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

  • 近20年关于哈葛德“《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的研究综述
    :《迦茵小传》 林纾 包笑天 《佳因小传》一、《迦茵小传》原文介绍《迦茵小传》描述了一名平民女子迦茵与贵族青年亨利的恋爱悲剧。美丽的迦茵自幼在姨妈家长大,但在家中备受轻视,后来与贵族子弟亨利相爱,但亨利因重振家业而不得不与富豪联姻。迦茵决定牺牲自己,违心地嫁给了石茂。最后却被妒火中烧的石茂误杀。“柔情痴爱如迦茵,真洁自好如迦茵,世界全球殆无匹也。”这些出现在当时报刊上夸张的赞誉,是世人追捧其文最好的见证。这是一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极其朴素的文学作品,然而却在

    文教资料 2023年6期2023-07-17

  • 林纾与严复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洪璟玥内容摘要:林纾和严复都是清末杰出的翻译家。在处于相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两人的翻译观念和翻译实践既有相似点也有差别。林纾和严复的翻译作品对中国翻译做出来巨大贡献,林纾和严复都迈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步伐。本文将通过对比林纾和严复的翻译思想、目的、方法等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为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提供新的启发。关键词:林纾 严复 翻译思想 比较研究林纾与严复作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卓越翻译家,在翻译工作上有共同点也有差异。目前,对于林纾和严复的翻译思想已经有很多出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6期2023-06-29

  •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林纾的中文译本《迦茵小传》
    一般。但是翻译家林纾“加工”过的《迦茵小传》虽说与原作有较大的出入,但是却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一部轰动中国文坛的佳作。林纾对《迦茵小传》的翻译,符合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经过林纾的翻译,《迦茵小传》成为了一部广受好评并影响深远的翻译作品。【关键词】林纾;《迦茵小传》;生态翻译学【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6-0115-03【DOI】10.20024/j.

    今古文创 2023年16期2023-05-30

  • 异域·乡愁·故都 ——民国时期林纾的居处抉择与体认
    周增光林纾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趋新人物,又有守旧的一面,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维新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学界对林纾的研究可谓成果蔚然。①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关键词包含“林纾”的论文,即数以千计。在读秀上检索与林纾相关的图书(包含林纾自己的著作、译作),更是多达两千余种。围绕林纾在民国时期思想变化展开的研究,多数旨在发掘其保守的一面,也有研究指出他存在做国民还是做遗民的矛盾心态。对进入民国后林纾的出处抉择,学界较多关注的是他频繁拜谒崇陵的行为与反对新文化运动。其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1期2023-04-15

  • 林纾论王安石
    ,430079)林纾(1852—1924)为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与画家,其古文、诗词、小说、戏剧、书画皆有较高的成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为光绪八年举人,早年即以文才名世,又颇有狂狷之名,后来功名困顿,一生不曾入仕,尽管如此,其忧时爱国之忱,实不让仕流名公。其晚年政治思想与文艺主张,与老派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衍等颇有不同,而与章太炎、黄侃弟子及新文化运动旗手等更是格格不入,双方曾有激烈交锋,因而饱受批判嘲弄。林纾也是一位近代教育家。

    华中学术 2022年1期2023-01-04

  • 林译小说的“定论”与真相
    刘松《林纾冤案事件簿》(以下简称《事件簿》,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是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继《清末小说研究集稿》(齐鲁书社2006年版)和《林纾研究论集》(清末小说研究会2009年版)之后,又一部晚清翻译史力作。《事件簿》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以中日两国对林纾及其翻译小说的评价为线索,从“林纾批判的缘起”“林纾评价的新发展”以及“最近的林译小说——某种不安的新趋势”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多世纪以来林纾及其翻译小说在中日两国的评介史。林纾是晚清文学翻译巨匠,最早将外国

    书屋 2022年12期2022-12-28

  • 基于文献计量的林纾研究分类及其翻译探讨❋
    译现代化进程中,林纾作为独特的个体,一直是学界关注的对象之一。无论在文学史、翻译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方面的著作,绕过林纾不论,势必残缺不完。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文献,利用CiteSpace 对国内学界关于林纾的研究进行分类探讨,重点关注对林纾翻译研究的探讨,为全面评价林纾提供参考借鉴。1 引言严家炎在《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总序》中指出,20 世纪为“中国文学在东西方文化交汇、撞击下发生大变革、走向现代化的时期”,同时是“中国小说

    外语与翻译 2022年2期2022-07-02

  • 《闽中新乐府》词汇特点研究
    名古文家、翻译家林纾所作仿古的乐府诗集,诗集共有32篇。诗集由于澳门《知新报》的转载和新加坡爱国华侨邱炜萲的翻印传播,影响很大。诗集的成功,除其内容外,还与其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密不可分。就其词汇而言就有许多特点,文章分析了:文白共存的词汇体系、使用较多的俚词鄙谚、使用大量成语或类成语词汇和使用较多福州方言词汇等四个方面的特点,以供评判,其他特点有待后续研究。[关键词]林纾;《闽中新乐府》;词汇特点;文白共存[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1

  • 翻译与爱国:评林纾译《伊索寓言》
    民成为当务之急。林纾,作为爱国志士,视翻译为救国实业,在翻译中宣扬政治主张,激发民族斗志。《伊索寓言》虽然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反映的是动物之间的生存关系,但其中充满了智慧和启迪。针对清末国破家亡的状况,林纾借译此书以点明民族的生存危机及其产生根源,并提出救国强国主张。林纾借《伊索寓言》把爱国热情和救国心愿传递给国人,并寄厚望于青少年一代。关键词:林纾 翻译 晚晴时期 救国强国 《伊索寓言》作为爱国志士,林纾一生致力于翻译事业,希望通过翻译西洋文学来启发国民,

    文学教育 2022年11期2022-05-30

  • “何必非真”
    寺赏丁香……其中林纾作为志图者几乎皆有参与。林纾1911年作的《花之寺图卷》以偶然的机会得以重现,通过这张林纾所绘的雅集图,再读同游文人的诗句,得以了解在特殊局势下京师文人们复杂的心态。关键词:辛亥诗社;林纾;清末;文人雅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让帝都的帷幕自此落下,曾经的文人才子、忠英名士,于沧海桑田之间皆成掌故。在清末的这段时间里,陈衍与陈宝琛、郑孝胥、林纾、胡思敬等人结辛亥诗社聚集于古刹庙宇[1],他们中有身居庙堂的文官,有入仕不得的文人,但都以诗

    百花 2022年2期2022-05-29

  • 《茶花女》中英译本翻译对比
    同的内涵。本文以林纾译本为例,同英译本对比研究其差异性,对我们翻译理解小说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茶花女,林纾,中文译本,比较研究,小仲马引言:《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所编写的一部小说,自小说问世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迅速被译成各种版本在世界流传。在中国,《茶花女》也是一部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影响深远。并且自林纾等人翻译传入中国后,对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和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言喻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人物外貌描写为范例,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3期2021-12-08

  • 林纾:科举圈子外的风华绝唱
    海1孤灯下,关于林纾的史料层层铺开,连绵的是无法一眼洞穿的历史,然而,那沉甸甸的译著又在证实:在时间的卷宗里,他活成了一册珍贵的孤本……1852年11月,林纾在初冬的南方出生了,嘹亮的啼哭扫过柔软起伏的乌山支脉。天色湛蓝,山见苍翠,东南形胜之地,终年不见萧枯。父亲为他取名“群玉”——好一个温润的名字。父亲林国铨是盐商。在林纾5岁那年,发生了船舶触礁事件。顷刻间倾家荡产,只好从当时的玉尺山举家迁至横山,此去不过两三公里,却掉入了另一种生活。暗誓东山再起的林国

    福建文学 2021年10期2021-10-12

  • 无处不寓精神 ——走近林纾的书画艺术
    刘芳多年以来,林纾是作为享有盛誉的文学家、翻译家进入学界研究视野的。林纾书画艺术在历史语境中的失语状态,令学界对他的艺术创作长期缺乏系统考察和梳理。龚任界教授通过对大量林纾书画资料的潜心研究和林纾后人龚端徽、林大文、李建等口述资料的运用,梳理了林纾艺术生涯的完整时间脉络,解析了林纾书画艺术的师承与风格演变,全面分析了其书画艺术的特色,并对其绘画中常见题材和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考察。基于对作品图像、文献史料的搜集、研讨、考释等扎实工作,《画意千金》在林纾书画

    中国书画 2021年3期2021-04-13

  • 林纾的翻译探究
    摘 要: 林纾的翻译思想总体是进步的,其译书是为了表达其爱国思想,激发民众斗志,传播西方先进的改革思想及文学观点。其译作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其扎实的文学功底,加上其诙谐风趣的语言,使译作源于原著而优于原著,其归化译法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因而拥有大量的读者。关键词: 林纾 翻译思想 原因探讨随便翻开一本中国翻译史,都会看到林纾的名字。 林纾自己不懂外文,却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翻译了一百八十余种小说,所译字数达一千两百万,这在我国翻译史上甚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少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策略研究
    略,所以有必要以林纾和葛浩文为例分析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策略。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林纾;葛浩文中国作家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自此,更多的国外读者开始关注中国近当代小说。以作家贾平凹为例,小说《废都》的英译本2016年在国外出版发行,2017小说《高兴》和《带灯》的英文版也相继面世。在揭晓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作家残雪、余华、杨炼甚至登上了英国著名博彩公司列出的预测名单,一度成为了

    科技风 2020年6期2020-10-21

  • 林纾的坚守
    唐宝民林纾是著名翻译大家,1921年,他70岁时,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金台讲席就神京,老友承恩晋六卿。我不弹冠为贡禹,公先具疏荐祢衡。伧荒那办公官中事,萧瑟将为海上行。多谢尚书为毁草,食贫转得遂余生。”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叙述的是一件往事,那是1901年,林纾初到北京,以教书为业。当时,他的同乡郭曾炘已经是礼部尚书了,见林纾谋生很困难,就想帮林纾谋个官职,但林纾却写信拒绝了。第二年,邮电部尚书陈璧又推荐林纾为郎中士,也被林纾拒绝了,说:“疏果朝上

    小品文选刊 2020年9期2020-09-24

  • 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点景分析
    文以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作和《春觉斋论画》等文献资料作为基础,对院藏林纾山水画点景进行分析,进而对其山水画点景特征及这一形式语言背后的情感信息进行解读。【关键词】 林纾;山水画点景;点景特征;情感信息[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黄浚为林纾弟子之一,他在《花随人圣庵摭忆》评价林纾绘画:“旧京画史予所记者,庚子后以姜颖生、林畏庐两先生为巨擘。大熊山民纯学耕烟,苍劲密蔚,补柳翁则师田叔,间学大小米,论功,姜自在林上,林则译书作古文,能事多劳,画

    艺苑 2020年4期2020-09-24

  • 林纾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探析
    康燕昕摘要:林纾以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他的很多翻译作品都曾在文坛上引起广泛关注。后人研究林纾亦多从其翻译作品出发。而林纾古文教育大家的身份却常被翻译家的身份所掩盖,殊不知他所创作的《闽中新乐府》和《中学国文读本》在我国悠久的教育史上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本文试图对林纾选编的《中学国文读本》进行分析,从而来揭示他的古文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关键词:林纾;《中学国文读本》;教育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林纾的小说翻译、诗文创作、古文评点与教育活动都产生

    北方文学 2020年8期2020-07-06

  • 翻译的本土构建
    摘 要:林纾作为晚清最负盛名的翻译大家,他的首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根据韦努蒂的观点,翻译是一个双刃的过程,不仅构建了外国文化的本土表现,还作用于本土身份的塑造。从翻译的文化身份的塑造观点出发,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不仅构建了译者自身的文化身份,形成了全新的小说叙事结构和三重第一人称小说叙事模式,也参与了民族文学主体的构建过程。关键词:林纾 《茶花女》 本土构建翻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把一种语言或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文字,韦努蒂认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林纾及“林译小说”若干疑问探究
    专有名词。然而,林纾和“林译小说”,存在诸多值得商榷的疑问。本文拟从这些疑问入手,结合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分析这些疑问被长期忽略或是故意忽略的原因,揭示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紧密联系,并反观“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关键词:林纾 林译小说 译者主体性 中华文化外译林纾不识外文,却被奉为“译界大师”;“林译小说”由口述者和他共同完成,口述者作为真正的译者却常被隐身;“林译小说”已成为“意译”风格的范本,然而这“意译”笔法究竟由谁造成亦众说纷纭。本文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9期2020-01-08

  • 林纾的翻译
    程思思摘要:林纾翻译了大量的西方著作,积极引导国民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和思想,成为中国翻译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翻译家。他的翻译实践,对输入新思想、新学说,唤起民众的觉醒,开阔国人的视野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拟梳理国内相关文献,对林纾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进行概括总结,并进而探讨其翻译对当代译者的启示意义,以期为翻译研究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关键词:林纾;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启示意义一、引言林纾可以说是我家近代翻译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虽然不会外语,却与魏翰、陈家麟等

    北方文学 2019年33期2019-12-10

  • 高校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陈虹关键词:林纾;文献资源;资源建设;文献保护摘 要:林纾特色馆藏是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的重点建设项目。文章在调研福建地区与上海地区诸多图书馆的基础上,依据文献调查法、文献统计法,将调研中获得的林纾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比较、分类,结合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林纾文献资源建设进行了数据分析,提出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建议,以期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有所裨益。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0期2019-11-22

  • 浅析林纾与葛浩文的翻译策略
    译史上的两位大家林纾和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即删减和改写,以期证明葛浩文的翻译思路深受林纾的影响,从而启发更多的中文文学作品译者沿用二人的翻译思路,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关键词:林纾 葛浩文 删减 改写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17—02林纾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位旷世翻译奇才,他本人虽然不懂得英、法等任何一门外语,却从不惑之年开始翻译了《黑奴吁天录》(今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外

    现代交际 2019年17期2019-11-13

  •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的发展。关键词:林纾;中国文学;近代翻译文学;中国近代是我国一个抗争的时期,面对外国的侵略,我国对其进行抗争,有战场上的抗争,有思想上的抗争。中国国门的打开,外来的文化也逐渐的进入我国,中国的文化与外来的文化相互交融。中国近代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是在甲午战争前后开始的,是近代历史与文学艺术的转折点。外国文化大量的涌入我们的国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交流,产生了文化交汇和冲突。西方先进的思想,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黑格尔的美学、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11-05

  • 文章学翻译学与语言科技时代翻译的人文任务
    此基础上,本文将林纾的翻译实践及其文章学理论中的“识度”概念两相对照分析“推事之识”“论事之识”和“叙事之识”如何体现翻译的人文内涵。关键词:翻译的定义;文章学翻译学;识度;林纾大约15年前,“翻译”是不是一个学科,在中国外语学界引起了热议。而今,翻译学科已然长大,甚至不时出现在社会科学大舞台的焦点位置,俨然是外语学科群中的一门“显学”。这是翻译为社会生产、国家战略所需要的结果。为什么要在如此旺盛的社会需求背景下谈翻译學科的“人文任务”?文章学翻译学理论对

    科学与财富 2019年8期2019-10-21

  • 从林译中的弊病谈林纾在中国翻译史的地位
    李佳悦内容摘要:林纾不懂任何外语,凭借“耳受手追”的翻译方法踏入译界,将外国文学与中文进行神奇的结合,尽管按照传统翻译标准,林译小说颇多弊病,然而,林纾译坛泰斗的地位无以撼动,其译作也成为中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对我国近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林纾 翻译弊病 评价 地位林纾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翻译家,翻译引进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带领中国读者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然而,一个举世皆知的事实是林纾既不懂外语,更不懂翻译。林纾走进了中国翻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9期2019-10-06

  • 画固肖古人 尤能变古人
    尚丽娟摘 要:林纾是活跃在清末民初北京画坛的重要传统画家。在当时一部分艺术家倡导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历史语境下,林纾的山水画坚守传统,进行了大量的“仿古”艺术实践,并提出了“法律需尊古人”的“仿古”创作思想,主张“画固肖古,尤能变古”,注重山水画在深耕传统之下的内在创新。文章就林纾的仿古山水创作活动,结合其画跋、画论,对林纾山水画中的“仿古”思想展开具体论述。关键词:林纾;肖古;变古;山水画在20世纪初中西方文化交融下,美术界兴起了一股改良中国画的浪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2019-10-06

  • 林纾古文艺术论探微
    《春觉斋论文》为林纾古文理论代表作,《应知八则》一章专论古文艺术美。林纾的古文艺术论在桐城派刘大櫆、姚鼐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深化,以意境与识度为最高追求,将气势、情韵、神味作为意境与识度的内在表现因素,以筋脉、风趣、声调为外部表现因素。而林纾本身是一流的画家,绘画讲究“气韵生动”,落实在古文艺术中,实则是讲究意境与识度。探究林纾的古文艺术理论,不仅可以廓清林纾对桐城派的承续与因革,亦可折射出在清末民初古文不见于用的情况下,他为捍卫古文所做的努力。关键词:林纾

    美与时代·下 2019年8期2019-09-10

  • 挑战 突破 心态 成功不会外文也当翻译家
    姚秦川林纾虽为翻译家,其实并不懂外文,是依靠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成为百年前著名的小说翻译家的。就算林纾对外文一窍不通,他却是将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先行者。林纾与小说翻译结缘带有一点偶然性。光绪二十四年,林纾的妻子不幸因病去世,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导致他整天萎靡不振。为了帮他排解悲痛,好友王寿昌找上门来,提议林纾和自己一起合作翻译法国小仲马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个悲剧故事与林纾的心情刚好合拍,便一口答應下来。王寿昌在法国留学多年,精通法语,便由他口述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23期2019-08-17

  • 林纾当众烧借据
    佚名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而且能诗善画,为人仗义。手头拮据时,他会将自己的画拿去卖,以补贴家用。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生病需要筹医疗费,向林纾求助。林纾便把不久前卖画所得的400元倾囊相予。朋友不肯拿钱就走,坚持要立下字据。林纾看到朋友有困难,不想袖手旁观,只得应允。没过多久,朋友意外病故,林纾前往吊唁,并在灵前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据烧了。有人问:“你只要告诉友人的妻子不必还钱就可以了,何必当众烧掉借据呢?”林纾说:“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没有借据是一样的。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5期2019-07-15

  • 林纾当众烧借据
    佚名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而且能诗善画。他为人侠义,当手头拮据时,会用自己的画去换一些钱来补贴家用。一次,一个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医疗费向林纾求助。他便把刚刚卖画所得的400元傾囊相授,朋友不肯拿钱就走,而是坚持要立下字据,林纾拗不过对方,只得应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纾前往吊唁,就在灵前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据烧了。有人问:“你只要告诉友人妻子不必还钱就可以了,又为何当众烧掉借据呢?”林纾说:“当然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没有借据都是一样;现在朋友已

    公务员文萃 2019年1期2019-03-01

  • 林纾对中西文学及文化态度之探究
    精神,西学重实践林纾自幼嗜书如命,熟读《史记》、《左传》、《汉书》及唐宋名家作品,十五时便“积破书三橱,读之都尽”及至二十岁已“校阅不下二千余卷”,尤其是仕途不顺,林纾便决心研习古文,其造诣之深厚破获桐城名家吴汝纶、姚永概的赏识。林纾深厚的古文功底,以及长期浸淫在古代先贤的文学经典中,林纾对于中国的文学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林纾古文造诣极深,但是他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并非是方苞严格定义的古文,而是“他心目中认为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他保留了若干古文

    文学教育 2018年13期2018-11-30

  •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是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能诗善画,且为人十分侠义。一次,一个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医疗费向林纾求助,他便把刚刚卖画所得的400元钱都给了朋友。朋友不肯拿钱就走,坚持要立下字據,他拗不过对方,只得应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纾前往吊唁,并在灵前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据烧了。当时,有人以为他这么做,多少有些作秀的味道,因为“你只要告诉友人妻子,这钱不必还了也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当众烧掉借据?这不明摆着是想让人觉得你有多大方似的”。而林纾却说:“烧与不烧当然大不一样。如

    北广人物 2018年27期2018-08-09

  • 林纾
    我国的翻译史上,林纾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他精通古文,却也使用白话;不通外语,却译作等身;他是先进的维新党,也是顽固的守旧派;他的翻译盛极一时,晚年却也被无情批判。林纾就是这样的一个复杂而又矛盾的综合体,但却又是个纯粹的翻译人。林纾原名林秉辉,字琴南,乳名群玉。出生于一个微寒却又和睦的家庭,父亲经商,母亲温婉。外祖父为太学生,外祖母与祖母虽识字不多,但从小给予他的教诲,小小的群玉却始终铭记在心。外祖母常说“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而祖母常讲“不务正而居高

    祖国 2018年12期2018-08-07

  •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而且能诗善画。他为人侠义,当手头拮据时,会用自己的画去换一些钱来补贴家用。一次,一個朋友因妻子有病需要医疗费向林纾求助。他便把刚刚卖画所得的400元倾囊相授,朋友不肯拿钱就走,而是坚持要立下字据,林纾拗不过对方,只得应允。不久朋友病故,林纾前往吊唁,就在灵前当着大家的面把借据烧了。有人问:“你只要告诉友人妻子不必还钱就可以了,又为何当众烧掉借据呢?”林纾说:“当然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和朋友都健在,有没有借据都是一样;现在朋友已死,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0期2018-06-26

  • 林纾对中西文学及文化态度之探究
    内容摘要:林纾是迄今为止最受争议的翻译大家之一,与此同时也是近代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翻译家之一,造就这一局面的有当时的时代原因,也有林纾个人翻译风格的因素,而对于他的中西文学态度虽解说者众多,如张俊才就曾分析林纾对于西方文学了解比较肤浅,无法真正弄清楚中西文学的根本区别,他也没有真正的西学视野,但是在张俊才先生看来,这主要还是源于林纾已步入老年,是其难以摆脱的宿命;赵炎秋先生在《林纾叙事思想试探》中从林纾先生通过翻译小说提高了小说在中国的地位,阐述了林纾先生对

    文学教育 2018年5期2018-05-26

  • 再论林纾谒陵
    922年,老迈的林纾满怀炽烈的情感先后11次拜谒崇陵,痛苦祭奠壮志未酬却英年早逝的前清光绪皇帝。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即饱受争议,其历史形象也由从善如流的维新志士蜕变成狂悖顽愚的旧朝遗老。一、林纾谒陵的事件回溯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古文家、诗人和画家。1913年4月12日,林纾前往河北易县梁格庄拜谒光绪皇帝陵寝——崇陵。此后,年迈的林纾立誓,“岁必一来”[1]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4-02

  • 林纾的鼎新与恋旧 ——从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说起
    550001)林纾一生以古文立世,祖述韩柳,师法桐城,不但创作因袭古文传统,使得当时“士大夫言文章者,必以纾为师法”[1],而且还操用文言翻译了近200部西洋小说,开外国长篇小说译介之先河,影响十分深远。“五四”新文化运动诸贤,如周氏兄弟、郭沫若、茅盾等人,皆从林译小说的阅读中认知外界,更新学识。其实,林纾早年思想并不保守,拥护政治改良,曾倡导兴办《杭州白话报》[2],乃维新人士。但民元后,特别是“五四”之后猛烈攻击白话文运动,屡谒光绪崇陵,不遗余力,拼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8年1期2018-02-10

  • 林纾
    的维新派支持者,林纾晚年在推行白话文的运动中却坚持保守立场,成为被新派学人攻击的主要目标。1917年1月,林纾在北京自己的宣南新家“烟云楼”读报时看到两则消息:《新青年》从上海迁到了北京;总统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新校长。此时他还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卷入了与《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论战中,成为众矢之的。他晚年的命运就此改变,生活变得痛苦、孤独、没落而又倔强。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林纾在为刘世珩《双忽雷本事》一书作序时写道:“自辛亥至今,此七年中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20期2017-05-17

  • 拥抱
    王举芳“嗨,林纾,我想请教你个问题,可以吗?”田雷在校门口,喊住了准备回家的林纾林纾望着田雷:“可以啊,不过我现在肚子饿了,要不然你请我吃饭吧,我们可以边吃边聊。”林纾一改往日冷冷的面孔,让田雷的心更加怦然。林纾是全校公认的校花,学习好,人长得漂亮,而且她还是校长的女儿,是名副其实的校花。十七岁的田雷,才转学来此校不足两个月。他此前一直在武校学习武术,不说会飞檐走壁,上墙爬屋不在话下。他有一个英雄梦:找一个中意的女子行走天涯,笑傲江湖。而這个女子,他第一

    小小说月刊 2017年6期2017-05-16

  • 林纾山水画中的隐者情怀
    陈书羽论林纾山水画中的隐者情怀陈书羽(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8)林纾的绘画以晚年的山水画数量最多,影响最大。通过思乡图、幽居读书图、松竹图、消闲郊游图等作品,寄托了林纾渴望远离喧嚣尘世,回归自然的隐者情怀,这与他儒释道兼具的文化学识、师承关系及清狷的个性有关。林纾;山水画;隐者提及闽绅林纾,人们自然就想到翻译家,作为中国翻译外国小说的先驱,学界对林纾的翻译研究、林纾的文学研究始终不断,也因而掩盖了林纾一生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绘画方面的研究更少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5期2017-04-04

  • 译名骂名满天下,一生侠义又谁知?
    平瑶林纾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概不算无名之辈。他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1899),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严复语)。严复、康有为盛赞其译文之精美、感情之真挚、影响之广泛,郑振铎、周作人等纷纷认其为中国现代文学之先驱,当时在中国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基本均以林纾译本为蓝本,苏曼殊、周作人等的写作也多受他影响。一本译著令林纾暴得大名,而将他推上时代风口浪尖的事件则是他与《新青年》同人关于古文存废问题的争论(1919),这使他成为众矢之的。时代变得太快,二十年前林纾

    书屋 2017年3期2017-03-28

  • 拥抱
    抱□王举芳“嗨,林纾,我想请教你个问题,可以吗?”田雷在校门口,喊住了准备回家的林纾林纾望着田雷:“可以啊,不过我现在肚子饿了,要不然你请我吃饭吧,我们可以边吃边聊。”林纾一改往日冷冷的面孔,让田雷的心更加怦然。林纾是全校公认的校花,学习好,人长得漂亮,而且她还是校长的女儿,是名副其实的校花。十七岁的田雷,才转学来此校不足两个月。他此前一直在武校学习武术,不说会飞檐走壁,上墙爬屋不在话下。他有一个英雄梦:找一个中意的女子行走天涯,笑傲江湖。而这个女子,他

    微型小说选刊 2016年16期2016-12-07

  • 林纾《春觉斋论文》研究综述
    011517)林纾《春觉斋论文》研究综述钟 琳(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林纾是名重一时的文章泰斗,他的文论著作极为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春觉斋论文》,但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他的“林译小说”,往往忽略了他在古文理论上的贡献。纵观对林纾文论的研究,专著大多是概要性的评述,论文主要分析了林纾古文理论的成因,价值,或与桐城派的关系;也有从写作艺术的角度分析了其某一具体文论观。林纾;古文论;研究;综述林纾(1852—1924年)是近现代翻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2016-11-26

  •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馆等单位主办的“林纾书画展暨林纾与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此也拉开了商务印书馆120年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林纾书画展汇集来自闽沪京等地的收藏家、林家后裔、地方文化教育机构、商务印书馆等处的珍贵林纾书画作品50余幅,以及林纾、家书、著译作等珍贵文物10余件,其中大部分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林纾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书画家。1903年,林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第一部作品——用文言文翻译的《伊索寓言》,从此开始了与商务印书馆

    出版广角 2016年15期2016-10-18

  • 那片星海
    窄的过道,却看到林纾的腿就这么大喇喇地伸在过道上。夏末望向林纾,看到了他挑衅的眼神。林纾讨厌她,虽然不知道原因。夏末不动声色地跨过林纾的腿,在林纾身后的座位上坐好,拿出参考书看了起来。坐在教室里的夏末沉着从容,她没有更多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痛痒的同学关系上。整个上午的课就像是手术室里一场又一场的手术,严谨而沉闷——语文,数学,英语。书桌上高高堆放的书几乎要淹没每个人的脸。中午的时候,夏末从教室角落里用杯子接了热水,然后打开书包拿出饭盒。食堂里的热饭热菜味道不错

    少年文艺(1953) 2016年6期2016-07-20

  • 别样的课堂
    孟祥海著名翻译家林纾平生行侠仗义,性情刚毅,除了擅长文学著述外,还精于武术,尤擅长舞剑,著有笔记小说《技击余闻》。他曾任北大讲席教授在课堂上留下诸多趣事。因会武术,林纾经常在讲课中,穿插着向学生讲述武林故事。言谈之间,眉飞色舞,偶尔也会一展身手,让学生向往不已。他有课被排在下午两三点钟,此时正是学生昏昏欲睡之际。看到这种情况,林纾把书一合,说:“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以其特有的语气讲道:“有一个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

    人生十六七 2015年25期2015-11-20

  • 剧场当时明月在
    ,“我想起来了,林纾的孩子病了,在一医院住着,我本说去看她,这不是报了团又没法改吗,你得空帮我去关心关心。”林纾。苏时冯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秀丽的轮廓,是崔明玉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他说:“啥病,严重吗?”“我怎么知道,不过据说她孩子一直身体不好,唉。 ”崔明玉叹气,手中的动作慢下来。“我们不是也很久没见了吗,还是上次同学会跟人要了她的电话号码才联系上。这不,我见她发在微信朋友圈的。”说着她点开手机给丈夫看。一张黑压压的尽是人的照片,配的字是:“女儿拍的正在排

    花样盛年 2015年8期2015-05-30

  • 百年来林纾研究概况
    0118)百年来林纾研究概况肖志兵(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林纾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文献众多。收集、整理、分析这些文献,可以对林纾研究的整个历史进行描述。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涉及林纾研究的态势、分期、层级、内容,发现林纾研究的成绩和缺憾,并对未来的林纾研究进行预测。林纾林纾研究; 文献综述1897年,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在福州以魏瀚刻本印行,是书为林纾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文学作品集,意味着他就此迈入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4-06

  • 一场未曾发生的文白论争* ——林纾一则晚年佚文的发现与释读
    文白论争* ——林纾一则晚年佚文的发现与释读夏晓虹1924年3月10日,《益世报》发表了一则由该报编者王芸渠撰写的《偶谈》。这篇旨在坚持白话文立场,批评引导文学风气的胡适言论失当、产生了不良后果的短文,因涉及林译小说由五年前的冷落到现在的热销,语带嘲讽,令林纾“颇为难受”,故与弟子张汤铭合作撰写了一篇题为《读〈益世报〉芸渠〈偶谈〉书后》的白话游戏文进行反击。本拟交由《晨报副刊》发表,由于主编孙伏园的反对,此文当年并未刊出,一场很可能发生的新一轮文白论争因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1-23

  • 林纾的台湾记忆略述*
    者系福建工程学院林纾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化传播系教授、文学博士)台湾,离八闽海西最近的祖国宝岛,仅仅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与大陆相望,天时地利地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福建移民,而林纾 (1852~1924)及其亲友也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斑斑足迹,令畏庐老人终身缅怀不已。历来学者对林纾赴台的说法不一。台湾邵祖恭、陈敬之先生指出:“纾三至台湾。同治六年,十六岁,因省父,一至台湾。光绪四年,二十七岁,因弟丧,再至台湾。另一次,失考。——均在未成名前,世殆不知林纾到过台湾,此确

    闽台文化研究 2012年3期2012-12-18

  • 2011年林纾研究刍议
    (福建工程学院 林纾文化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1)一、旧“看点”:翻译文学热点研究的接力林译小说一直是学界林纾研究的重中之重。在2011年占了绝对数量优势的这种论文中,主要有三种取向:首先是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涉及的作品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3篇)、《黑奴吁天录》(13篇)、《迦茵小传》(4篇)、《块肉余生述》(4篇),以及《鲁滨孙飘流记》、《伊索寓言》、《李迫大梦》、《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三千年艳尸记》等。黄睿、朱萍通过与欧文原作的逐一对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总想当保守派的革新派——翻译家林纾新论
    革新派——翻译家林纾新论何辉斌(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杭州 310058)通过诸多名家之口,证实林纾是近代历史上译介西方文学成就最高的人;指出林纾相比翻译家的头街,他更愿意以古文家自居。史料证明,林纾创作古文非常认真,而翻译极其追求速度,其古文的功底给翻译带来了奇特的效果。认为,他最早发现西方文学的价值并引进西学,之后又与以西学否定传统文学的激进派展开论战,是一个总想当保守派的革新派。林纾;保守;革新林纾“独嗜西籍”,是近代历史上最早认真地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4-12

  • 林纾真的是“翻译家”? ——“译者”身份与林纾研究
    :梁启超、严复和林纾。近些年来,随着西方翻译理论源源不断地被引入国内,很多人都开始把这些理论和中国的翻译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显然,像严复、林纾这样公认的翻译大家更是研究的热点。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林纾的翻译活动。在翻译界几乎无人不晓林纾的大名。提及林纾则都会说起林纾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他一个目不识“蟹行文字”的人,却“翻译”了数量惊人的外国作品。长期以来人们都默认了林纾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所以对他的翻译行为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5期2012-04-01

  • 林纾的西方小说研究
    辉斌现代中国文学林纾的西方小说研究何辉斌清末小说家曾孟朴对林纾有这么一个印象:“有一回,我到北京特地去拜访他,和他一谈之下,方知畏庐先生虽是中国的文豪,外国文是丝毫不懂的,外国文学源流,更是茫然,译品全靠别人口述,连选择之权,也在他人手里。”①曾孟朴:《曾先生答书》,《胡适全集》第3卷,第811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林纾的确不是外国语言文学专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不可能总是到位。但毕竟他是一代文豪,有着出色的文学直觉,他说:“予尝静处一室,可经

    东吴学术 2012年1期2012-04-01

  • “不祧之祖”与“开山之祖”
    郑朝宗为《林纾评传》而写四年前,张俊才同志和他的导师薛绥之先生合编一册《林纾研究资料》,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我曾在《福建论坛》上发表一文,题作《评<林纾研究资料>兼论林纾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文末说:林纾是福建人,他对我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既然有了这样一些贡献,我们福建人决不应该忘记他。像《林纾研究资料》之类的书本应由我省学人负责主编,而今已被外省热心的同志“越俎代庖”了。我恳切希望今后我省文学研究者迎头赶上,把继续深入研究林纾的职责担负起来。这就是我

    读书 1991年5期199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