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回顾与反思:记“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2019-09-10 07:22谢涵之
画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年展水墨笔墨

谢涵之

源自1988年“国际水墨画邀请展88’北京”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第十届展览对于“双年展”本身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重要时间节点。30年来,双年展和伴随而生的“深圳水墨论坛”持续关注着中国当代水墨实践和面对的问题,从媒介、题材、笔墨、观念等不同角度切入,提出了都市水墨、笔墨传承、水墨设计等一系列把握当代水墨发展脉搏的前沿性课题。第十届双年展总主题定为“水墨现在”,以回顾的方式,对近40年的当代水墨发展进行一次整体的研判,并对水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观念和不同方向进行审视,分析当代水墨创作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引发对水墨艺术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围绕展览总主题共策划了四个单元展以及水墨论坛中的相应专题进行呈现和讨论。

在华·美术馆一楼展出的“揽古烁今”主题展,关注的是水墨创作实践中对于传统语言的传承与转换。整个展陈设计以苏式园林的空间布局为灵感,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的展览场地,展览入口处以六角形门洞和一面屏风式假墙的借景构图,引出徐累的绢本水墨作品《五彩石》,假墙背面则以《互山-2》与对墙的《互山-3》两件同系列作品遥相呼应。此次展出的几件作品是徐累近两年的新作,相对于以往常用的假借、错置等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意味结合的手法,更多的是将“石”作为纯粹的符号语言使用,呈现出他对于作品观念的再思考。青年艺术家边凯的《桃花源》系列绢本水墨作品,虽然使用了传统的技法和材料,但在图像所呈现的叙事性结构中,也可以看到他对于“传统表象”所进行的思索以及再次激活的尝试。相对于这些存在于当代与传统之间的作品,展览中另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就更为坚持对于“古”的传承,林海钟的《闲云图册》、徐坚伟的《春草卷》、周凯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和刘旭的青绿山水系列等作品,不论从技法、语言还是精神来看,依旧属于传统笔墨的范畴,整个单元展览也试图以这种对比制造一个“古”而“新”的对话空间,以辩证的思维重新诠释水墨的“古”与“新”。

主题展“笔墨至式”同样在华·美术馆展出,关注点聚焦于水墨在时代变革中的转型与嬗变。传统文人画在进入现代审美经验的过程中,依旧强调中国画的“笔墨”观念,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笔墨的语言,而是选择性地借鉴了西方造型技法和图式元素。刘进安的参展作品《一个故事》《月夜》正是以线为突破口,强调绘画语言的本体性,用线用墨极为大胆自信,当勾却染、当连却断,使视觉图像所传达的人物气质得到了强化。周京新的《人物写生》系列同样专注于笔墨本身,以“写”为本,以生活现实为创作之源,并不刻意追求特殊技巧或效果,而是在传统程式的约束下,尝试创建自身独特的笔墨语言。田黎明此次展出的作品《童年》系列人物造型依旧非常“简朴”,有意弱化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将人物形象同质化和风格化,虽“简”但笔简意足,在继承传统没骨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没骨”丰富和发展,创造出纯粹洁净、不躁不靡的精神境界。相对于一些完全丢弃传统,借用陌生式样来表现其所谓情感或情绪的作品,这种不脱离中国画传统材料与语言的创新方式,也许才能在不放弃笔墨的基础上去寻求有别于传统的水墨图式。

在OCAT深圳馆展出的“水墨无疆”主题展的关注方向为水墨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呈现,参展作品涵盖架上绘画、水墨影像、多媒体、装置艺术等众多媒介,更像是一场水墨的“嘉年华”,由厂房改造成的展场给予这些作品充分的表达空间,也改变了水墨艺术的观看方式。范勃的作品常常通过不同题材和非传统媒介来探寻个体生命的精神面貌,此次参展的影像装置《呼吸》,征集了10个人的血管造影制作成10个视频,再通过短焦投影仪投放于10个纸本卷轴上,通过卷轴的自然摆动,产生一种视觉的错位感。作品中的投影仪就是“书写者”,而真实个体的血管却在这种书写过程中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范勃借用传统水墨的审美角度,呈现这种机械对于人的抹灭,以一种精神性叙事方式表达其对个体存在的思考。以墨汁重复书写一直是杨诘苍坚持的创作方式,此次参展的作品《Oh My God》结合其书写过程的影像共同展示,同他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呈现出超越二元的立场和态度,无东西之分割,古与今亦可并存,这种处于中间态的认知方式也使其作品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傅中望的参展作品《遗存墨迹》借用了传统拓印技术并加以转换,他用铝板在剪刀、扳手、钳子等象征工业文明的器具上敲打出半浮雕状的模型,又用宣纸和墨汁在铝板模型上进行拓印,然后将二者并置于同一画面形成对话,以此呈现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时代变化。除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注入作品的尝试,还有一些作品则利用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和表现技法,将水墨作为纯粹媒材使用。如魏光庆的《墨池》和周虹的《墨码》等装置,都是直接借用水墨的媒材功能,与水墨本身的文化属性已关系不大,而无论使用哪种创作方式,都是在寻找一种既与水墨相关、又不局限于传统笔墨,可以表達个体与当下的言说方式。

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展出的“四十不惑”主题展基于深圳水墨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围绕深圳40年来的本土水墨创作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展开。参展艺术家既有早年移居深圳、见证特区发展并长期坚持水墨创作的成熟艺术家,如王子武、董小明、周凯、梁铨、严善錞、宋玉明等;也不乏深圳本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艺术家;还包括深圳画院收藏的老一辈艺术家早年在深创作的作品,如陆俨少、宋文治、李世南、王孟奇等。宋文治的《深圳画院》和李世南的《鹏城的旋律》《脚手架》等都创作于1995年,当时正值深圳画家群体在“深圳画家画深圳”创作活动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山水画”这一中国画革新课题,并邀请数十位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参加首届城市山水画创作和研讨活动,而这几件作品正是创作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家们通过这一批“城市山水画”的实践,进而探索水墨画与都市之间的关系,以“都市水墨”为题,持续深化和拓展这项艺术实践。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梳理,可以较为完整地审视深圳本土水墨创作的萌生、发展及现状,对于研究“深圳画派”这一地域美术样本在传统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其生存状态和发展前瞻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这些作品也见证了深圳本土水墨发展至今所形成的艺术品格与时代气质。

今天的中国画革新依旧面临着如何拓展表现域、讲述当代生活、体现当代精神、实现当代人的审美价值等时代任务,对于已经走过10届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来说,通过持续多年以视觉展览和学术论坛互为支撑,已建立起一份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时代样本。此次展览既是对过去30年水墨创作实践的研判,也应是双年展的又一次启程,未来的双年展该如何走下去,又该走向何方,也许是在“水墨盛宴”落幕后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猜你喜欢
双年展水墨笔墨
水墨
水墨人物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笔墨厨神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谐趣
为练笔墨才写荷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