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留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现状与路径研究

2019-09-19 16:57哲黄菊李汇
西部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流动办学

哲黄菊 李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出国党员逐年增多,对出国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战。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留学生流动党员的现状,认为存在规范化管理有待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教育管理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加强留学生流动党员管理,应强化组织建设、抓实行前教育、加强出国学习期间管理、规范归国后的组织生活。

关键词:中外联合办学;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028-03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高校中外联合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出国学习人数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扩大教育开放提出了重要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1]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对出国(境)学习研究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在高校联合办学项目中,出国学生党员成为高校流动党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出国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建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对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高校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现状与路径进行研究。

一、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留学生流动党员的现状

(一)出国(出境)留学人数逐年递增

以南宁师范大学为例,目前该校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进行了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也与我国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际教育学院70%以上的学生都会分赴泰国、越南等地学习。目前,该校每年有200余名学生赴境外留学和交流。该校在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教育国际化提升工程,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开展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积极选送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根据该校中外(含港澳台)合作办学项目2017、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数和报到率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其中,该校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的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2016—2018年的实际招生录取人数增幅均超10%以上。随着学校对外合作的发展,出国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出国学生流动党员势必逐年递增。

(二)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特点

在党务管理实际工作中,联合办学项目中的出国学生党员多为二、三年级学生,入党时间相对较短,部分学生还处在考察期,党的政治理论素养、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都亟需进一步提高。出国学生党员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优异,民主意识较为强烈,价值观念倾向多元。出国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需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在与党组织联系、参与组织生活等方面较少顾及。同时,出国学生党员对其留学国家、地区接触到的新环境和新意识形态接受较快,也更容易受其影响。基于以上情况,对留学生流动党员开展规范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出国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取随机发放问卷方式在南宁师范大学出国留学学生党员中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7份,有效问卷占比为97.5%。被访者均为近三年有出国经历的学生党员,男女比例为3:7,涵盖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艺术类学生。从问卷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出国学习的学生党员人数呈增加的趋势,但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例如,仅有35.2%的学生在出国留学期间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27.8%的学生在国外积极进行政治理论学习,18.2%的学生在国外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可见,由于时差和距离上存在障碍,使得国内党支部对出国学生党员的组织管理不够及时,集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机会较少,党员之间缺乏交流,国内党组织未能及时和充分地了解出国学习的党员思想动态。目前,该校相关学院都针对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出台了措施,但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细则以及可借鉴的实践经验,缺乏上级党组织系统的指导,出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党务工作者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党员中,出国学生党员人数相对较少,所占比例较小,其地域分布虽相对集中但也聚散不定,每名党员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这部分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是較为繁琐复杂的。调查显示,有35.8%的出国学生流动党员认为,所在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需要加强,25.8%的出国学生流动党员认为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知识和钻研精神有待提高。新时期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对于高校党务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同时对在校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也让一些党务工作者产生畏难情绪[2],不利于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三)教育管理方式有待改进

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仍实行传统的在校党员传统管理方式,即出国学生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不变,由学生党支部委员负责联系。调查显示,仅有46.6%的出国学生流动党员反映所在党组织经常与其联系,超过31.8%的出国学生流动党员认为所在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太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党员联系人经常轮换或因学习、毕业、工作任务较为繁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能持续稳定开展,从而影响了党组织对出国学生党员思想动态的持续性了解,原有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发展需要。

三、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留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组织建设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认识中外联合办学模式下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对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在流动党员中成立党小组,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管理教育。可成立由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组员由党委委员、教师党员代表和各学生党支部支委担任,管理小组办公室设在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流动党员管理小组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学生出国学习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院与党员实际情况的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对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明确分工与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完善的党务工作者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工作汇报制度;及时了解工作期中的困难,使管理措施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确保出国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抓实行前教育

1.抓实学风建设

学生到国外留学一时难以适应新生活环境,对当地语言的听说读写运用能力有限,对留学国家的教学模式也不易适应,容易受到国外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学生出国前,学院应紧抓学风建设,专任教师及辅导员应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开展良好学风建设,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学习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抓实政治教育

一是在学生党员出国以及外出实习或工作前,管理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围绕党性宗旨、权利义务、组织纪律、意识形态、骨干作用等内容给学生党员上专题党课,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教育出国学生党员正确识别、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极端思想的腐蚀。二是党支部围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和学习,增强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自身利益,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流动党员积极主动联系党组织,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按时开展政治学习,使“三会一课”常态化,促使学生党员在外仍养成自觉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习惯。三是组织出国回校的优秀学生党员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出国前后的心得与体会,鼓励学生党员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帮助出国学生流动党员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记党员身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抓实行前培训

一是邀请国家安全、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学校外事部门等有关人员,针对学生出国相关事宜开展思想、安全、纪律等教育培训,讲解国家安全、出入境管理条例、意识形态、外事纪律等内容,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纪律意识。二是将学校制定的实习或学习工作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传达给学生,要求学生填写相关申请表,学生党员还需向学院党委履行请假手续并办理保留党籍手续,学院相关老师及时传达出国留学政策、出国手续办理要求及注意事项。三是开展涉外礼仪、中西文化比较专题讲座等,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在外学习任务和安全返回学校。

(三)加强出国管理

1.利用多媒体网络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基层党组织的现实工作需求。对于出国学生党员的管理,应该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的建立[3],通过流动党员QQ群、微信公众号、易班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互联网+”平台,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落实党组织与学生流动党员的联络制度,加强对学生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

2.体现人文关怀组织学习生活心理辅导

由于环境、文化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在留学初期沟通交流存在障碍,难以适应外国的生活和学习,易产生过度焦虑、自信心下降等问题。在学生出国留学期间,要求班主任及专业老师与学生保持联系,详细了解出国学生实际到校后的课程安排、住宿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帮助,降低学生心理上的不适。流动党员管理小组应及时了解出国学生流动党员的思想状况,加大对学生的支持与帮助,体现党组织的人文关怀,做好安抚工作,帮助其克服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做好其它出国学生的辅导工作。

3.建立双向联系,加强出国党员跟踪教育

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加强出国党员与党组织的互动交流,履行出国学生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出国学生党员要及时将国外电话、住址等通讯信息告知所在党支部,自觉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履行党员相关义务,及时缴纳党费,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动态、学习和工作生活情况,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遇到重大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汇报;流动党员管理小组将学校新闻、有关党建的信息通过电话、视频、邮件等方式传递给出国学生流动党员,通过网络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党支部将学生流动党员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汇总和梳理,及时向流动党员管理小组汇报,由流动党员管理小组商讨解决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规范归国组织生活

1.严格预备期考察与教育

流动党员管理小组要指定党员联系人与流动党员结对子,负责学生流动预备党员的调查工作。联系人需将其负责的流动党员在国外期间履职尽责情况形成记录,在其回国后,将这些情况一并纳入考核考评,并进行总结汇报[4]。对于处在预备期的流动党员,在其回校后及时开展谈话,深入分析学生党员在国外单位总体的表现促其开展自我评价,厘清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取向和趋势,提出对其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保证转正党员的质量[5]。

2.及时恢复党组织生活

流动党员管理小组应组织留学归来的党员开展思想汇报,归国党员要向党组织全面报告情况,党支部要对其进行民主评议,使其恢复党组织生活。

根据归国党员的情况,在坚持“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制定支部组织生活计划,提高主题党日活动的质量,积极开展实践、参观、志愿活动、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吸引归国党员积极参加,将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融入活动之中,通过活动促进党员的理论学习,帮助归国党员强化理论武装,积极引导其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争做优秀学生党员。

参考文献:

[1]李琼.高校出国留学生行前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

[2]譚金玲.高校对毕业生境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初探——以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为视角[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卢跃华.“互联网+”背景下出国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创新探析[J].新西部,2018(36).

[4]庞文娟.论新时期出国学生的党建工作[J].学理论,2015(5).

[5]汤力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高校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2(1).

[6]王琳,刘广月.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

[7]马娜娜,李宁.云南高校赴对象国留学生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机制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

[8]朱永华,眭国荣.利用网络有效加强海外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11).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流动办学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流动的光线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