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锻炼有效途径探析

2019-09-10 07:22庄云琼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存在问题

庄云琼

摘  要:当前人们愈加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幼儿体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幼儿的体育锻炼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和运动能力,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能够培养幼儿更为优秀的品德个性。笔者在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教育中体育锻炼存在的教学问题,其次对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存在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50-01

幼儿园的教育是学生教育生涯的第一步,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是全国共同提倡的教学方式,体育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教学地位。在实际教学授课过程中幼儿的体育教学容易被忽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体育锻炼成为了热议话题。

1.当前我国幼儿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法不到位

目前我国虽然在法规性文件中对幼儿体育教学方面设立了保障,可是相关的教学资料不全面,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幼儿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导致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目标。

(2)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严重

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进行幼儿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缺少趣味性过于死板。教师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而去安排体育活动,并没有从学生发展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导致幼儿对体育锻炼没有热情和兴趣。一些教师更为注重培养幼儿参加各种兴趣班,而体育课则被其他兴趣班所占用,体育课程的安排愈来愈少,这样的行为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体育教学缺乏灵活性

体育课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幼儿完成指定动作指令,给幼儿制造了一种压抑的课堂环境。幼儿在完成指定动作指令的同时,自我的天性很难得到释放,容易失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只给幼儿部分玩具,让那个幼儿自娱自乐,用“玩具课”替代了体育课,不主动带着幼儿做体育运动,幼儿得不到应该的体育锻炼违背了体育课的真谛。

2.加强幼儿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早期教育对幼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是幼儿敏感期和幼儿模仿能力较强,经常会从父母、教师等身边人身上学习经验知识以此培养为自身的习惯。经常带着幼儿参加体育项目,可以从潜意识中给幼儿带来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够在启蒙阶段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所以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并深入思考,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进行完美融合,进而培养幼儿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

3.幼儿体育锻炼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1)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兴趣

幼儿教育阶段是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完成课程的同时培养幼儿在运动、锻炼时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语言引导,使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拥有一个较为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进行螃蟹赛跑的时候,教师将幼儿每两个人分为一组,背对背夹住一个篮球,听到指令后,用侧身跑的方式前进,看谁先到终点并且不掉球。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得到充足的运动,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性,在竞赛中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

(2)加强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体育教学应该将幼儿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选择所要举行的课堂活动时,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情况,深层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才能使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让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活跃的状态的同时也能得到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将幼儿作为体育锻炼的主体任务,不断的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进行構想并对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改变,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时候乐在其中。比如,玩滚圈,教师一开始可以不做示范,而是让幼儿自己玩耍,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创造新奇玩法,教师在适当的进行语言提示“用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手让圈转起来?”当幼儿试着用钩子、棍子等转动圈时,幼儿的增加自信心的同时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会有明显提升。

(3)加强对幼儿自身的个性发展

幼儿体育教学对培养幼儿自身个性有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掌握每一位幼儿的身体情况和特点,确保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快乐。教师应该让幼儿的特长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充足的体现,幼儿自身的天性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释放,这对培养幼儿创造性有很大的作用。

(4)加强提升幼儿的智力发育状况

幼儿体育教学对幼儿智力发育和大脑灵活性有至关重要作用。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自身天性得不到发挥,这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较大。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能够强化自身体质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只有在幼儿参加体育活动时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才能确保活动之后幼儿行有所获,进而提高幼儿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幼儿体育教学能够使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思维灵活能力,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助于幼儿综合性发展。教师应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在素质教学的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幼儿体育锻炼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佳欣.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研究[J].才智,2019(02):56

[2]王丹,朱君.“健康中国”幼儿体育教育三位一体核心教育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231-232

[3]仇文燕.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体育游戏作用探讨[J].经贸实践,2016(24):228-229

[4]文蔡雄.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思路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24-125+127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存在问题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