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9-09-12 02:56魏斌斌户小彬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椎管优良率椎弓

魏斌斌,户小彬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天津 300222)

现阶段,意外和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提升了脊柱创伤发病率。该病具有病情变化快、复杂程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且极易引发脊髓损伤,若不能采取有效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急性脊柱创伤在危重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分为骨骼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其治疗方法也需结合患者的病情而定[1]。本研究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脊柱创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1例。试验组男22例,女9例;年龄22~76岁,平均(56.74±10.63)岁;3例有脊柱手术史。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1~82岁,平均(58.12±11.03)岁;1例有脊柱手术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MRI和CT明确诊断[2],有手术指征。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首先行全身麻醉,之后在正中切口位置剥离椎旁肌,直至达到小关节外侧;撑开肌肉后植入钉棒,最后实施撑开复位治疗。

试验组实施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患者保持卧位,明确伤椎棘突位置后纵向实施手术。切开并处理皮肤和皮下组织,同时剥开腰背筋膜,确保棘突两侧紧紧贴附;充分暴露小关节突部和椎板两侧,定位进钉点的同时合理拧入椎弓根螺钉,实施复位治疗;植入椎弓根螺钉后实施减压处理,操作完成后进行排列操作,最后结合患者状况合理放置引流管,并明确放置时间。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中时间、住院时间、影像显示的椎管占位率和椎体高度、手术优良率。

疗效评价标准:优,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疼痛减轻明显,脊椎功能恢复,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良,患者术后症状和疼痛有所好转,脊椎功能恢复较好,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轻微影响;差,患者术后症状和疼痛未见任何改善,脊椎功能未见恢复,对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

试验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

2.2 两组术中时间、住院时间、影像显示的椎管占位率和椎体高度比较

试验组术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影像显示的椎管占位率和椎体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主因疼痛入院,查体时主要检查患者有无神经损伤和病理表现,并排除椎体高度丢失因素,对出现上述症状之一者均需进行手术治疗[3]。患者入院后,急诊医师依据病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X线片、CT、MRI为主。X线片的优点在于简单有效、经济实惠,适用于创伤较轻可以配合体位摄像的患者,可显示椎体高度丢失情况,其缺点是对骨折及椎管情况无法提供详细信息;CT诊断可以弥补X线片的不足,准确反映骨折缺损和移位情况、椎管压迫情况,但高清分辨椎管的侵蚀程度;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高于CT数倍,可清楚显示椎管的侵蚀程度,但价格较高。对于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诊断以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主,一种或多种影像学检查为辅,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4]。

表2 两组术中时间、住院时间、影像显示的椎管占位率和椎体高度比较(±s)

椎体高度(cm)试验组 31 116.66±5.88 7.24±2.68 4.82±2.10 5.22±1.13对照组 31 179.58±7.03 15.37±7.10 32.35±9.36 42.38±5.85 t 38.2245 5.9647 15.9789 34.7253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术中时间(min)住院时间(d)椎管占有率(%)

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传统手术为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但该术式破坏背部肌肉范围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有部分患者诉术后背部酸痛,劳动耐受力差,需长时间卧床休养。而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摒弃了传统手术切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损伤的关节突,以伤椎为中心, 剥离腰背处筋膜,暴露小关节突部和两侧椎板后,科学定位进钉点, 在X线C型臂下透视确保椎弓根钉准确固定,咬除椎板,探查神经根和脊髓,移位骨块进行复位。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等优点,还可相对保护脊柱的稳定性。陈聪等[5]对5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采用此手术治疗后发现伤椎椎体高度、椎管占有率、Cobb's角均优于对照组,脊柱稳定性高于对照组。

有研究表明,脊柱创伤患者实施CT、X线或MRI等影像学辅助临床诊断,之后开展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天数,同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贺勇[6]对5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7%,是对照组的1.63倍,手术时间约缩短34 min,住院天数约缩短7.6 d,疼痛评分约减少6.4分。

综上所述,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实施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获取显著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椎管优良率椎弓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