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特设机构爽过之后都是血泪

2019-09-20 03:17曾勋
廉政瞭望 2019年8期
关键词:靖安教坊机构

曾勋

前 段时期的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出现了一个类似“唐朝CIA”的超级行政机构——靖安司,这也是主人公李必上班的单位。

在原著中,靠山为太子的靖安司最初是为了防止草原上的突厥狼卫危害长安而新设立的官署,掌握着整个长安的望楼岗哨,包含整个大唐的人员档案和数据,且可随时调动太子旗下的旅贲军。在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超级部门,能在天子脚下调动军队,岂不让皇帝一天到晚戰战兢兢?

不过,唐代与靖安司职能相似的部门倒是有,那就是负责京师警卫的南衙禁军。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介绍过唐朝长安的武侯铺:“凡城门坊角,有武侯铺,卫士分守。”那里驻守的便是南衙禁军,他们类似今天的巡警和消防大队,附加一些仪仗责任,跟神秘而权高位重的靖安司不可同日而语。

在历史上,类似靖安司的机构往往司职特务调查,而且只对生性多疑的皇帝负责。正如《琅琊榜》中的“悬镜司”,此机构不涉朝政党争,只查办隐秘大案,实乃为皇上私人服务的机构。这类特设的调查机构,在历史上还真不少。

过度集权的特务调查机构,走不远

康雍乾时期,清朝极权统治达到最高峰,但在这中间,有个人不高兴了。不高兴的原因,是因为树上的蝉。

当时的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还是皇子,他的府邸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周边和府内都种植着高大的树木。夏天的时候,胤禛睡午觉,繁茂枝叶中的鸣蝉不断聒噪,惹得他心神不宁。

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下去了,便命门客和家丁持着杆子,杆子的一头放置如蜘蛛网之类的黏性东西,四处捕蝉。久而久之,这些人逐渐形成了组织,平时除了负责捕蝉,还陪皇子钓鱼。

待到胤禛从“多罗贝勒”晋升为“和硕雍亲王”,开始打响争夺皇位战时,这些粘知了的人终于派上了大用场。竞争皇位需要掌握不少情报,比如哪个大臣支持自己,其他竞争的阿哥又有什么手段。于是,情报刺探就显得尤为重要。胤禛暗地里制定纲领,让这些人招募更多的江湖武功高手,让他们刺探情报,铲除异己。秘密特务机构“粘杆处”,由此而来。

胤禛登基后,“粘杆处”就光明正大地搞特务工作了,还有了雅观的名字——尚虞备用处,而且办公经费由内务府埋单。机构附带专制政治的压迫和恐怖,所以,外人都用他们使用的阴暗杀人利器“血滴子”代称。

当时的“粘杆处”总部设在雍和宫,是为“龙潜禁地”。由于和珅与这个特务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嘉庆皇帝诛杀和珅时,“粘杆处”终于被一锅端掉了。

本来是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的机构,最后却成了政权的眼中钉被废除,从汉代“绣衣使者”到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所有特务机构,莫不如此。长期以来,封建王朝没有找到分权的最好办法,不少皇帝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特设机构加强集权,虽一时爽,但长期来看却加深了政权的内部危机。

汉武帝的秘密警察“绣衣使者”最开始是为了整顿京师吏治和民风而组建的团体,他们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虽品级不高,大大小小的官员一看到这些人就打哆嗦。

著名的“巫蛊之祸”便是汉武帝密令“直指绣衣使者”江充干的。当时,汉武帝有些老糊涂,怀疑身边人诅咒他,江充领会了汉武帝的意图,大举追查巫蛊,栽赃陷害太子,太子斩杀江充后被迫造反。宫廷内斗乱套,民间鬼哭狼嚎,西汉的下坡路就此开始。

心血来潮,权力任性苦了社稷苍生

“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袁绍攻伐曹操时需要制造舆论优势,于是让“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拟了一篇火辣辣的檄文,其中指出,曹操为了充实军饷,干起了盗墓的勾当,先人尸骨散于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曹操在军中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盗墓官员,机构下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的官职,进行有组织的盗墓行为。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设置盗墓机构的并非曹操一家。据史料记载,关东诸侯联军逼近洛阳、孙坚攻至偃师的时候,董卓让吕布将所有的东汉帝后陵寝都盗掘一空。

乱世“流氓帝王”为所欲为,治世呢,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封建集权顶峰的明清时期,皇上心血来潮,各种新设、特设机构“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出出历史的悲喜剧。

电影《绣春刀》里面有这样情节:张震饰演的锦衣卫沈炼暗恋着教坊司的女子周妙彤,为了给她脱籍,沈炼利用锦衣卫身份,帮周妙彤全家脱罪。在明代,即使是达官贵人的千金,家族里有人犯罪,照样被逮到教坊司做官妓。

教坊司的前身是隋文帝所设的尚仪局,当时这个机构是一股清流,专门掌管音律和经史教学之类的事情。到了唐代,才有了教坊这个名字,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

到明代就变味了,进教坊司的女人一般是朝中犯错大臣的女性家属,进了教坊司无异于进了青楼。鲁迅在《病后杂谈之余》中谈到犯人的妻女发配教坊司的事情,心火上涌,直接开怼:“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和异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

清诗人龚定庵《京师乐籍说》说:“昔者唐、宋、明之既宅京也,于其京师及其通都大邑,必有乐籍,论世者多忽而不察……目挑心招,捭阖以为术焉,则可以钳塞天下之游士。”龚定庵是一个追求无菌状态的直男癌患者,他的意思是说,京师这些官妓,用色腐蚀读书人,耗费了他们的钱财和才华。

明朝作为一个会来事儿的朝代,此时的封建集权在制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实际上,教坊司的变味与妖魔化正体现了明朝专制统治的可怕。

朱元璋时期,通政司这样一个全新的机构诞生了——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俗称“银台”,跟宋代的通进银台司(后改承进司)颇相似,只不过前者更位高权重。

通政司位列九卿之一,排序在都察院之后、大理寺之前,承担起“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的重任。凡是这类跟皇帝挨得很近的机构,被奸臣利用起来,造成对国家社稷的破坏往往就很大。

当时有御史的奏章弹劾高官,通政司就可以给大佬们通风报信。嘉靖时期,内阁首辅严嵩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通政司作为自己的眼线,一旦有对自己不利的奏折,严嵩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情报。既然通政使有了这般强势的权力,自然也不止严嵩一个人想到此招,其内部的权力腐败,可想而知。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万历十三年(1585年)的一次朝会,时任掌通政司事工部尚书的倪光荐按照洪武朝制定的《礼仪定式》,本应站在都察院长官赵锦前面,然而强势的赵锦勃然大怒,说“我不能尾讴儿之后”,并拒绝入朝班站位。

倪光荐到皇帝面前去哭诉,结果神宗并未处置违反祖制、挑起争端的赵锦,反而给他加官兵部尚书,终于息事宁人。可见,这时的通政司早已江河日下,成为朝臣口中的“冗滥部门”。到清朝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和梁启超直指通政司就是一尸位素餐的典范,终遭裁撤。

猜你喜欢
靖安教坊机构
盛唐时期教坊音乐教育研究
唐代教坊综述
防治水土流失 建设秀美靖安
二十一世纪唐代教坊理论研究综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唐仗内教坊及中唐教坊合署问题考辩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考古拾遗 “一冢多棺”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