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观察

2019-09-12 09:41
关键词:导联起搏器心电图

张 靓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简称起搏器,为临床用于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形式心律失常。其中相对危险性较高的如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DDD起搏器心室快速跟踪起搏和竞争性心律等若未及早确诊并给予干预,易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临床用于诊断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的常规手段,以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为主。有研究指出,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到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收治的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10±13.70)岁,平均起搏器携带时间(3.58±2.10)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48±12.05)岁,平均起搏器携带时间(3.47±2.5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

1.2.1 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深呼吸,放松。(2)准备12导联心电图仪,描记纸速为25 mm/s,增益10 mm/mV。(3)扫描过程中,患者应避免移动,应确保基线平稳,减少干扰,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1.2.2 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

(1)检查前3 d患者停止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采用24 h心电图检查仪器持续性的对患者进行监测。(2)24 h后,采用Biox Win对图像进行处理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心律失常进行诊断。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以及心律失常的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室性早搏检出率35.0%、房性早搏检出率22.5%、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25.0%、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出率对比[n(%)]

3 讨 论

近些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升。针对病情严重,且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症者,采用植入起搏器的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但携带起搏器期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不利。

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的常规诊断手段,以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为主。该诊断方法,可记录6~10个心动周期,且检查时间短,获取信息欠全面,难以发现间歇发作或短暂心律失常,误诊及漏诊率高。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检出率30.0%、房性早搏检出率20.0%、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25.0%、短阵室上速检出率12.5%。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存在的缺陷。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为预防误诊,携带动态心电图期间,患者应远离手机、电脑等设备,避免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肖玉梅[1]在研究中,同样以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样本,对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为97%,较常规12导联心电图(82%)相比,检出率更高。该学者的研究结果,与本文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导联起搏器心电图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