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庚:拥抱新时代的互联网营销

2019-09-10 07:22张莹莹
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挂面面条营收

张莹莹

孙君庚打破传统,转变营销思路,从简单的广告宣传转变为做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从而将想念面条的营收做到了“芝麻开花节节高”。

“做事先做人,面品如人品”是河南想念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想念食品”)的经营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孙君庚提出了“自己的车间就是别人家的厨房”的管理理念,创建服务无障碍通道和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也正是对这一经营理念的坚持,使想念食品从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发展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在2006年9月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定为“全国挂面知名品牌”,“想念”牌挂面成为全国挂面十大品牌之一。孙君庚也因此成为央视“《赢在中国》108将”和“全国三农致富榜样20强”。

而今,想念食品创业团队在孙君庚的带领下,正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把“想念”挂面打造成全国挂面行业第一品牌这一目标不懈努力。

做事先做人,面品如人品

1993年,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工程本科毕业的孙君庚被分配到河南省南阳市粮食局食品厂工作,1997年即下岗。经历了下岗后短暂的迷惘和彷徨后,他决定自己创业。由于缺少资金,他决定从自己的专业和老本行做起,办了一个小型面条加工厂,装面、卸面都是自己干。

在创业之初,他也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曾想到放弃,然而有一种精神一直支持着他,那就是大学时学校的那种不怕吃苦、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精神。他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这茫茫人海,像我这样的典型不算少数,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在我身边就有很多典型:有的被困难扼杀在萌芽状态,有的半途而废,有的仍然在亏损中坚强地活着,当然也不乏成功的典型。创业之初,是对意志的磨练,也是对精神的摧残。在风雨中承受着比其他人所要承受的更多的压力:资金的匮乏、经验的不足,时刻都在困扰着你。”

当然他也抓住了发展的好机遇。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连续四个五年计划把食品工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培育发展。同时,河南省在政策、资金上对食品工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专门制定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己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体制决定机制,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河南成功地探索出了一系列经营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这也给孙君庚的公司带来了发展机遇。2007年2月,位于南阳市龙升工业园中现代化的新厂开工建设,新厂投资8000余万元,总面积35000平方米,四个挂面生产车间,公司必将得到更好发展。

孙君庚从推三轮做起,在一个满大街都是的面条行业里,坚持“做事先做人,面品如人品”的经营理念,提出“自己的车间就是别人家的厨房”的管理理念,创建服务无障碍通道和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产品研发为先锋,在生产大众化的鸡蛋面、手擀面、龙须面等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了婴幼儿、学生成长、杂粮蔬菜、木本粮、老年挂面及功能营养、礼品挂面,使现有的挂面品种达317种,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公司决胜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公司产品除畅销河南省各地以外,还在东北三省、北京、甘肃、内蒙古、安徽、山东、江苏等全国26个省、直辖市构筑了自己的营销网络体系。公司的“想念”牌挂面也因为质量过硬,被指定为第七届全国农运会指定供应产品。

转思路,拥抱互联网

“摧毁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变化的消费者。只有深度理解消费者才能生存,没有认同,就没有合同。”孙君庚一直都坚持这样的创业理念。

在2016年之前,孙君庚和他的想念面条用了17年卖了3.1亿。在2017年,他们的营收接近8个亿。然而在2018年,想念面条

实现营收目标15亿。在这一巨变的背后,有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互联网。

转折发生在2016年的春节,当时的孙君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利用互联网去卖面条、做营销。这在当时并不被挂面行业看好,因为大家还沉浸于传统渠道所带来的便利。令很多业内人士意想不到的是,奇迹终于发生了。与之前17年的发展速度相比,从2016年开始,孙君庚和他的想念面条可以用“开挂”来形容。在2016年,想念面条的营收增长额就达到2.88亿,几乎赶得上之前17年的总营收。在2017年,想念面条的营收实现了井喷,达到惊人的8个亿。在2018年,想念面条更是实现营收目标15亿。

谈起想念面条发生巨变的原因,孙君庚对《农经》记者表示:“我們一直在寻求一个机会,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颠覆超越。”

其实在此之前,孙君庚也遇到了众多企业都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业绩增长缓慢。

“孙总,我们特别迷茫啊,忽然发现消费者不知道哪里去了,销不动了”。这是孙君庚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每当此时,他总感觉自己的回答有些力不从心,“他们根本不知道,打倒他的巨人是谁,打倒他的枪来自何方”。

在孙君庚看来,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没有理解移动互联时代飞速变化的消费者。

“现在人的感知不是那么灵敏,除非你能打动他的心灵,切入他的心智,才能真正实现认知的占领。否则就是自说自话,你若端着,我就无感。”孙君庚认为。

因此,孙君庚认为,传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品牌营销方式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已经失效,只有打破传统,转变营销思路,从简单的广告宣传转变为做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才能重新取得消费者的认同。

孙君庚给《农经》记者举了个例子:在2016年春节,很多企业都在想着到处打广告,而想念食品却跑到美国的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向全世界华人问好并邀请海外华人回家过春节。这件事让想念面条成为国内第一家登上世界十字路口的挂面企业,而该事件的感人话题#想念不如见面#也成功登陆微博热搜话题排行榜第二名,吸引各大媒体报道转载,成为“新浪微博营销峰会的经典营销案例”。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一年企业发展势如破竹,年营收增长额达2.88亿,取得了过去17年才取得的成就。

也是这次营销所取得的成功,让孙君庚第一次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强大威力,坚定了将品牌营销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决心。孙君庚表示:“根本没想到有这么轰动,几乎所有国内各大媒体最后都是纷纷转载。”

内容即广告,互动即传播

2017年春节,孙君庚又抱着感动网友打造爆款视频的心理,在与高管团队沟通六次后,推出一部以“回家过年”为题材的微电影广告,上线短短两周累计播放量突破1亿

次。网友留言几乎是各种场景下的想哭合集,堪称看哭亿万网友。

这部微电影不仅感动了无数的中国网友,甚至还引起了一些国外媒体的注意。春节期间,美国ABC等海外媒体以这部微电影热播为背景,报道分析了中国人在春节期间对于回家的渴望。最终这些报道也引发国内媒体的广泛转载,孙君庚的想念面条也被媒体和网友称为“面条界的网红”。

创造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内容,引发社会的讨论和互动,将网友、媒体成功转化为品牌的传播者,如此思路是孙君庚的营销常态。从微信、微博到贴吧、网媒,从产品文案到网红直播,运用互联网做营销的孙君庚不放过任何可能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方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内容即广告,互动即传播”。

在2017年10月28日的重阳节,孙君庚又请来99位老人,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一根长达3000多米的长寿面。不仅让这些老人度过一个难忘的重阳节,而且还打破了日本保持十年的最长面条吉尼斯世界纪录,引发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头条新闻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

据统计,该事件的现场视频网络累计点击量达千万。而在国外的Youtube平台上,仅仅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上传的视频,播放量就突破12万次。

孙君庚的企业增速之所以如此之快,是因為其品牌线上曝光度的持续提升,网友好评如潮,品牌口碑迅速提升,订单纷涌而至等原因。

“如果在2014年以前,谁要跟我说网上卖面条,这个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孙君庚对《农经》记者说。三年前的他品牌营销思路还很传统,也常常因为缺乏大量资金做广告而一筹莫展,甚至对互联网充满偏见。而如今,孙君庚已经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

从2014年开始,品牌营销思路的转变,让孙君庚真正享受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福利。而在此之前,与其他传统企业早期经历相似,孙君庚经历了长达17年的漫长积累期。回忆过去,他曾真诚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不会创业。

“有时间自己都想,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还会这样创业吗?从我的理性认为,不会。感性的,可能自己会觉得,自己就这个性格,可能还会。如果真是理性的,真的不会,太难了。”回忆起创业的点点滴滴,孙君庚感慨万千。

创造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内容,引发社会的讨论和互动,将网友、媒体成功转化为品牌的传播者,如此思路是孙君庚的营销常态。从微信、微到贴吧、网媒,从产品方案到网红直播,运用互联网做营销的孙君庚不放过任何可能大品牌影响力的方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内容即广告,互动即传播”。

猜你喜欢
挂面面条营收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知乎上市后首份财报:营收4.78亿元
晒面条
瀑布和面条
挂面怎么煮才好吃
“妈妈牌”挂面
擀面条
360亿美元 中国iOS游戏营收排行第一
9.58亿美元AMD营收连续5个季度下跌
有关挂面,你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