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分析

2019-09-10 07:22周集文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周集文

摘  要:班主任兼具了任课老师和班级主要负责人两重的身份,这就要求其不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要过硬,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在兼顾学科教学和班级的管理两个方面,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就变得极其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启蒙的阶段,班主任作为重要的启蒙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实际的情况,介绍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38-01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小学阶段学生处于事物启蒙的状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健康成长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新课程体系的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注重,而小学阶段的发展对于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重担举足轻重。但是目前来说,在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了几点问题:一是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但部分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二是因为各种原因,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学生;三是不能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管理学生,管理方式单一。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的存在,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继续推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的负面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也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工作管理方式的单一,比如,学生出现错误只是简单粗暴地采用惩罚的方式,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阴影,影响学生的今后发展。对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那如何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效率呢?

1.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各方面素质

班主任兼具了教学老师和班级主要负责人两重的身份,班主任应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采用新的教学理念,丰富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素质。首先,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上,班主任需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教育指导,而在道德素养上,班主任应具有奉献的精神,做到为人师表。其次,班主任应该具有比较强的能力素养。在班级工作中,要求班主任对于整个班级能够很好地驾驭,将班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就可以使得班级能够团结一致,学生的情绪积极向上,而通过良好的表达能力,运用幽默和生动的语言,将道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崇拜的情绪,更加地相信教师。最后,班主任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班主任兼具了任课老师和班级主要负责人两重的身份,这两重的身份都要求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任课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可以对学生进行传道解惑,将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作为班主任,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可以使得其会具备长远的目光,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正确地把握班级的前进方向。

2.缓解各方压力,消除负面情绪

班主任作为任课老师的领头人,应具有积极的态度,了解各个老师的情况,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需要关注班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阶段是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现在的社会风向,也给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的积极情绪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疏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情绪管理方面,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首先,班主任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管控能力,消除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地态度,将这种积极地情绪带到班级管理当中,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其次,老师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班主任,应该关注各个任课老师的情况,对于心理负担重的老师进行心理辅导,或者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缓解。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形势、升学压力等问题使得小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的出现直接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学习效率、甚至不良行为等问题的产生,这对班级的管理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该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与学生平等相处,成為朋友,对每个学生都平等对待,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尊重学生,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帮助他们解决平时出现的问题,对于有心理压力的学生进行疏导、鼓励,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健康快乐地成长。

3.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作为班主任,不仅仅要具备强烈的管理意识,更需要通过各种的管理手段对班级工作进行管理。首先,可以通过自愿选举的方式筛选学生干部,通过采用班干部的形式,对班级的工作进行促进提高。而且通过学生干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明确努力的方向。让先进的同学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使得班级内的学生共同进步。其次,制定班规。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级的班规。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使得学生在良好适合的制度体系下规范自己的行为,规整班级秩序。最后,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要做到定期总结,让学生在总结当中吸取经验教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总结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班主任,不仅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素养,更需要关注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的相关情况,通过各种科学化的工作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健.浅谈小学班级管理[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2)

[2]扎西才让.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J].成功:中下,2017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