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学困生”转化

2019-09-10 07:22刘轩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中职教育德育工作

刘轩

【摘 要】学困生问题一直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时颇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班主任往往苦恼于如何帮助学困生摆脱学习困境。近年来,中职教育在我国开始引起大众的重视,同时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因此,中职教师的教育压力也日益增加。本文将以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作为论述背景,从学生心理、教育情境等多方面做出具体阐述,希望能以此帮助相关教师群体顺利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工作;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037-01

我国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中职教育也逐渐被大众认可,但由于生源限制,中职学校所出现的学困生比例普遍大于普通高中,因此,班主任群体在开展德育工作时相对来说更有难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也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严峻挑战。对此,中职班主任应从学困生的实际转化需求出发,制订更为合理的德育教学工作,带领学困生快速融入班集体,最终实现教育目的[1]。

一、基于探索学生心理开展德育转化工作

中职学生群体普遍处于心理躁动的青春期,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不仅要处理学生的成绩问题,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在以往的认知中,大部分教师会认为学困生是指成绩不好的学生,但实际上学困生应该是指成绩不好或者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学生,并不仅限于成绩好坏。

由于该阶段的学生心理情绪普遍变化较大,因此,容易在教师的德育工作中出现逆反心理,令后期的德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因此,中职教师在面对德育工作中的学困生转化问题时,应先从学困生的心理出发,以关怀、尊重的态度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基于树立榜样开展德育转化工作

中职学生群体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并无多大区别,但由于身处的校园环境和接受的培养计划不同,所以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中职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校园环境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学困生报团”的现象,即部分学生形成小团体,这对教师的德育转化工作而言是种阻碍。对此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先让学困生不消极抱团,同时从激励的角度出发,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用优秀的榜样来激发学困生改变意识,让学生在崇拜、仰慕榜样的过程中学习榜样的优点,从而使教师的德育工作更为顺利。

如教师可定期在班级中开展“榜样评选”活动,在该活动进行前,教师请学生提交自己所认为的具有正能量的榜样人物和榜样事迹,教师收集并整理所有学生提交的结果,组织学生进行榜样投票,评选出票数前三的榜样作为本周榜样之星,将其照片、姓名、事迹等绘制成黑板报。

如此一来,教师可以通过每周不断更新的榜样来激励学困生进步,同时教师还可将有进步的学困生以“学习之星”的称号进行榜样评选,这样能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更加有自我改变的信心[2]。

三、基于家庭教育开展德育转化工作

虽然学校是学生接受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成为学困生的问题所在,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大缺陷。所以教师要是想在中职德育工作中转化学困生,不仅要从校园、班级环境入手,还要尝试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为学困生打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如教师先通过调查初步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而后询问学生意见,在学生的带领下进行家庭访问。教师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不能一直向家长抱怨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要做到合理描述学生在校表现。同时教师还要询问家长平时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适当地提醒家长要以耐心、尊重的态度教育孩子,让学困生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温暖,最终为教师在班级中开展德育转化工作做好铺垫。

四、結语

总之,中职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落实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时,一定要从学生心理出发,尽可能地用正面、乐观的方式促使该类学生学会自我转化。除此之外,教师为学生与家长搭建一座教育桥梁,让学困生在校园与家庭的双重熏陶下改变自我,从而使学困生在学习、品行方面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邢亚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做好中职班主任的几点体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

[2]雷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中职教育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