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9-09-10 07:22刘家粮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日趋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现状,探讨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载体,以期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15-02

当前,网络高速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在很多高校已初具规模,网络技术在高校的应用日趋广泛,在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把握时机,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的必要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希望。然而“洁洁良事件”“北大学子弑母案”等事件的发生,更加突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事件本是个人行为,但互联网的传播气势扩大了其影响力,以微博为例,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可以设置公开、对好友圈可见和仅对自己可见三种权限。用户有权选择自己在社交媒体上是否公开隐私,而从现实情况来看,选择公开发布信息,公开发表评论的占大多数。“互联网+”时代,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创新教育工作的形式与内容,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一是重硬件轻应用,导致校园信息化利用效率不高。二是在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上缺少顶层设计,仍然处于分散式的以满足各自需求的建设状况。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数据未实现共享,功能模块没有统一接口与标准,系统各自独立,形成信息孤岛,同时也带来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三是信息资源利用不足,多数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资源,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

(二)学生网络应用管理仍需加强

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多元,价值观指导的行为多样,一些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心理素质不好,不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舆论的影响,从而产生享乐主义不良思想,而一些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缺少统一管控,在建设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监控与防御体系、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协作体系、网络信息安全协同处置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形式仍需创新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QQ群、微信群、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了网站,建设了思政教育板块。但是,总体来看,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创新不足,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时代下思想引导价值贡献的方法、内容和模式,负责微信、微博、网站的内部更新的工作人员,经验欠缺,新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过于单一,不能吸引学生兴趣,以至于平台的访问量较低,教育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

运用智能网络技术,建设基于统一技术架构、统一网络、集中管理的弱电系统,推进以“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为主的弱电系统有序建设、管理与共享。打造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网络教育环境。建设一批新一代网络智慧教室,创新网络教学与学习方式,与国内外高校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个性化互动教育;开发移动App软件,为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二)健全网络管理与机制

加强网络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网络顶层设计与统筹整合力度,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网络工作规章制度,统筹推进全校网络建设;健全网络运行、维护、服务、管理、管理的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完善校园网络管理,提高校园信息安全;加强网络舆情监控,遏制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和监控,营造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三)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

互聯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应用的产生,利用这些应用程序或者媒体平台实现双向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互联网群体之间的互动。这对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有助于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一要丰富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帮助青年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其健康发展。二要创新教育载体。通过慕课、易班,增加教育的趣味性,提高教育的生动性和活泼性。三是增强教育互动。通过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等渠道,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及时传达社会热点问题并进行正确解读,增强大学生对社会时政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进行符合当前新时代的创新性思考与研究。通过一系列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思考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将更加有效地发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锐.“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突破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

[2]洪娟.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J].决策探索,2019(2).

[3]孙萌.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现代交际,2018(17).

【作者简介】

刘家粮(1983~),男,辽宁大连人,汉族,硕士,沈阳建筑大学中级审计师。主要研究方向:纪检监察审计。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