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17:13张志龙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张志龙

摘要:受当今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压力,超过了小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而课堂教学中的“减负增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完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一些策略,从而为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减负增效;策略研究

一、“减负增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今,在路上我们经常看到小学生背着重重的书包在路上行走。当今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压力,与学生的年龄不匹配。十几岁正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被如此重负压着,不利于孩子身体、心理的成长。所以减少学生的压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减负”的作用大于“增效”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减负”不但符合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解放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使用“减负增效”的方式,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让学生具有自己的活动时间,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实现“减负增效”的途径以及在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减负增效”的实施意义

一般情况下,在小学课堂,学生都是通过背诵和对汉字的认知,提高语文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进行多遍生字练习。长期下来,学生便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可以进行以下方式进行解决。第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字典的查阅,通过自己的认知对其产生了解,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然后教师通过选用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段落,让学生背诵,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听写,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思维

应试教育相对来说较为形式化,学生常常为了升学而丧失创新的能力,通过“减负增效”的方式,教师能帮助学生与课文进行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柳树醒了》一文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室外学习,让学生亲自感受春天的气息。

(三)注重个体的差异

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思维还处在童趣时期,所以,这便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应试教师的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过分看重,所以许多教师常常不重视学习差的学生。在“减负增效”的思维下,教师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尊重个体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有自信。例如,在写作结束后,教师在进行评语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四)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总结,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慣。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在学习中才会达到“减负”的效果。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规律的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减负增效”应该注意的方面

“减负增效”不只是让教师减少教学的内容,而且让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减少学生的压力。“减负增效”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结语

“减负增效”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并且能改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学校、家长都应该对“减负增效”这个理念进行重视。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钱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1(9).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