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古怪说

2019-09-10 07:22
艺术启蒙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纾大合唱梨园

文学说: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近代翻译家林纾是将外国小说翻译并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的第一本译作,是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一经面世便风靡全国。康有为以“译才并世数严林”来称赞林纾与严复的翻译才能。然而,严复认为康有为简直是胡闹,试想,天下哪有一个外国字都不识的“译才”?原来林纾并不懂外语,他“翻译”时往往听取别人口述,然后凭借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对原文故事、人物的理解缀写成篇。若认为原文有不足之处,便常常代笔润饰。林纾可谓争议颇多的著名“翻译家”。

绘画说:《清明上河图》里的“军事机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堪称北宋时代市井俚俗的“活化石”,生动而细腻地再现了当时汴京的繁华景象。据《拙堂文话》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只,其人物景象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包罗万象的《清明上河图》中,缺少了两种市井常见的动物——马和羊,而用黄牛和毛驴代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马和羊都成为被朝廷严格管控的战备物资:马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羊皮则被用来制作营帐、军服。想不到,张择端写实的画风,竟在千年之后,泄露了北宋王朝的“军事机密”。

音乐说:锅碗瓢盆伴奏的《黄河大合唱》

每当我们听到《黄河大合唱》,气势恢宏的歌曲和动人心弦的交响乐总能让我们联想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过,当年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延安,哪有一支完整的乐队?作曲者冼星海在第一次排练《黄河大合唱》时,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只有二胡、三弦、吉他、口琴等“杂牌配置”演奏员们便开动脑筋:没有低音乐器就把汽油桶改成低音胡琴;没有打击乐器,就找一个大号搪瓷缸,里面放进许多合唱队员吃饭用的勺子,一摇晃发出“哗哗啦啦”的声音,像是浪涛的阵阵吼声!

舞蹈说:指尖上的语言

肢体动作是舞者无声的语言。在傣族舞蹈中,不同的手形不仅是一种动作形态,更体现了傣族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有表现蕉林茂盛的“摊掌”,有展现孔雀仪态的“嘴形”还有寄托傣家人宗教信仰的“合掌”,你也试着跳跳吧!

雕塑说: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小孩儿于连

撒尿小孩儿铜像坐落在布鲁塞尔市中心步行街区,在两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小于连叉腰亮肚,无拘無束地在人民面前撒“尿”。为何撒尿小孩儿于连备受人们喜爱还被称为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呢?据传,古代西班牙入侵者撤离布鲁塞尔时,想用炸药炸毁这座城市,恰好遇到小于连外出撒尿,他急中生智用尿将炸药的导火索浇灭,从而使这座城市的市民躲过了这场灭项之灾。

戏剧说:“梨园子弟”不种梨

在我国,戏曲演员通常被称为“梨园子弟”其实“梨园”最初是皇家禁苑的一个果木园,也是皇亲贵胄(zhòu)宴饮游乐的场所,后因唐玄宗在此地亲自调教乐工舞女,“梨园”逐渐演变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集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艺术学院”。之后“梨园”便与戏曲艺术紧密联系,成为戏曲组织和演员的代名词。

建筑说:跳不出的“九九乘法表”

我国古代把单数称为“阳数”,也叫天数,而“九”则被认为是阳数之极,因此古代皇家建筑中常用“九”象征皇权的神圣、崇高。天坛里的圜(yuán)丘坛,是一座包含很多“九”的奇特建筑。圜丘坛分上中下三层,其台面直径、墁(màn)砌石块、四周栏板都用到了“九”。其中上层由九个石板同心圆组成,第一圈是九块扇形板,为一重,第二圈有十八块,之后依次按九的倍数递增,直至第九圈有八十一块,其称为九重。

电影说:2+2=3?

3D电影大家都不陌生,可银幕上二维的画面是如何转化成为三维立体影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呢?这实在是一个“2”(两个镜头)加“2”(两只眼睛)等于“3”(三维立体世界)的“等式”。拍摄电影时,用两个按一定距离平列起来的镜头同时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拍摄,便会产生两个影像,这是模拟双眼在看到立体物体时的情景。然后,将这两个影像一齐投影在银幕上,并使得观众的左右眼分别只能看到一个,影像经过视觉神经传导至大脑,我们便能在二维的平面幕布上,看到三维立体的世界!

猜你喜欢
林纾大合唱梨园
课题:梨园漫步
“梨园”指戏曲界
“梨园”指戏曲界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当众烧借据
春天的大合唱
拥抱
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