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生成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2019-09-10 17:25胡佳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胡佳

摘要: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欣赏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对小学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小学生能够陶醉于美妙的音乐声中,以此对其高尚的品格与审美能力等进行培养。教师在实际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方面的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该学科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音乐;师生互动;音乐欣赏

以往在开展小学欣赏教学时,教学形式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学生的学习总体上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学习思维未能得到发散和拓展,由此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对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较低。实践表明,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教学时,教师通过不断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助于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在音乐欣赏课上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课堂教学环境也因而充满音乐的美感,由此推动了欣赏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利用师生游戏开展音乐互动

教师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时,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对于构建快乐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非常有利。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自身实际,对互动环节进行巧妙的设计,促使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充分释放自我,以期取得更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的高效。教师可以利用对游戏进行设计,并在欣赏课中进行高效应用的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音乐欣赏教学实效。通过利用游戏互动开展欣赏教学,将游戏融入音乐课堂中,有助于提升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教师也可以主动参与活动,与学生一起,促使欣赏课真正成为师生开展互动的载体,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加容易感受游戏对欣赏课带来的快乐,进而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学习。

比如,在对“捉泥鳅”一曲进行欣赏时,教师可以利用设计游戏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以此提升欣赏学习的效果。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里到外站成三个圆圈的队形,要求学生开展动作接龙,在对该歌曲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即兴对相关的动作进行创编,促使学生可以在传递动作的过程中,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模仿。对于教师而言,要主动参与该游戏过程,不仅可以对动作进行创编,而且可以在语言上对学生展开引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在进行动作创编时,并不要求多么专业和到位,而是应当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营造课堂良好氛围。师生之间展开良性的游戏互动,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充分开发,以此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

在开展该歌曲教学时,教师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不仅强化了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而且极大增强了音乐教学所具有的趣味性。教师通过积极参与游戏,与师生展开互动,也切实增强了音乐欣赏课的趣味性与教学实效。

二、通过师生表演实现欣赏教学

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开展师生表演活动是实施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欣赏课小结阶段,开展师生互动联欢,要求师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之后,利用表演形式将其内心感受表达出来,促使师生可以在欣赏课上更好地展现自我,以此将音乐欣赏课所具有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通过对联欢活动进行表演,有助于对学生表演能力进行促进,进而强化学生的勇气与自信,而且教师参与互动表演,也能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音乐欣赏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比如,在对“太阳出来喜洋洋”一曲进行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师生开展表演联欢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对该音乐进行聆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太阳出来时的场景,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各种形式展示音乐作品。教师要尽可能融入各组的欣赏学习中,并对如何进行联欢表演发挥自己的力量,对各组学生的创编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學生作品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相对比较灵活,在欣赏该作品的过程中,会将其改编成诗歌和舞蹈等形式,并据此开展联欢互动交流。为对学生的表演热情进行激发,教师也要积极地展示其风采,利用演奏或者演唱等形式,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进行音乐欣赏。

三、运用舞蹈开展师生音乐律动

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要突破传统单一化、互动教学模式的限制,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而且应当灵活运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欣赏课教学的活跃程度,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利用师生舞蹈律动的形式进行互动,有助于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热情的激发,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欣赏学习的氛围之中,并促使其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比如,在对“月光下的凤尾竹”一曲进行欣赏时,教师可以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将师生舞蹈律动活动融入其中,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跟随该歌曲,跳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穿上民族舞蹈服装,为学生展示优美的舞姿,利用舞蹈同学生展开互动,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欣赏,充分感知歌曲中所蕴藏的民族风情。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舞蹈互动,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对舞蹈动作进行创编。在律动互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简化其动作,并且也要彰显民族特色,将歌曲中傣族的民族风格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舞蹈律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对于欣赏课来说,并非简单地对音乐进行聆听,教师可以利用舞蹈律动形式同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促使课堂气氛更加愉悦,学生通过同教师展开互动,欣赏音乐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结语

总体来看,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不断加强师生互动,有助于促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明显提升,课堂的氛围相对以往明显改善,课程魅力显著提升。教师应在开展欣赏课教学的基础上,强化互动教学策略研究,进而生产更高效的音乐欣赏课堂。

(责编  唐琳娜)

参考文献:

[1]池佳佳.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

[2]陈静.浅析欣赏型互动策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6).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师生互动小学音乐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