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9-09-10 07:22刘黎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直觉一题创造性

刘黎明

创造性人才指的是可以进行创造、革新以及发明的一类人。而要想成为这样的人才的前提必须要形成创造性的思维,由此可见,创造思维的形成对人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初级成长阶段,因此应加强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情感培养法

(1)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对学生创造性以及主动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精神动力。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激励,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情感激励的过程中应去用自己的热情去关怀学生、了解学生使学生受到鼓励,教师不仅要做好师长的角色更要与学生成为生活上的朋友,便于走进学生的内心,更好的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要畏怯大胆发言,对于学生天马行空的心思教师不应该批评,而是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并耐心的引导。如果被数学问题所难住,教师应及时的予以学生鼓励并耐心的教导学生解题方法,学生在攻克难题后会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避免产生难学的阴影,从而引发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应先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感,并通过情感来支配学生的学习思维,在初中教学中可以广泛的适用。

(2)通过丰富的数学史知识来激励学生。为了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应将数学史中关于初中数学的部分向学生介绍,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起源,领略数学家的风采,使他们在数学家的思维方法中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些丰富的数学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数学,使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理论以及解题方式有了更好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之成为创造性人才。

二、课堂教学培养

(1)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标志性特点,这就需要来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培养。当下初中生的思维都比较活跃,且善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意见,都渴望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展现力来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可以通过一种转换身份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为同学进行讲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散性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它需要学生拥有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同一问题可以朝着不同的解题思想去寻找答案,应该从多方面去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其具体方式有:①过一题多解促进发散性思维数学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这也使得同一个数学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一题多解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发散性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②过一题多变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如果可以適当的运用一题多变的解题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在复习中经常选择一题多变的教学形式,可以对学生静止孤立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改变,逐渐开阔学生的思维,实现触类旁通的目标。在训练时,不能讲求速度应先从一题入手,通过对题目的结论和条件进行不断变换,从简单到复杂,层层进行深化,对开拓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有着积极的作用。③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常常凭借直觉进行判断选择,这种方式在数学活动的创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觉不是盲目的猜想而是建立在对知识的长期积累中得来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合理的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发掘问题的本质,刺激学生的直觉欲望,激发学生的直觉想象,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进而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养成捷思、精思、巧思的学习习惯。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对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的一线人员,更应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猜你喜欢
直觉一题创造性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你的直觉靠谱么?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