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疏导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2019-09-10 07:22鹿书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鹿书芳

摘要:高中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随着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研究者也发现了一系列关于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本文就通过高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一些心理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学生心理  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在数学学习中,要是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以及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持久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智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种消极的因素。

一、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因素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等着辅导书上的详细解答,等着教师在黑板上的详细板书,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不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和探析,去观察和分析,造成数学能力的薄弱。

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做题的时候还未弄清题意,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就开始下笔,乱七八糟的写一大堆,最后也没有自己的反思和整体思考,导致数学能力不断下降。

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虽使学生的思维向固定模式方面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中,一些小组内合作讨论环节,学生会直接选择答案的正确与否,拒绝深入的探讨,而且在一些试卷复查过程中,学生也只是仅仅对以下答案,看结果是否正确,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

除此此外,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的一些心理因素还包括自卑心理、自谅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二、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

学科价值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的明白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通过一些数学的历史、数学伟人以及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对于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到底有什么重要得意义,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喜欢上数学。

爱心引导,要求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特别要关注一些班里的内向的学生和一些学习基础差、学习效果差的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重新找回对数学的自信心,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兴趣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一些有趣的常见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愿意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美,去体验数学的乐趣,成为学习数学的有心人。

目标引导,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这个目标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有层次性,针对学困生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还有针对特长生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这些目标不仅要分个人目标,还要分成小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環境引导,要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心理因素,还要通过加强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积极采取一些文明友好的课余活动,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同学的热情和温暖。

竞争引导,这是为了激发学生心中的竞争性,通过开展各种数学竞赛活动,建立一些竞争机制,可以促使所有学生去积极地参加,进一步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克服对数学学习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

方法引导,在数学知识教学、能力训练的同时,教师也要着重的进行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等的指导,在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意识、学习分析能力、主动思考能力等。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想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就要采取诸多的方式和策略去改变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里的障碍,最后让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这块园地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