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面部皮炎71例

2019-09-19 01:51常远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皮炎生长因子皮损

常远

面部皮炎是一种以红斑和丘疹为特征的面部皮肤疾病,在女性中发生率较高,一般伴有皮肤干燥,瘙痒感或灼热感。因其病因不确定,治疗难度大,病情易反复发作,治愈率较低[1]。该研究收集142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LED红黄光照射治疗和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以探讨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4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面部皮炎患者142例,均符合相关的面部皮炎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1)日光性皮炎患者;(2)治疗前2个月曾用激素类药物或光感性药物治疗者;(3)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有过敏史者;(4)治疗依从性差者;(5)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或恶性肿瘤者;(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观察组男9 例,女 62 例;年龄 17~46 岁,平均(27.4±8.5)岁;病程2 d至6年,平均(2.6±0.9)个月。对照组男10例,女 61 例;年龄 16~48 岁,平均(28.5±9.1)岁;病程 3 d至6年,平均(2.8±1.0)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符合科研的对照性原则。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烟酰胺片口服,150 mg/次,3次/d;并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公司,国药准字S20020112,20 g/支)外涂,2次/d。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案,同时在面膜敷面时面部以LED黄光(λ=590 nm,30 mw/cm2)照射 5 min,LED 红光(λ=630 nm,40 mw/cm2)照射5 min,照射结束后行面部冷喷20 min,1次/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所有药物及护肤品。

1.3 观察指标两组均治疗1 W。治疗后1 W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后60 d记录患者的复发率,对比两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3]根据皮损面积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面部分为左(右)额部、左(右)面颊、鼻部和下颌部6个分区。皮损面积评分:无皮损=0分、皮损面积为30%分区面积或以下者计1分,皮损面积在30%~60%分区面积者计2分,皮损面为60%分区面积及以上者计3分,各分区评分之和即为面积评分。根据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无皮损或几乎无皮损,即刚观察到红疹、丘疹计0分;轻度皮损,即淡红斑,丘疹略高起和浸润计1分;中度皮损,即中等程度红斑丘疹和浸润计2分,重度皮损,即有严重皮损,红斑、丘疹和浸润较重计3分。根据总评分改善情况评定疗效。无效:治疗后总评分下降不足20%;好转:治疗后总评分下降20%~60%,显效:治疗后总评分下降61%~90%,治愈:治疗后总评分下降90%以上。总显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数据分析用SAS 5.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情况[例(%)]

2.2 复发情况比较治疗完成60 d后,经随访,观察组、对照组治愈患者中分别复发4例、6例,复发率分别为 16.7%(4/24)、46.2%(6/13),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瘙痒、红肿和刺痛等不良反应,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3 讨论

面部皮炎是一类因变态反应、刺激反应等因素所致的面部皮肤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数研究认为,面部皮炎与化妆品、温热、光线刺激等因素相关[4,5]。目前,除了原因明确的接触性皮炎外,大多数病例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尽管有较好的疗效,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而被限制使用[6,7]。

LED光疗法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疗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效果[8]。LED红黄光因有光源强、纯度高、能量密度均匀的优势而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该疗法主要是利用生物组织对光能吸收变为热能和化学能,而引起光致分解、光致氧化、光致聚合等连锁化学反应[9]。LED黄光连续照射能减少皮肤黑色素生成,促进细胞生长,并分泌刺激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改善皮肤结构及功能,使皮肤更具弹性[10]。红光能刺激皮肤细胞增殖,促进皮肤组织释放生长因子、胶原沉积,并由抗菌、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色素生存,促进创伤愈合,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等作用。基础治疗中应用烟酰胺可通过影响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DNA修复,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等功能,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等具有积极作用[1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低分子多肽,在上皮组织分裂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上皮及黏膜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有研究指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外源性EGF与天然EGF的分子生物学活性剂功能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另外EGF与细胞表面的EGF受体的结合反应有饱和机制的负反馈作用,故不会造成靶细胞的过度增殖,因此没有致敏、致畸、致突变及致癌等负性作用[12]。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EGF治疗后可较快的减轻红斑、瘙痒等症状,治疗1周后有效率可达76.1%,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P<0.05),且没有出现瘙痒、红肿和刺痛等不良反应,可见,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EGF可作为面部皮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的一个选择。同时该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EGF治疗后随访期间复发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说明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EGF治疗面部皮炎可有效地降低远期复发率,其可能机制可能是LED红黄光通过调节局部的免疫反应,增加皮肤组织局部免疫能力,重组人EGF促进皮损组织修复,从而使炎症反应得以消除所致。

总之,LED红黄光照射联合重组人EGF治疗面部皮炎能较快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远期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皮炎生长因子皮损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