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

2019-09-10 07:22孟娟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孟娟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具,对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管理现状,分析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为有效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流程    评价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科学、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并对预算体系、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分析,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企业战略目标、短期目标及年度目标相辅相成;可以管控和调整企业及其责任中心的目标,是实施战略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实现精益化管理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编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全面预算管理未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确立预算管理的方向和目标,预算的编制停留在满足年度预算开支,忽视了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经营目标,必然导致全面预算的编制与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缺少相关性。全面预算是企业戰略目标的具体执行方案,在没有企业战略目标的环境下实行预算管理,追求的是短期利益,忽视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未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机制与体系

全面预算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评价和考核等一系列活动。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四方面问题:

1.缺少全员预算理念。目前不少企业员工认为全面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的事,各预算责任主体认为预算就是预算管理员的事,导致各预算责任主体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强。

2.缺乏预算编制基础。首先,预算编制大多是在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考虑预算编制期内各种因素的变化,相应增加或减少预算额;其次,未建立预算管理指标体系,对预算编制指标中的很多财务术语,各预算责任主体不理解、不明白,甚至因看不懂而抵触,对预算管理活动产生影响和阻碍。

3.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管理。全面预算停留在编制、汇总、审批环节,未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也就不能及时分析和纠偏,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4.未建立科学的评价及考核机制。所实施的考核评价体系缺少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公平性,导致对预算工作的质疑和抵触,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产生心理和操作层面的扭曲。有人为了获得奖励或完成预算考核目标,试图将目标制定得低一些;更有甚者,说谎、隐瞒,扭曲预算信息。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运用

(一)全面预算编制应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

全面预算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种工具,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来具体展现。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的理念,编制全面预算时,不同层级都要紧密结合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战略,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和执行性,目的是设定目标、管理目标、实现目标。

(二)树立预算理念,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全面预算“全员”参与,让企业内部和预算责任主体中各层级都要参与预算编制与实施。树立全员预算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积极主动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使员工清楚岗位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进行采纳,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员共同参与是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动力与基础。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机制与体系

应立足于企业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目前所掌握的预算信息需要入手,控制好当前,从而合理地预测未来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偏离率,及时控制和调整修正偏差,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在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预算编制是核心,预算执行是关键,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是保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机制与体系对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预算编制是核心。(1)全面预算的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中各层级聚焦战略、未来的价值和行动方向,与企业战略目标、短期目标保持一致,确保年度经营目标实现,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预算编制也是预算责任主体的努力方向。预算的编制要将市场调查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与经济业务相匹配的预算编制方法,如业务预算中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通过将业务量划分乐观、基准、悲观三种情况进行测算编制,基于业务量的编制宜采用弹性预算编制;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预算编制既要考虑经营环境的变化,又要结合定额管理,宜采用零基预算和定额标准相结合的预算编制;专项预算如投资、科研、大型技术改造及维修,宜采用项目预算进行编制。选择适合的编制方法是预算编制的关键。(2)完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是全面预算编制的质量保证。以业务语言表述的预算指标,员工更易理解和接受,如财务核算指标为办公费,业务预算可将其分解为办公用品、邮寄、通讯、报刊、资料、复印、打(复)印纸、图书等费用。

2.预算执行是关键。年度预算批复后,各预算责任主体要根据预算批复情况建立预算台账。一是按照支出均衡性原则,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计划性和均衡性,将批复的各项预算指标进行多维细化分解,横向分解到月,纵向分解到人;要求预算责任主体根据使用计划进行预算分解,并严格按分解计划执行。二是跟踪预算的执行情况,预算责任主体及时掌握各层级的预算执行进度,依据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当实际运行状态与预算目标发生偏离时,沟通反馈得越及时,偏离的预算目标越容易得到及时控制。三是预算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指标执行,严控“偷梁换柱”,随意变更预算内容进行开支,防止预算指标使用中随意调整,切实提升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四是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各层级预算管理员要对预算实际执行和预算编制计划进行有效对比,不仅要找出预算编制计划与预算实际执行情况的差距,而且要对影响预算执行率的环节及因素进行跟踪分析和反馈,与相关人员共同找出问题关键所在,为下一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预算评价是保证。科学合理的预算评价和考核要融入“人本”理念,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同感,促使经营者、员工尽心尽职地为企业工作,产生更多的创意和思考,充满激情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考核中应将评价与考核相结合,成立由预算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牵头、预算管理办公室成员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评价小组,考评小组对预算项目开支性质、预算过程管理及预算执行率进行综合评判,不能简单地以预算执行率作为考核评判的依据;应该结合预算编制和实际工作的符合率,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编制符合资源配置优化及成本效益、提高营运效率的原则,在成本和价值创造中寻找平衡。在预算评价和考核过程中,一定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评价,而不应只关注预算执行率。只有全面管控预算的全过程,才能准确评估员工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情况,真正体现预算管理目标的意义。科学的预算考评体系对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促进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应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严格的执行控制制度、科学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同时将企业文化中管理理念与预算理念进行融合重构,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襄阳卷烟厂,邮政编码:441000,电子邮箱:afeifei_m@163.com)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流程的量化
客户导向的流程如何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