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采写浅析

2019-09-10 07:22黄霞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还原真实新闻

黄霞

摘要:作为一名基层记者,跟踪采写“时代楷模”的机会十分宝贵。在采访过程中,杜富国那种平日里有担当、关键时刻敢亮剑的英雄“气质”深深吸引和感动着世人。如何把“杜富国”深度还原?笔者思考再三,决定放弃宏大的开篇布局,而是以观细节、强还原、重真实为核心的写作手法,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时代楷模”。亦乐于与大家分享采写经验,希望有所借鉴。

关键词:杜富国 新闻 细节 还原 真实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战士们正在这片山林间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面对坝子雷场里的一枚加重手榴弹时,沉着冷静地向队长报告险情后,对一同作业的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当他独自匍匐在环境复杂的雷场上查明雷弹情况时,突遇爆炸,漫天的火光和爆炸声让原本平静的山林飞鸟四起,杜富国身负重伤,就在生死一瞬间,他下意识地舍身一挡,保护了身后的战友,自己却在这场爆炸中永远失去了双手双眼。

英雄的故事众人皆知。各大媒体开始对“排雷英雄”的感人事迹进行系列追踪采访,作为一线记者,此事义不容辞,深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四队的驻地——猛硐乡,近距离了解“排雷英雄”杜富国。

如何还原排雷战士的高危工作?如何探寻“排雷英雄”身上的闪光点?如何让“时代楷模”的精神力透纸背?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记者慢慢找寻到了答案,那就是——细节出精品,真实叩人心。

一、细节,“筑出”人物血肉

细节决定成败。纵观垂青千古的成功范例,细节成就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关键招”放在人物通讯的采写上同样受用。

采访中,记者慢慢拨开了挡在“排雷英雄”光环面前的神秘面纱,了解到杜富国是一个年仅27岁的青年,出身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的一个小山村,“转折之城”孕育出红色青年,家庭和学校的滋养以及部队的锤炼,更使他成长为一个有抱负、有胆量、有气节的男子汉,可以说是蕴藏在他思想中的红色基因被唤醒,红色儿女的血色本性激发了“你退后,让我来!”的勇气和担当。

而这样的“英雄气概”该如何表达出来?通过深入的采访,多方位新闻素材的收集,在采访杜富国战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叙述里,细节都很饱满,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用尽全部的记忆来致敬自己的战友,致敬英雄。于是,記者采用“原音回放”的形式来展现细节。

记者在《绽放在“死亡地带”的无悔青春——贵州籍排雷英雄杜富国的故事(上)》一文中写道:“一切都来得太快,爆炸的强大冲击力引起了严重的耳鸣,但是我在微微转头的那一瞬间,用余光看到了他往我的位置倾斜,他是在救我的命……”杜富国战友艾岩的话就是细节,杜富国在危难关头的本能举动,就是“英雄气概”之所在,无需更多的修饰。

另外,最令人动容的还有负伤之后的杜富国的状态。每一个前去探望他的人出了病房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他太勇敢了。”上级首长去看望他,他依旧忍着剧痛地说:“我没事,请首长放心。”当家人至亲陪伴在他的身边时,他依旧是那句“没事,放心。”伤情如此严重的杜富国不仅没有被伤痛打败,超强的意志力还支撑着他反过来安慰前来看望他的人。这充分反映了杜富国在重伤之后的勇敢,而父亲的“抱头痛哭”则和杜富国说出的“没事,放心”有了细节冲突,两方对比,让英雄的精神更加立体丰满。如此细节,不煽情,却足以让所有人动容。

从2018年10月份开始,《贵州日报》连续刊登了杜富国系列新闻稿件5篇,皆为长篇通讯,其中细节的亮点比比皆是,让读者透过文字的细节,串联起了杜富国的生活、工作,近距离了解这位“排雷英雄”如何将平凡的人生锻造成为不平凡的一生,细节让人们读懂了“杜富国”。

二、还原,是最好的描写

记者不仅是在媒体中从事新闻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是新闻事件的记录着。记录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

人物报道中,还原事实是新闻报道的至关重要的部分,既能让人物形象生动呈现,也能避开刻意“拔高”的误区,文章“还原”的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深入到了杜富国生活、工作的一线,不仅能够感受他日常生活中的温暖,也同样能够感受到他工作时所要面对的危险。

当采访队伍走进老山的坝子雷场时,毫不夸张地说,“害怕”是笔者的第一感受。经过第一次爆炸而留下的焦黑雷场,如同老山山脉上的一块“秃顶”,而匍匐在雷场上的扫雷兵们身下都是三十多年前战争遗留下来的弹体,当记者进入雷场拍照时,脚下便是一片刚挖出来还没来得及转运的雷场,数量有数百枚之多,记者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要写英雄,就得离他越近越好,就有义务和责任走进新闻事件的一线。由于受到“排雷英雄”们的感染,努力克服心中的害怕,竟一时间忘记了自己也深处危险之中。

眼前的一切就是事实,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画面。不需要更多的描写,只需要将他们一一叙述出来,雷场——这片和平时代里的危险地带足以让每一个人警醒,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另外,叙述杜富国伤情时,记者采用了“还原”的写法,通过对杜富国的战友、家人、医生的详细采访,有一画面让笔者一度中断写作,心中的不忍和担忧让记者的情绪几近崩溃。

当杜富国入院后的一晚,疼痛让他想“抓住”被子,或者是床单,但是他什么也“抓”不到。他问身边的战友,“我的手怎么了?”“手,不在了。”战友的声音越来越小,深怕刺激到他。杜富国却没有再说什么,他的思绪正在走过最艰难的“坎”,命运对他的考验实在太沉重了。不过,他最后扛了过来。仅仅经过两天时间的适应和接受,杜富国接受了身体重创的事实,只要生命不止,还得继续前行。

每一个字看起来都让人心酸,作为记者,整个系列的采写过程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英雄的精神激励着记者克服心里的难受和痛苦,将一个个“杜富国”还原呈现。

三、真实,是新闻作品的基石

新闻得真实,这是新闻从业人员都信奉的真理。

在采访杜富国的过程中,记者收集了关于他的故事数十个,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别样的存在,每一个故事都有“杜富国”的烙印。好奇心的驱使,任何人都想知道,平日里的杜富国是什么样的?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深入采访,这才有了《“让我来”的英雄气概从何而来——“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家国情怀与奉献担当》一文里精彩的“矛盾体反转”。

2015年,写了多次请愿书的杜富国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扫雷部队。初来乍到,杜富国就遇到了第一个“劲敌”——专业理论考试。杜富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文化课方面稍有欠缺,而扫雷队的队员想要上雷场,必须通过严格的理论水平考试。这下激发了他心中的“小宇宙”。首次摸底考试,杜富国只得了32分,全班倒数。战友们还打趣说:“刚到扫雷队的杜富国是一个‘菜鸟’。”“菜鸟”也会变成雄鹰,翱翔天空。杜富国抱着“为人民扫雷”的决心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不分昼夜的学习,精力就像“开了挂”一样。他把知识要点写成小纸条、制成小卡片,将书本卷进裤兜,随时随地翻阅;在被窝里打着电筒看書,记录。杜富国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8月4日,32分;8月15日,57分;8月23日,70分;9月5日,75分;9月19日,90分……

英雄光环背后,他是一个普通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也有挫折和困难。“楷模”之所以成为大家致敬的人,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人生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平凡人杜富国用耐力和坚持向世人印证,“‘让我来’的英雄气概从何而来”,身上的闪光点不言而喻。

实际上,人物通讯作为一种重要新闻体裁,描写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出人物特点,不仅能够使所讲述的故事更加形象、具体、发人深省,同时还能深深地感染读者,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在写这一系列人物通讯的时候,笔者特别注意勾勒人物“肖像画”,体现“英雄”精神方面的语句尽量生动,但也不能太刻意去“形容”,否则会适得其反,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活”与“华丽”的关系。

采写杜富国的过程,记者同时也领悟到一些写人物通讯的精髓。

第一,心中有提纲。采访过程其实是文章形成的“粗稿”环节,大致脉络在这一阶段要有基本的形成,这样写起来不至于没有方向或者方向偏失。

第二,视角有广角。什么叫视角有广角?也就是竭尽全力收集素材,采访一切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多维度了解事件真象,了解人物个性和与之有关的事件联因。

第三,脑中有思考。采访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往往能够挖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闻点,受访人一般很难主动述说,这时就需要记者用更多的“为什么”作为引爆点,“追击出”更多新闻料。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还原真实新闻
“还原”范冰冰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