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参训心理浅析和解决方法初探

2019-09-23 03:25秦保国孙晓艳郭蕾
农民科技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秦保国 孙晓艳 郭蕾

一、新型职业农民参训心理状态主要类型

1、知识渴望型。新型职业农民学员的筛选,在学历、年龄、生产规模和职业道德上有具体的标准,因此学员素质相对较高。参训学员苦于长期坚守生产一线,平时少有精力、时间用于学习,平时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他们提供了学习机会,加之在教学中根据生产类别分类教学,做到教学与生产技术需求相结合,在心理上满足了大部分学员的求知欲望。渴求知识的学员能够按时参加课程,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和老师积极互动,下课后能够积极完成作业和进行实践操作,培育效果甚佳。

2、学习跟随型。这类职业农民学员,虽然有一定的学识和生产素养,但在平时生产实践中,缺少创新精神,常常是跟在“能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他们在生产中是这样,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缺乏主动性,课堂学习、交流、互动和实践操作积极性不够,求知的欲望没有第一类学员那么强烈,学习的效果也没有第一种好。

3、迷失目标型。这部分职业农民学员参加培育教学,并不真正清楚自己来参加培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改变自己的生产理念和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处于应付状态。有极少部分学员参加培育是为获得职业农民认定证书,认为有了这个证书,在以后的生产中容易获得国家和政策的扶持。这类学员在学习中收效甚微。

二、相关对策建议

1、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农广校在教学过程中奉为至尊法宝。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中,大部分实践经验很丰富,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难免在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在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方面加大对职业农民的知识传授,让他们学会经营管理的方法,更新陈旧的管理方式。在理论授课环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和学员多交流,了解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选择典型问题予以解答,鼓励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有经验的学员走上讲台现身说法,学员间互动交流,更能提升知识渴望型学员的学习欲望,将心留在课堂上。

渭南市华州区农广校在每期培育工作中都先后推出大学生返乡种植草莓、杨梅,永发红桃专业合作社王文亮、大棚红桃种植户陈险峰、辞公职专心务农的陕西果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安文博等职业农民典型,掀起学员学习榜样、超越自我的学习热潮。职业农民王文亮更是走上讲台,讲解自己创办合作社确立“合作社+果农+基地+市场”的运营模式。在合作社内部实行“四统一”的规范管理,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通过典型的讲解引导其他学员在生产管理中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农广校要善于运用激励的教学管理机制,对表现好的优秀学员及时收集典型学习案例,总结其学习经验,在全体学员中宣传其先进事迹,给其予以精神鼓励,带动全体学员掀起学习热潮。职业农民刘雪妮是草莓优秀种植户,在学员交流时,农广校推荐刘雪妮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她从整理土地讲到草莓的销售,各个生产环节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尤其讲到为提高种植技术,自费到北京学习草莓种植技术,种植效益很好。她讲道:“自己成为职业农民后,不能再在实践中自我摸索经验,这样会耽误我们好多时间。我利于闲暇时间在‘云上智农APP上就学到好多知识,对种植草莓的帮助很大。我们现代农民只有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自我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在生产中少走弯路,不断提高生产效益。”众学员听后纷纷表示要向身边的优秀学员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将典型经验结合实际贯穿于教学。大部分职业农民长期坚守自己的土地,很少出外考察开阔眼界,少有成功经验借鉴;在生产实际中缺乏资金和创新精神,经不起任何大的打击和折腾,小的失败就可能彻底击倒他们;创新精神不足,生产依照传统经验,因循守旧。在教学中应该将职业农民典型人物的成熟经验成果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分析总结后,再传授给他们,着重传授学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教学与农事季节结合起来,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提前讲授下一阶段的生产措施和技术相关基础知识,这样就能激发起跟随型心理学员的学习热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身潜力来学习,达到培育效果。

3、教师要强化交流、沟通技巧。教师和学员的角色关系是以培训内容和方式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关系是否愉快、和谐,学员是否喜欢和相信教师,直接关系到培育的效果。教师对目标迷失型学员循循善诱和增进交流,和他们做朋友,让其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纠正思想偏差,鼓励其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提高培育效果。

教师与学员的相互沟通,是双方心灵的沟通,消除陌生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正常交往关系。首先要以礼相待。每个人在与他人交谈时,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态度,或称心理定势。学员的心理定势影响着学员与教师的合作,教师就要主动冲破学员的心理定势使学员相信自己。要求教师要尊重对方,以礼相待,以信任交换信任,实现情感上的靠拢。其次,善于换位思考,从学员的角度解释问题。根据学员的不同心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按需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授课策略。第三,求新求异,引起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备好一节内容来应对万节课,要根据培训学员的不同需求多做准备,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知识需求,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第四,教师要善于运用学员喜欢的语言和语调,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心理。例如农民在平时交流中,习惯了方言俚语。在讲课时,老师在朴实平等、深入浅出,但又不失科学规范、实事求是的原则下,运用学员易于接受的语言讲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政策宣传和强化管理。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向学员宣传职业农民培育并不是获得认证证书才是最终目的,而是思想素质和生产理念转变才是根本。平时教学工作中,要加强考勤管理和教学秩序管理,对学员进行动态管理,实行淘汰制,将经常不遵守纪律和没有上进心的学员进行淘汰,重新选择新学员进行替换;在认证环节严把质量关,对培育质量不合格学员坚决不予认证,倒逼学员在培育过程中积极学习,学有成效,有助于培育工作健康开展。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学员学习《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渭南市华州区初级职业农民认定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广大学员深刻认识到取得职业农民证书,必须通过认真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这既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事业成就的认可。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对持证职业农民以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为标准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职业农民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员在培育中更能用心学习。华州区农广校与中国农业银行华州区支行协商,对持证职业农民进行产业贷款便捷办理,享受优惠,更是激发了广大学员积极学习,争取合格完成学业,顺利取得初级职业农民证书。

总之,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要精准把握学员的不同心态,因人施策,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渭南市华州区分校)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