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质量控制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2019-09-12 02:56罗霞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病案病历医师

罗霞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病案室 (江西萍乡 337000)

病案为医院记录患者疾病状况的重要档案,也是医护人员对疾病发生、发展、诊治全过程的原始性记录。病案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治疗质量。随着医疗改革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病案逐步成为解决医疗纠纷、进行法律监督、保证治疗质量的重要文件。对病案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有研究认为,三级质量控制病案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案质量[1]。本研究分析三级质量控制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148份病案(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实行常规性病案管理的74份作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病案管理的74份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74例,男37例,女37例;年龄9个月至76岁,平均(51.26±2.16)岁;住院时间3~16 d,平均(6.13±1.26)d;内科21例,外科13例,妇科21例,其他19例。观察组患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8个月至76岁,平均(51.30±2.19)岁;住院时间3~17 d,平均(6.20±1.19)d;内科22例,外科12例,妇科21例,其他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性病案管理:严格要求医师依照病案书写规范书写病历,由病案管理室核对病案信息并保存;同时由病案管理室定期进行抽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改进措施。观察组实行三级质量控制病案管理,具体如下。

1.2.1 第一级:科室自查病案控制

科室自查病案控制主要为经治医师、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进行自查、检查,其主要目的为通过自查和审签的方式确保病案形成完整、及时、规范的管理。科室自查病案控制为病案管理的基础性环节,需要严格要求医师书写病历,同时监督人员也要履行把关意识。科室主任需对病案进行抽查和全面检查,认真落实自身责任。为提升医师病案书写质量,带教医师需严格指导、审查进修医师的病历书写情况,现场讲解存在的疑问。同时科室也定期组织交流会,分析病历书写规范技巧。

1.2.2 第二级:回收病案控制

病案室回收各个科室当天出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并检查病案字迹是否工整、信息是否完整、签字是否有效、装订是否规范。此阶段要求病案回收人员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检查病案基础性信息,各级医师签字规范、完整。病案回收人员也有督促医师按时交送病案,审阅病案的责任。每月统计科室病案的主要缺陷,并报交质量管理科。

1.2.3 第三级:质量管理科病历控制

此阶段主要采用网络系统对全院电子病历进行控制,及时纠正书写缺陷,提升病案质量。组织病案审查科专家随机抽查病案室病案,抽查量为20%之上,所有死亡病历均需严格依照书写规范、审查标准进行评审,争取对病案内容完整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此环节为重要监督环节,负责全院病案监督。

为确保三级制度严格落实,建立奖励制度。每年进行一次病案评选活动,同时每月进行病案检查状况通报。为病案质量好的医师、科室提供人员职务晋升通道和培训、奖金等奖励;对病案管理不合格医师、科室每月进行批评,以提升科室人员对病案质量的重视程度;同时也需重视三级管理制度,调整各个环节,争取做到全员参与,共同进行质量控制,营造良好的质量监督氛围。

1.3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病案合格率、病案评分。填写错误、无主治医师查房鉴别诊断、缺协议书、缺患者签字、缺术前查房记录、缺页等为不合格,以上所有资料填写正确为合格。病案评分主要从病历状况、体温单、护理记录、书写状况4项进行分析,每项25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病案管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病案合格率比较

对照组病案合格率为91.89%(68/74),观察组病案合格率为98.65%(7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病案评分比较

观察组病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案评分比较(分,x-±s )

3 讨论

传统病案质量管理更为重视末端质量控制,却忽视科室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和监控,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管理需求。现代化医院病案管理不仅局限于病案收集、保管,更为重视病案学习、科研等全方位服务[2-3]。此外,病案作为国家认可的文书,在民事仲裁中也有重要作用。

为提升病案控制质量,充分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需求,本研究主要从三个等级进行病案质量控制。首先为科室自我控制,此阶段为病案书写的初始阶段,医师完成病案书写之后需上级医师把关,同时也由科室主任进行检查;通过两次检查,可将多数不合格病案控制在科室之内;此阶段为初始阶段,出现问题可立即纠正,同时对医师病案书写质量的提升也有重要帮助作用[4]。第二阶段为病案室管理阶段,此阶段的病案已经通过科室自我检查,病案室更为重视病案外部检查,从书写内容完整性到装订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查,同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交由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此阶段更为重视管理手段,通过外部监督的方式促使病案质量合格;管理部门也进行不定期抽查,以有效提升病案质量;此阶段管理中有医师进行监督,同时由专人进行把关,因此也可从心理层面提升病案书写质量。第三阶段则为全院性检查,更为重视制度性建设,从奖惩制度方面督促医师提升病案书写质量;同时也组织专家进行定时抽查,对重要病案进行严格分析。三级病案质量管理可营造良好的病案管理氛围,促使医师更为重视病案质量,进而可提高病案书写质量[5]。通过各个等级的层层检查、监督,三级管理后,我院病案管理质量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案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严格的三级质量控制提升病案质量的效果十分显著,病案质量得到全方位控制。

综上所述,三级质量控制对提升病案整体控制水平效果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病案病历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强迫症病历簿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