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在田径立定三级跳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6 08:17王英武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8期
关键词:田径环节教学法

王英武

(安徽省六安市教研室,安徽 六安 237001)

体育教学的方法形式多样,根据体育的专业特点,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运用到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纠正错误法等。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同样,每个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和比较每个教学方法的特点,更好地实施教学。

1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科目的教学,体育教学中需要结合肢体和大脑,首先需要在大脑里形成对该运动的一个初步概念,对其方向、速度、时间、空间、运动形态和幅度在大脑里进行操练,再由肢体感觉变为操作和技能动作的整体知觉,最后用肢体整体地表现出来。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简单掌握、纠正提高、运用熟练。这一系列的教学中,由于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基础并不牢固,运动能力一般,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是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因为其易于理解和进行操作。

在田径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完整——分解——再完整。其他的教学方法都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的。例如,田径中三级跳远的教学,其动作连贯、发力迅速、上下肢充分协调。根据特点,如果教师完整地传授下去,学生虽然可以很快领悟其弹跳时的连贯性,却很难掌握动作的发力点,而分解教学择把动作分得比较细致,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发力点却忽略其动作的连贯性,所以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对其进行研究和比较非常重要。

2 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1 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概念

完整教学是指整个体育教学中,整套动作或单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不分段落和步骤,从头至尾完整地进行教学和练习。分解教学法是指把动作分为若干个技术单位,然后依次分别进行练习,最后把动作串在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分解法又分单纯分解法、渐进分解法、反复分解法。其具体的组成方式见图1。

图1 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模式图

2.2 完整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完整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通常会分为3个方面:完整练习技术动作、完整的动作讲解和完整示范技术动作。(1)完整练习田径技术动作是指就单个动作或简单的组合动作完整地进行练习。这个练习是可以直接运用到的,可强调重难点,甚至在完整田径动作的练习中将一个环节单独地学习和练习,或者在降低难度的基础上,改变练习的环境及条件的情况下完成。(2)完整的动作讲解是教师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清楚地说明技术动作的教学目标、田径动作的名称、田径动作的要领、田径动作的方法及规则和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田径动作的技能学习,并且掌握田径动作的技能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不同的特点,具体选择教师讲解的内容、讲解的方法以及讲解过程中的语速,从中还要抓住动作要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要能贴合学生所掌握的田径技能基础和肢体协调及运动能力,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3)完整田径动作的示范是由教师或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以田径标准动作为范例,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形象、要领的方法。完整田径技术动作示范是为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做铺垫的,在运用完整示范时,教师要事先明确目的,并结合田径教学的内容、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特点等客观条件,选择示范时采用的角度和方向。完整的田径动作示范是学生脑海里建立正确的动作记忆的重要信息来源,对学生之后对此田径动作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田径训练教学中,完整动作的示范和讲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功能,更好地领悟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印象,从而提高田径训练的教学成效。

2.3 分解教学法在田径教学的表现形式

分解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通常会分为2个方面:分解示范技术动作和分解练习技术动作。(1)分解示范田径动作是把完整的田径动作有条理地分成几个环节,各环节分别示范。根据田径训练动作的技术特点,采用合理的分解方式方法,所有的田径技术动作都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完成到位。所以,在田径教学的训练中,分解完整的田径动作可按照空间的部位和时间的先后相结合进行,将一个完整的田径动作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环节,并且划分田径动作技术的环节、部分、段落与作用,让其有规律地练习,不破坏动作的整体性。(2)田径动作分解练习主要包括改进和提升动作技术,修正动作错误或用于提升动作各个阶段的表现力等,进而加固学生对所学田径动作技术要领的理解,加强他们的发力点和对动作的掌控,增加协调性,规范田径动作的细节,从而达到提升动作标准和动作定型的目标。分解练习法主要起的是辅助练习的作用。

3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田径立定三级跳中的运用

3.1 完整教学法

在田径教学的技术教学中,掌握其完整的技术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立定三级跳中起跳节奏的培养、蹬地屈膝收腹的意识练习等。但学生在做这个动作的完整练习时,并不能一开始就把技术动作做得很正确。所以,教师需要在完整的技术教学阶段进行有目的地划分,提出整个动作需要学习的重点,改进和提升主要环节的技术动作,使整个立定三级跳的技术不断地趋近协调。对立定三级跳的关键环节或技术需要突出的重点,一开始可以分解练习,再进行完整的连贯练习。在完整的连贯练习中为了强调立定三级跳某个环节的动作,可以在不同的练习组次中强调这一环节的动作。其具体组合形式为:(1)立定三级跳技术=向上摆臂练习★+起跳腿起跳练习+后蹬腿蹬地练习+双腿屈膝收腹练习;(2)立定三级跳技术=向上摆臂练习+起跳腿起跳练习★+后蹬腿蹬地练习+双腿屈膝收腹练习;(3)立定三级跳技术=向上摆臂练习+起跳腿起跳练习+后蹬腿蹬地练习★+双腿屈膝收腹练习;(4)立定三级跳技术=向上摆臂练习+起跳腿起跳练习+后蹬腿蹬地练习+双腿屈膝收腹练习★(★为每次完整练习中所要强调的技术环节)。其实,在完整教学中,以立定三级跳为例,“完整”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一次性连贯地就把整套动作分为一个步骤教授给学生,也不可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整地做出整套动作,而是在完整的立定三级跳练习中,找出不同的重点和难点,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逐渐使其动作完整起来。

3.2 分解教学法

教师教授学生这个动作时,可先把立定三级跳的动作进行简单分解,并依次练习,在掌握第一个动作的前提下,再进行下一个环节,最后把动作进行串接。教学的过程应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立定三级跳远以双脚用力蹬地,使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后用有力的腿屈膝向前上方抬起,并积极落地;然后另一腿向前上方高抬,有利腿迅速蹬地跳起进行跨跳,接着跨跳腿积极踏跳,经腾空后双脚落入沙坑。在立定三级跳的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技术的难度分成若干环节,首先分析立定三级跳的动作要领:一跳、二跨、三落地。强调第一跳要求与立定跳远姿势相同,只是落地那刻单脚落地,第一跳许多人会以跨的形式出现,那是犯规的,需要注意,第二步为跨,需要很好地协调,促使第三跳最大限度地发力。可以把动作分解为向上摆臂练习+起跳腿起跳练习+后蹬腿蹬地练习+双腿屈膝收腹练习=立定三级跳技术。采用这种分解教学不难看出,每个环节虽然看似独立存在,可是上一个环节是下一个环节的前因,下一个环节又是上一个环节的延伸。它们并非孤立存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掌握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再继续下一环节的教学。掌握三级跳动作的动作要领和节奏,能确保动作技术的到位,这也是分解教学的实质。

3.3 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的结合运用

在体育教学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都不会单一地被拿来使用。在完整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包含着分解教学,同样的在分解教学的过程中,最后会趋向于完整的动作技术的练习。这2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是融会贯通的,并且是互补的。一般情况下,对于较为简单的体育技术动作,教师会采用完整教学法,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则会选择分解教学法。在使用完整教学法的时候,要在适宜的环节采用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节奏及方式方法,合理地突破体育动作技术的重难点。教学节奏由慢到快,教学难度从简到难,从而慢慢提高。在使用分解教学法的时候,是为了能够细化各个环节中的动作要点,从而达到最后连贯的技术。教师只有先划分合理的环节,注重整体衔接,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如果分解不恰当,反而会让动作技术难度加大,弄巧成拙,使整体的动作脱节,导致学生练习时找不到相应的节奏,技术动作整体脱节无法连接。在分解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有完整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对这个动作技术产生一个初步印象,从而完善整个体育技术动作的概念,正确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框架。

4 结 语

在体育田径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动作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在教学时,教师要兼备侧重面和侧重点;应从教学的场地、学生的数量、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能力等实际出发,不能单单从书本或者前辈们的经验中得出相应结论。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不但是一项技术的教学,更是因材施教的一门学科,更注重主观能动性,更需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应在一次又一次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创造出适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体育技术动作和运动要领,让完整教学法和分解教学融合运用。

猜你喜欢
田径环节教学法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计数:田径小能手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谚语趣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