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衔接问题

2019-09-10 20:31尹满求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6期
关键词:衔接问题历史教学高中

尹满求

【摘要】  随着我省新高考模式的出台,高中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也日益凸显。初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依旧是通史体例,知识体系系统性不强,基础知识大量减少,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较强。而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模块结构采用中外合编的专题体例,教材内容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以至于在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常常会听到历史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太差,思维能力不够,更重要的是部分学生感觉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太难。因此,研究初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衔接极为重要。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中 历史教学 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6-206-01

第一、要认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初中历史教材比较浅显、直观、形象,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但是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性思考和分析偏少。高中历史的内容更多、更深,是初中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高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也要熟悉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

客观地讲,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是连贯的,也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要求的。初中历史教学体系是以主题形式呈现给学生,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的,体现了时序性的原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而高中的历史内容对初中的历史知识体系作了修改,包括三个必修模块(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历程)和六个选修模块,且贯穿古今中外,这样的安排避免了初高中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而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初高中也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呈一种逐步上升的要求。从知识的时序性到专题性,从基本识图、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从合作探究中的感知历史到学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健全人格和国际意识的培养到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塑造,都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

无论是初中课程标准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的要求应该说是实现了较好的衔接,可是为什么会出现高中历史老师的抱怨学生感觉难学呢?

第二、要分析衔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1. 家长、社会的不够重视。初中历史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是以“副课”对待的,在时间、精力和重视度上都不会给予倾斜。有的人认为历史只是背背而已,只要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得高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用心度不够,甚至只要历史等“副科”有作业,家长和学生都会怨声载道。到了中考复习时期,开始抱着开卷考试比较简单的心理,到了后期临时抱佛脚,自然其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就会出现断层。

2. 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初中生总体年龄处于12岁至15岁的年龄,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初中生刚好处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喜欢故事性的感观性的知识,而对于有理性思维的问题兴趣不是很高,这也是符合人的心理的认知特点。但却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衔接上的困难。那么,如何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呢?

第三、要探讨衔接的方法

1. 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初中阶段,除加强趣味性教学之外,还应该注意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如初一学生刚进校就开始了对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的学习,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知识体系的建立。按照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将早期人类社会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部落两阶段,再从更细的阶段进行划分,如人类使用的工具、居住、生活等方面让学生去总结,然后教师更正。这样不仅是学生构建了历史学习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历史学习的比较和联系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习惯性的去联系和比较。其它章节学习完之后,也可以这样做。一本书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将整本书的内容分阶段进行总结,接着再对每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这样学生就对这段历史形成了提纲挈领的认识,只要不断的进行强化,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自然会形成牢固的印象。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以后的高中历史学习大有裨益。

2. 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强,缺少理性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地培养他们全面看待历史的能力。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更多的注重了其消极的影响,但是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讲,其对于中国的近代化步伐也有重要的影响,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的国门从此被打开,中国开始了和世界接轨,更为重要的是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技术的先进,主张向西方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非常重要。

3. 适度拓展学生历史的知识面。在初中教学中除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外,教师也应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上下功夫,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背景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到中华民族危机加剧时各政治派别的态度和方式,如农民阶级的盲目性、资产阶级立宪派君主立宪制的空想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实行共和的软弱性、代表地主利益的清政府的慢步改革等,这些都可以向学生渗透。如讲到世界历史的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除去正常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探讨外,也可以适度的将教学的重点向政治制度方面倾斜,使学生了解英法美政治制度建立的历史传统和经济文化背景,在其国家的制度建设方面,可以适度细化行政权利、议会权利和司法权利的归属和地位。

总之,历史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学好高中历史,就必须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猜你喜欢
衔接问题历史教学高中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