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

2019-09-12 09:41
关键词:高脂血症类药物血脂

刘 鹏

(吉林省洮南市中医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临床上常见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临床表现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闭塞或者狭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肌缺氧及缺血[1],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增加趋势,临床上十分重视本病防治,进行了大量研讨及实验。本文综合分析了5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开展他汀类药物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68.5岁。本组探究中,根据冠脉造影对疾病进行确定。排除标准:将心脏、甲状腺疾病、肝肾、其他影响血脂代谢水平药物诱发的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排除。纳入标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标准是5.98 mmol/L以上、1.54 mmol/L以上,男性、女性HDL-C分别在1.04 mmol/L以下、1.17 mmol/L。

1.2 方法

开展他汀类药物治疗:为患者开展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红花黄色素等药物治疗,选择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用药时间是睡前,共计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对患者肝肾功能进行密切观察及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1]

利用生活质量评定参考SPitzer指数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明显治疗后血脂水平、生活质量更加理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xs,mmol/L)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n 总分 生活感受 活动能力 健康感受 日常生活情况治疗前 54 5.63±1.24 0.91±0.46 0.88±0.37 0.87±0.24 1.13±0.37治疗后 54 7.22±0.54 1.48±0.21 1.37±0.25 1.24±0.22 1.66±0.31 t 8.6389 8.2833 8.0636 8.3511 8.0685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冠心病发病因素较多,在临床上常见,是慢性疾病,临床上提出了加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调节的要求,可有效治疗患者疾病,分析原因,他汀类药物可对患者低密度脂蛋白生成起到明显抑制作用,可对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转入细胞内起到促进作用[2],可明显清除低密度脂蛋白,因此,可有效下降患者胆固醇水平,可对患者炎症及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可对患者内皮细胞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

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开展他汀类药物治疗,是临床上认可度较高的治疗方案,临床运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可促进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可明显促进患者机体康复[3]。

本组实验结果:明显治疗后血脂水平、生活质量更加理想。结果提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开展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行性较高。

综上,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开展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及运用。后续探讨中,应开展大样本实验,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及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高脂血症类药物血脂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你了解“血脂”吗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