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09-10 07:22牟丽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必要性培养策略

牟丽丽

摘  要: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可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初中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语文学科的这一学科优势,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本文首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必要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0-0090-01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素质教育理念也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语文本身就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并结合教师创设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要求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具有丰厚人文素养的人一般都会兴趣广泛、心理健康、豁达自信、对生活和工作的品味有着较高的追求。因此为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更为出色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其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另外教师还应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对话,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效的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人文性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人文素养的教育,进而加强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教材,挖掘人文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内容丰富,收录的文章也是文质兼美、富含人文气息。因此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深刻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契机,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文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进行表达,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升华,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还包括课外的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些人文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文章进行阅读的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认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或结合课内阅读的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阅读,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升华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人文素养外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利用写作教学的过程,引领学生积极表达,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升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题材的选择,指导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真实的情感,使自己的逐渐积累的人文素养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与自然、社会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使学生通过眼睛、心灵、身体去感受、去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通过写作得到情感的升华。

(5)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应用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既包括对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应用,也包括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或实践活动,如,到孤儿院、养老机构送温暖、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到农村进行体验劳动等,都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熏陶,并促使学生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带给别人温暖。

3.结语

总之,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的,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的、通过点点滴滴的人文熏陶,来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逍.高中语文问题链设计的方法浅析[J].语文教学之友,2019(01)

[2]俞英.以想象为基点提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之友,2018(12)

[3]周紅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07)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必要性培养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