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办广播外语教学节目

2019-09-20 12:37程茂苏
声屏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函授入门广播电台

程茂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学外语的热潮在中国大地涌动。图书馆、外语角、外语辅导班……形形色色的学外语的方式让人们目不暇接。记得当时中央电视台开播了一套公共英语教学节目,学英语的年轻人见面就要收看节目的心得体会,甚至出现了一书难求的盛况,主讲老师郑佩蒂、陈忠美成了当红大明星。学外语是一种听觉艺术,广播在这方面比电视更具方便、灵活的优势,一些领风气之先的广播电台,不失时机地开办各种英语节目。

为了顺应各行各业人民群众对外语学习的迫切要求,1986年,我从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调到教学理论部,筹办英语节目。这时几个已经先开办英语节目的省级电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有不错的经济效益。我们与这些兄弟台频繁联系,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反复琢磨他们的录音带和书籍,经过试听,比较,大家一致同意选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套自己录制的《英语入门》广播教学节目。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在英语教学方面实力很强,他们专门成立了英语教学组,自己编教材,自己录制英语节目,有几套英语节目同时开播,社会反响非常好。《英语入门》就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最受欢迎的一套节目。为了把引进《英语入门》这套节目的事情办好,争取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一炮打响,我多次往返南昌和长沙两地。1987年3月24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开播了外语教学节目。尽管我们预料这套节目会很受欢迎,但受欢迎的程度还是远远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开播前,我们从出版社订了两万套《英语入门》,开始还担心能不能销出去,想不到我们仅仅在节目后面播了一则小广告,教学理论部办公室就热闹起来,有自己来办公室的,也有托电台的熟人了解咨询的,还有打电话到办公室的,有的外地的听众到办公室后见书还没有到,放下购书款留下姓名、地址请我们书到后务必第一时间邮寄的。两万套《英语入门》一到,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这时,买书的汇款单还源源不断地寄来,每天上百张。我只好挂长途电话到出版社,请火速增印。我们就把书放在门口的收发室,收发室门口立刻排起长队。因为有时一天要寄出几千套书,我们只有请邮局派出一辆邮车开进电台,把包好的书拉走。整个教学理论部都动员起来,光写信封的姓名、地址就写到手软。

《英语入门》开播一段时间后,大量的听众来信反映收听节目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有些地方听不懂,想请我们解答。为了满足这些听众的需要,我们与江西业余外语学院联合开办了《英语入门》广播函授,把广播的广泛性与函授的重点性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了广播英语教学的不足,很受听众的欢迎。一些农村青年听众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相关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纷纷来信表示感謝。

1987年6月我们又与湖南大学日语函授中心联合开办了《日语入门》广播函授讲座,第一次招生就达2000多人。由于我们管理有序,考试严格,学员进步很快,许多人成为单位的日语骨干,还有学员去日本进一步深造。

1988年我们自己编写了《初中英语辅导》上、中、下三册,请原江西大学、江西师范学院的知名教授来电台录制这套节目,播出后很受欢迎。以后,我们又编写了《美国英语口语》等教材,社会反响极好。

1989年,我们又与大连外语学院联合开办的《新英语教程》广播函授教学节目,招生人数有一万多人,达到了广播函授教学人数的顶峰。进入九十年代后,由于学外语的途径多元化,广播外语节目也逐渐低落,到现在,受收听率和经济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电台已经取消了外语节目。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毕竟经历了当年许多青年人疯狂学英语的年代,我们广播人能为这些好学青年助一臂之力,回想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心潮仍然澎拜,久久不能平静。(作者系高级编辑,江西广播电视台退休职工)

猜你喜欢
函授入门广播电台
注重细节,表现均衡的4K入门之选 Acer(宏碁)HE-4K15
自学
回忆《诗歌报》函授
探究微信平台在广播电台的应用
学习和自己的相处之道 独木舟的入门 CANOE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城市广播电台新闻宣传探讨
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
拒子入门
《电镀技术》及《电镀故障处理》函授培训班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