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变组合教学模式打造中学高效音乐课堂

2019-09-10 07:22李淑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组意识音乐

李淑霞

【摘要】  传统模式的音乐教学,过于单调乏味,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已达到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积极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制定创新实施规划,如何推出特色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值得去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运用多变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可行性进行论述。期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快乐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多变组合教学模式 高效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053-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就得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在我國,“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教师上课就像演独角戏,学生隔岸观火被动配合。由教师独立完成导入新课的模式一成不变,课堂上范唱模唱,动作模仿,几年下来的持续不变让学生感到音乐课索然无味。这种模式导致音乐课堂的质量较差,既无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又阻碍综合能力的发展。

多变组合教学模式是构建在“以学生为本,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上,通过教师备课、学生分组与预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后反思四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它是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在一节课中采用多次变化分组的创新方式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特色教学模式。

一、教师的学情调查与备课

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就对学生的情况做一次摸底的调查和测试,将学生分为音乐优等生或特长生、音乐中等生、音乐待进生,并作记录,作为以后制定新课教学目标的参考。教师提前一周下发导学案,指明教学目标,指引学生分组。以《青春舞曲》为例,教师发下的导学案目标是:1、学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2、通过模仿掌握舞蹈的动作及节奏,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师指引学生进行三次分组:第一次分组查找资料:“一课一带”自由组合分组,共三组,每组约15人,查找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及音乐文化,作者等资料,组长汇总资料。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搭建分工合作的平台,学生自由搭配,更有默契,使预习更高效;第二次分组学习唱歌、节奏和舞蹈:按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三组,每组约15人。目的:培养学生的互助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学习新课过程中,让先进带动后进,让优等生有优越感,让待进生有压力形成学习的动力。全体同学在课堂比赛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动力;第三次分组创编与展示:按学生有声乐、器乐、舞蹈特长分组,共三组,每组约15人。目的:促进特长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归类创编为学生的创编指明的方向,让有特长的同学的才华得到展示。每次分组都选出一名不同的小组长,以统筹全局,适时调整,以确保教学进程顺利完成。多次分组一学期下来,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组长,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去。课代表书面形式汇报,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完成第一次学情调查。

二、学生的预习与分组

课代表根据教师提供的调查数据,指导全班同学按导学案的要求,做好分组工作。第一次分组是自由组合分组,每组约15人。学生通常会朋友之间凑成一组,信息能力强的凑成一组,这会导致弱势群体的产生。“一课一带”自由分组即每个优等生必须牵走一个待进生,每个信息技术能力强者必须牵走一个弱者。如此,每个组都有了朋友间的默契、先进带动后进的互助,更有了你追我赶前进动力。在融洽的小组里,各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能找出丰富的有效资料,如新疆的地理位置、民族、特产、歌曲、服装、乐器等。课堂上,由组长介绍预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内容择优录取,如有异议再进行探讨。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第二次分组,课代表根据教师提供的名单,按每组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组合而成,每组约15人。优等生、中等生、待进生的界定则参考学生考试的成绩和才艺展示,每半个学期考试后进行名单的调整。第三次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特长大致分为声乐组、器乐组、舞蹈组。没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则可以选择向往的小组,每组人数大约为15人,如出现特殊情况,则有课代表适时调整。分组完毕后,各组队员准备好乐器准备上课。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五步走

第一步:新课导入

由学生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由特长生演唱《达坂城的姑娘》和跳舞导入新疆歌曲。教师提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师把课堂的主人翁地位让给学生,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台上的甜美歌声和优美舞姿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特长的展示,响亮的掌声、赞赏的光荣、羡慕的驱使,给了同学们学习的动力。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

第一次分组的组长展示自己组合作预习的成果,介绍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及乐器、服装、歌曲等内容。如有不同的答案、见解,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教师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并做辅导。如有学生对其有不同意见,教师可让他们先讨论,然后作出判决和解释。合作探究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已见。

第三步:比赛型学习攻破重难点

首先,第二次分组后教师先让学生演唱(重点),再提出修正和改善,然后教会他们在歌曲中加进齐唱、轮唱、独唱等形式。三个小组分配角色练习,然后比赛,各组之间互相学习并作出评价。

其次,教师教学生打新疆常用节奏型,和移颈的动作(难点),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第一轮比赛是一边唱歌一边打节奏,哪一组打得最准确,配合得最好为胜。第二轮比赛是一边唱歌一般跳舞,哪一组跟音乐配合,移颈动作跳得最优美为胜。

为了赢得比赛的胜利,学生们个个都专心致志地学习,按教师的要求力求做得最好,还会在观看别人的演绎后,扬长避短,适时做出调整。

第四步:在创编中拓展

第三次分组由组长带领队员围成三个圈,命名为声乐组、器乐组、舞蹈组,准备举办篝火晚会。教师从旁指导声乐组的学生发挥歌唱的特长,对歌曲进行创编,以另一种风格展示歌曲;指导器乐的学生进行器乐合奏演绎歌曲;指导舞蹈特长的学生为歌曲配上舞蹈,把《青春舞曲》跳出来。在展示的时候,全体学生围成一个大圈,展示的小组在里面表演,一堂课就像参加一台篝火晚会,又像观看一场小型的音乐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其中,乐在其中,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在愉快的气氛中,教师完成第三次学情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各组的展示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五步:总结与情感升华

在下课前,教师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懂得什么样的道理?谈谈对民族音乐的看法。通过提问与回答,学生总结学会了音乐专业知识、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建立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一步,教师通过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调整教学计划,为每个班量身打造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多变组合教学模式的分组是灵活多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時分成更多类型的小组。如在学习合唱时可以分成男高、女高、男低、女低四个小组;学习轮唱时分成二、三、四个小组;学习对唱时,分成男声部和女声部两个小组等。同时,教师也在课后适时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分组设计,做出调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多变组合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实现全民素质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王小盾.音乐学学科结构变动的意义:以汉文化区音乐研究为例[J].音乐研究.2014.

[2]周荣春.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

[3]彭霆.中学音乐特长学生的培养与管理[J].美育,2012(08).

猜你喜欢
分组意识音乐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分组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音乐
消防意识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