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言能力训练课程的几点思考

2019-09-10 18:59戴夏悦张天马莹莹郜家晨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文理论课课外

戴夏悦 张天 马莹莹 郜家晨

语言能力训练课程的开设是我校教学改革中的一次大胆尝试,从教学策略的改变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我们都一改以往的模式,把大班教学改为了小班分组教学,为适应全新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也做了相应调整,真正把因材施教做到了细节。开课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下是我對本门课程的一点思考。

一、学期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察,以及课后的交流,对士官学员在学习中表现的几个突出问题,我做了以下归纳总结,以2018学年为例,学员年龄在89-95年之间,较大的年龄差距导致在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专注力上的不均衡,除此之外,学员来自全国的各个地区,由于教育水平条件的不同,一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学员在基础知识的储备上也有很多不足,可是既往的理论课多采取大班教学,一个班级80个左右的学员,课堂教学的容量有限,一些学员因为基础知识掌握本就不牢,短时间内接收了过多理论信息,无法快速消化理解,长此以往,对学习的态度也就愈发消极,加之来校前大部分学员平均都已经在部队工作2-3年,工作训练任务繁重,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少,学习渠道单一,长时间的疏离学习,也难以形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语言能力训练是一门紧贴部队需求,为应基层士官任职岗位而开设的基础课程,针对士官这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在主要教学内容精选了口语表达和应用文写作两个方面:。基本囊括了部队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听、说、读、写。口语表达部分包括日常口语表达,事物口语表达,演讲以及辩论的训练。应用文写作部分包括应用文基本知识、日常应用文写作和专用书信写作。但是众所周知,口语和写作的习惯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也要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和整理。

三、教学目标

我们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专业和任职岗位实际情况,以基层官兵所需要的语言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以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基本原则,通过强化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方法;以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目的是让学员养成良好的汉语言交际意识与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形成与工作岗位甚至社会生活相适应的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通过学习,学员学会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和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流利交流。能够学会与适应工作需要生活需要、社会需要的基本交流方法和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满足毕业后的岗位任职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语言能力训练作为一门实用型、技能型的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口语和写作中方法的教学与研究。针对士官学员这一特殊的学习对象,教学的流程设计应当灵活多变,课堂引入部分要重视趣味性和形式,口语表达的概念往往比较抽象,以视频素材或者活动导入理论相比较传统讲授法,就会更加直观具体,同时、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教学的策略,多使用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加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的重难点在于提问的难度和时机,要合理的设置问题才能让学员通过问题,一点点深入内容并激发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五、特色创新

语言能力训练,作为我校任职基础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不仅内容的设置上要更加贴合部队实际。在教学形式上更要跳脱以往的语言类课程教学方式,在口语部分本课程采用了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理论课主要讲解概念与方法,理论课后紧跟实践训练,为保证教学质量,实践课采取小班教学,每班分别由一名教员作为训练指导,班内设置学习小组,对理论课的知识进行训练。小组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年龄层次合理搭配。小组学习有以下优点,首先是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交际适应性,由于部分学员性格比较内向,个人口语训练能力较差。组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较为熟悉,降低交流难度,练习效果更好。其次是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氛围,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部队特有的生活方式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所以课上形成的小组,下课也会延伸到课外,长久以来,组内成员形成合作团结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养成的习惯方法、技巧也会促进他们生活中的交流。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氛围。为他们以后各类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考核的方式上,更是打破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更加注重过程的考核,和对学员实际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打分机制可以更好的保证学习效果,也让学员能把精力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投入到自我提升上来,而不是只集中在期末考试的那几天才临时抱佛脚。

六、改进措施

结合着开课后的情况,我发现语言能力训练在教学的配套上做的还略有不足,具体体现在:多媒体资源较少,课外拓展较少,课外互动和作业的反馈不够及时。针对以上情况,我希望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语言能力训练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录制一些微课,慕课,对于素材不全不具体的可以尝试自己拍摄录制。课外互动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建立qq群,便于学员和老师课下进行学习讨论。

猜你喜欢
应用文理论课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