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经验,支持幼儿建构游戏的深度发展

2019-09-10 07:22杨荣斌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经验

杨荣斌

摘  要:当前,在幼儿园的各类游戏中,建构游戏受到了广大幼儿的喜爱。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对生活场景进行再现,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建构技能。然而,幼儿已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学习、建构技能等经验水平不足,给游戏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建构游戏中把握幼儿已有经验,同时为幼儿在各类活动经验、新旧经验、同伴经验之间搭桥,促进经验的融合,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深度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游戏;经验;深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01-02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通过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无论是幼儿自主创作的建构作品,或是通过老师鹰架与同伴共同完成的作品,都反映出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学习、建构技能等经验的已有水平,各种经验的不足为幼儿的游戏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使他们的游戏发展既存在真实的问题又富有挑战性。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好契机,即掌握好幼儿学习、发展的关键,支持他们经验的深度融合,以促进他们在游戏中的发展。

1.在各类活动间搭桥,支持幼儿经验链接

教师应善于在观察中捕捉游戏中的“瓶颈问题”,从中寻找值得幼儿学习的“生成点”,在各类活动之间搭桥,使幼儿各种经验有效链接。

(1)建构游戏与科学活动链接

建构游戏中结构的稳定蕴含着科学的核心经验,如建筑材料的属性,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平衡,整体结构的重力、拉力和压力等等。

教师要为支持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积累操作经验,在科学活动中聚焦问题的解决,例如,当幼儿用一层四个纸杯支撑纸板搭建高楼的时候,总是搭一半就倒塌了,找不到原因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入科学活动“顶纸板”,引导幼儿发现重心与平衡的秘密,幼儿运用这一经验有效地解决了结构的平衡问题。

(2)建构游戏与绘画活动链接

绘画是平面的表征方式,建构是立体的表征方式,建构后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做记录,或游戏前以绘画的方式做计划,再用建构的方式表征,幼儿的思维在二维平面空间与三维立体空间之间不断切换链接,两种经验的融合帮助幼儿在绘画表征时表现更多的结构特点,在建构游戏表征时做出更细致的计划。如幼儿为搭的飞船做记录图时,他们能更细致的进行观察,并突出细节部分的整流罩、逃生舱等等。同样,在为建构主题做设计图时,他们也更能表征内部结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示。

(3)建构游戏与角色游戏的链接

建构游戏被视为功能游戏向象征游戏转化的过渡环节,幼儿往往在边搭建的过程中邊将想象的游戏情境融入其中。例如,幼儿用轮胎搭建一艘战舰,为了能表现开船的情境,他们搭建了一个驾驶舱;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大炮时,就使用轮胎纸筒搭建出炮台。对游戏情境的想象越丰富对结构的功能要求越充实,船员休息室、弹药库、船长指挥室等等结构得到完善,幼儿对于被表征物的理解与认识得到了精进。

(4)建构游戏与主题活动链接

追随主题的进程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幼儿的建构表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主题项目活动本身是整合的:当幼儿研究“宇宙飞船”的时候他们会去收集书本的、网络的相关信息;利用播报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借助视频了解嫦娥运载火箭、天宫的结构;通过对宇航员生活的了解对飞船的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区域活动中用各种磁力片、大纸箱、美工材料、拼插材料等多种低结构材料组合自主表征飞船;建构游戏作为表征方式的一种,与主题的经验深度融合。

2.在新旧经验之间搭桥,促进幼儿知识构建

教师应对幼儿已有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有效地在幼儿新旧经验之间搭桥,促使他们不断地将新经验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中。

(1)幼儿的已有经验是整合的

已有经验并不局限于建构的技能经验,还包含对事物结构的认知经验、对结构材料的操作经验等等,如小班幼儿在搭建动物园前要具备围合的建构经验、对几种动物的生活环境的初步了解,熟悉所使用的纸砖、积木等材料的特点等等,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认知应该是整合的。

(2)问题导向的经验激活策略

在建构游戏前要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教师提问的导向在于激活他们在活动前储备的知识,不同提问方式指向不同类型的经验提取,例如,搭建“东西塔”时提问“你看到的东西塔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提取自己的观察经验;搭建“迷宫”时提问“怎样搭建更好玩的迷宫?”引导幼儿提取自己的结构计划经验;搭建“小球游乐场”时提问“小球适合什么样的游乐场?”引导幼儿提取对小球特性的认知经验及对游乐场的结构经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整合新旧经验,对获得的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并在实践中验证与调整。

(3)提出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适宜目标

在建构游戏中要针对幼儿最近发展区提出适宜的挑战目标,促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入新的经验,如幼儿在操作卡普乐积木游戏中经常用到的结构是井字结构,当他

们对该结构娴熟运用的时候,教师提出的挑战目标是“搭建球体结构”,继而提出“球体结构的多种创造”、“用包含球体的结构表征物品”等等,在新旧经验之间一步步搭桥推进。

3.在同伴经验之间搭桥,支持幼儿经验融合

幼儿同伴之间存在经验的差异,这些经验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互为最近发展区的,为同伴经验之间搭桥,引发幼儿共议计划、共享成果的合作游戏,幼儿在与同伴相互争议、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从同伴身上获得有益经验,并融合到自身的经验体系中,实现经验的融合。

(1)游戏前的计划规划

教师要为游戏提供做游戏规划的机会,孩子们在做规划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讨论,协商、最终形成对游戏地点、游戏材料、游戏设计、游戏进程、游戏规则等等对游戏的规划,这一过程是建构经验、合作经验等各类经验与同伴经验的碰撞与协调,幼儿的争论和辩论能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自己和同伴的想法。

(2)游戏中的交流协调

游戏中的幼儿需要通过交流来沟通彼此的想法,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能挑战和促进他们的经验构建,游戏中总是有不确定性与突发事件,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各异,有的经验丰富,有的缺乏经验,经验丰富的孩子能够成为团队的主心骨,如幼儿在用大型户外器械搭建圆形的飞船舱口时,发现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他们原有设計中未能考虑到的,小斌迅速地把大家集中在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小伙伴们发现从这样的舱口进入的话会有一定的危险,大家去拿来软垫垫上后,问题解决了,小伙伴在收获合作的成就感时也获得了新的经验。

(3)游戏后的经验分享

游戏后的分享引发幼儿交流自己的体验的思考,倾听他人的想法,这是一次交流与反思的过程。幼儿需要将自己当下的游戏行为与已有经验联系起来,要面临同伴经验及新经验的挑战,比如,一种新的搭建方法,或是新的建构主题等等。因为有共同的游戏经历,使得幼儿对同伴的新经验能够充分理解并且很容易就能接纳为自己的经验。经验分享的方式可以是保留建构作品欣赏的方式,也可以是对建构作品图片的欣赏与分析。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建构游戏中准确把握幼儿已有经验,为幼儿各类活动经验、新旧经验、同伴经验之间搭桥,助推他们经验的构建、充实与完善,支持他们在游戏中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盖伊.格朗兰德著,严冷译.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2](美)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著,陈知君译.与幼儿一起建构积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3]马祖琳主编.点燃孩子的创意火花—台中市爱弥儿幼儿园积木活动实录及解析[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

[4]秦晴,孙民从.通过区域活动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04)

[5]仇雅琳.区域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经验
张一鸣的9条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因建构而精彩 因游戏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