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彩超检测的效果分析

2019-09-16 07:32盖显英杨丽娟聂天鸿通讯作者吴金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管腔硬化下肢

盖显英,杨丽娟,聂天鸿,2(通讯作者),吴金霞

(1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 201601)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 200092)

(3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超声科 上海 201601)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血糖异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若未有效控制,将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饮食方式欠佳及运动缺乏合理性,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3]。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可累及多个部位的大血管病变,是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4]。糖尿病极易诱发脑梗死。糖尿病可累及下肢动脉,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出现静息痛表现。外周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病变是T2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是此类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5-6]。因此,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及时检测下肢动脉病变,有利于及时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治疗。本文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完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脑结构影像检查、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诊断标准[2,7]。其中男性40例,女性48例,中位年龄68岁,平均年龄(49.35±35.23)岁。设立对照组,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66岁,平均年龄(48.75±23.43)岁。病例组及对照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对照组充分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GE公司的Voluson E8和百盛公司的Mylab Twice线阵探头,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探头频率范围为5.0~10.0MHz。将2~4mm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央处。受检者取仰卧位,对其腹股沟区、大腿近侧开始探查血管,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及远端动脉予以扫查,深度2~8cm。若肢体动脉出现阻塞,远端动脉出现血流速度降低时,应将彩色量程合理调低,防止管腔中血流信号消除。在检查过程中遵循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内膜光滑度、动脉内径、斑块回声、内膜厚度、管腔闭塞及狭窄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有两名以上主治医师对获取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病例组患者的血流速度频谱、统计内-中膜厚度(IMT)、管腔闭塞或狭窄情况、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评估管腔狭窄程度如下标准,0级:正常,保持通畅的血流情况;Ⅰ级:血管狭窄程度≤50%,未出现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Ⅱ级:血管狭窄程度51%~99%,出现显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Ⅲ级:管腔全部闭塞,未出现血流信号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例组的下肢动脉内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I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

表 两组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性较大,死亡率较高,血管并发症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5-6]。糖尿病患者存在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机体的血糖、血压和血脂异常;一氧化氮数值下降,导致血小板功能和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前列腺素生成减少合并血管收缩物质的增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8]。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糖尿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在我国糖尿病人群中,有20%~40%最终将发生脑血管病[9]。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往往血糖控制欠佳,进而出现多种血管并发症。机体长期处于病变状态,血浆及血管内细胞等难以正常进行代谢,进而出现下肢病变,若病变进行性加重,极有可能出现肢体残疾,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在基层医院普及率较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进行筛查,可评估患者下肢动脉血管情况、管腔情况、动脉内壁结构,明确有无下肢动脉病变;可利用CDFI评估血流充盈情况,并判断有无血流缺失、血流速度改变等,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损伤情况。本研究发现,病例组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厚度、狭窄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习文献,本研究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吴春山等的研究显示[9],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诊断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是否发生下肢动脉病变,通过观察其下肢动脉的IMT、血管形态、管腔闭塞或狭窄情况、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是否发生下肢动脉病变。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是切实可行的,可明确有无其血管、管腔闭塞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等情况,进而可准确评估是否出现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管腔硬化下肢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