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产科术后产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2019-09-12 02:56赵倩虹
医疗装备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疗仪气压下肢

赵倩虹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江西南昌 330006)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可导致产妇下肢功能障碍、下肢疼痛肿胀,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引发肺栓塞,严重可导致产妇死亡[1]。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预防措施,可促进血液回流,改善产妇下肢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2]。本研究探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在产科术后产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产科手术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6.36±2.41)岁。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26.48±2.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术前确诊无静脉血栓;年龄≥20岁。排除标准:存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治疗禁忌证产妇;先天性心脏病产妇;严重器官功能衰竭产妇;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症用药、手工按摩双下肢、活动足关节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及护理干预。(1)术后8 h采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分有限公司,AVT-001)进行下肢气压治疗:抬起产妇双下肢,固定压力腿套,打开开关,压力控制在60~200 mmHg(1 mmHg=0.133 kPa),1 h/次,2次/d。(2)身体护理:加强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勤更换被褥,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鼓励产妇按摩下肢,并适当抬高下肢。(3)心理护理: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提醒产妇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性。

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 临床评价

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1)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通过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超声多普勒诊断,患者有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症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即可判定为下肢静脉血栓;(2)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3)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为0.828,采用百分制,≥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比较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1/100),低于对照组的11.00%(1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03)。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纤维蛋白原(g/L)对照组 100 212.36±25.48 34.38±1.26 12.91±0.56 4.72±0.64观察组 100 180.65±20.57 36.44±1.73 13.57±0.63 4.02±0.37 t 9.683 9.625 7.830 9.469 P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血小板计数(×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凝血酶原时间(s)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产科手术后,多种因素会导致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的高发期是术后 12~24 h,下肢静脉血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下肢静脉血栓指由于动脉病变,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阻碍血液回流,导致下肢功能障碍[3-4]。

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近年来临床中已不再使用人工按摩下肢方法,而采用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对产科手术后产妇使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血液滞留状态[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间歇性气压治疗仪结合护理干预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均匀充放气,通过气囊挤压对产妇双下肢(脚、小腿、膝盖、大腿)进行按摩,并循序加压,使血液从静脉血管排出再迅速充盈,增加血液流动及供给速度,促进肢体血液回流,改善下肢循环障碍,可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对产妇进行心理及身体护理,有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进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6]。

综上所述,间歇性气压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指标,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治疗仪气压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