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预防血栓措施。术前完善双下肢深静脉彩超,了解双下肢有无血栓。入院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5%的患者予以做血气分析,且留有基础血氧饱和度数值,对术后有治疗指导作用。年龄>60岁、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癌症患者,术前常规做血气分析检查。术前测量腿围,给予弹力袜,穿戴进入手术室,术后仍需穿戴弹力袜,有效加速下肢血液流动,减少静脉瘀滞和增加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保留腿围基础值对后期发现血栓有参考意义。(2)体位预防措施。随着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绝大部分妇科良性疾病及恶性肿瘤都是在腹腔镜下完成,需取膀胱截石位。术中摆体位时,可采用马蹬式腿架,减少血栓的发生和肌肉神经损伤。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姿势,在患者卧床的这段时间内要协助患者定时改变体位,不能总是保持固定体位休息,术后要坚持每2h翻身1次,嘱陪护人员每2h对患者实施双下肢按摩1次,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3)有血栓风险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根据100U/kg剂量每日用药一次,若发生-血栓,则需改为治疗剂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溶栓治疗。(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相关临床表现和体征,尤其注意血氧饱和度,当血氧饱和度低时,警惕血栓的发生。患者手术完成后,應对患者加强检查,判断是否有四肢肿痛、行走困难等症状,或者是否有局部压痛、低热、寒战等症状。避免患者压迫腓肠肌,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则应及时采用肢静脉超声检查方式或者D-二聚检验技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静脉血栓。如果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比较高,则可在术后72h,为患者进行超声筛查。(5)功能锻炼。手术后要遵医嘱实施功能锻炼。要教给患者正确实施伸屈膝关节和足踝内外翻转的方法。当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能初步下床走动的时候,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运动。每天活动3-5次,每次活动20-30min较好。

猜你喜欢
妇科手术高危因素
可吸收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品管圈在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时超氧化物歧化酶、TNF—α的动态变化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