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教材思路,创新作文思维

2019-09-10 07:22匡利庆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创新方法作文教学

匡利庆

摘  要:文章文章,文之章法。有章可循,有序可依。作为文章的建立的基础“序”就是文章的结构。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才是篇好文章,也是写作的要求。写文章是有招数,有规则的。本文从模仿和学习的范文、仿照教材的思路进行训练和把学习、思考与写作有机结合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借用教材思路来创新作文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材思路;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27-01

一篇无规则可循的文章,谈不上是一篇好文章。因为文章是给人读的,人的思维是有一定的过程的。要想在很短的时间,书写成文,除了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一气呵成之外,也是可以训练的。要想使学生在一定的应试时间内写出可读的文章,除了平时进行限时作文训练之外,也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思路,成竹在胸,方能奋书于后。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写作思路。例如,《拿来主义》是采用了“先破后立”的结构,《荷塘月色》采用了回环的结构,《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赤壁赋》采用了主宾问答式来展现作者的心路历程,《我的五样》层层剥笋式,最后凸显作者的用意,《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式的结尾,《劝学》总分式的结构,这些优秀的文本的结构,都是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使用的。

1.模仿和学习的范文

课本中,精心收录了很多优秀的文章,有些文章的构思立意颇具匠心,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范文。例如,《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很短小,是老舍先生在济南于1936年写下的一篇小品文,战乱的岁月,身处异乡,更加思念他所挚爱的北平。用有限的,短短的篇幅去描述那么大的一座城市,老舍觉得很难,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应该写些什么?而老舍先生又不愿意“捡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如果把文章写成一篇北平地方风光的旅游指南,在平铺直叙,机械罗列之,就更是没有了味道了。于是,老舍先生写出了“我的北平”,把自己对北平的感情,升华到爱母亲的高度。全文无没有艳丽之词,用最质朴通俗的语言,用最真挚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于罗马,伦敦,巴黎等城市的比较,更加突出了北平的特点。引用文中的话“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老舍孝顺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平喻为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是必然要超出常人的。所以,表达方式颇有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不仅告诉了读者,北平是个啥样子,而且还和读者分享着那份对北京的爱。或许,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文章里面的对比手法,更是把北平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会让人们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以此为例,可以以“我的家乡”为题,让学生通过对老舍先生这篇文章的學习,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对家乡的那份真挚的热爱之情。

2.仿照教材的思路进行训练

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也可以让学生仿照本文的思路进行训练。文章第一段:总括支配作者一生的三种激情。第二、三、四段:分别叙述为什么这三种激情会支配作者的一生。第五段:总结并再次强调观点。这篇文章短小精悍,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分明,很值得学生学习。文无定法,但并不意味着文章可以杂乱无章,词不达意,想些什么写什么,这样的作文不适合应试,不适应高考,所以作文情感宣泄的内容,是会被阅卷老师罚出局的。而我们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取悦阅卷老师,投其所好。所以学生模仿教材中的思路,老师不但不会有雷同感,还会觉得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得到了学生的重视,得到了很好的吸收,也会对应试者产生好感,甚至会认为是一位好学生,那么高分就自然而然诞生了。

无论何时,清晰的思路始终会给阅读者留下好感。如必修二中的《六国论》,作文一篇议论文,环环紧扣,不失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第一二段:提出总论点,弊在赂秦,以及分论点,赂者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述赂者而力亏的观点。第四段:举例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第五六段:强调观点,叹古讽今。

3.把学习、思考与写作有机结合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对教材课文中所涉及的问题要有发散思维,深度与广度相结合,针对课文不同的立意、风格及侧重点,完全可以把对于教材的学习、思考与写作在课堂中融为一体。不但增大了课堂容量,而且使课堂教学丰富生动;同时学生获得了兼有知识、阅读、思考与写作的乐趣。

例如,《长亭送别》,对于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在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禁区,没有人敢去涉及。如果稍有不测,就会发生意外事件。好在现在的课本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并选入了课文。课文浅显易懂,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课文中描述的是崔、张分别的场景,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上课时当我问到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学生们都是笑着,但还是有同学大着胆子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下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发言,有的说是杨过和小龙女那样的爱情,有的说是萧峰和阿朱那样的爱情。

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扩展了教材内容。将广度与深度相结合,我还追问学生:张生最后取得功名了吗?他和莺莺最终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吗?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找来《西厢记》读读。同学们不仅都迫切的想去读《西厢记》,并且都兴高采烈的用发散性思维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于是一篇篇精彩的作文产生了。有感而发,文章写得不但快而且好,一定是最值得去读的。有了这样成功的写作经历,会让学生更有自信心。

总之,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应借用教材思路,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倡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猜你喜欢
创新方法作文教学
论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