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博物馆教育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合作新模式

2019-09-24 03:24孙绪静
今日财富 2019年25期
关键词:博物院艺术设计博物馆

孙绪静

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与博物馆在互相需求基础上打造多样化馆校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发展高校实践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馆校合作项目试图探索并开启博物馆教育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合作新模式

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教学博物馆”最早的实践者,该馆是北大和美国企业家、慈善家亚瑟·M·赛克勒博士合作建立的一个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从其功能上来讲,是我国现代博物馆的优良典范。“教学博物馆”的概念始于19世纪的美国,大学中设立教学博物馆,注重收藏品质并参与到本科基础教学中,以促进学术进步为目标。截止2011年,我国拥有普通高校2429所,现在高校博物馆200余家,比例约8.2%,与其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

以教学博物馆的特殊性和我国目前博物馆建立的综合条件来看,还不能满足所有高校都能拥有自己的博物館,博物馆优质资源依然是大型公立博物馆。高校中作为实践性质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学博物馆走向博物馆教学,唯有合作,关于合作,本人提出如下几点。

一、以“物”为依托的合作

博物馆,无论从字面还是哲理上,都是以“物”为中心,正如苏东海先生所说,“物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博物馆功能发生的根据,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

我校视觉传达专业与山西省博物馆在2015年11月首次携手搭建互动关系,开展“它是我的国宝,分享交流设计”,项目主要通过知识讲座、交流分享、设计实践等方式进行。以博物馆的“物”为依托,利用博物馆的优质软、硬件资源,将“教”定义为引导式互动,要求学生在自主设立参与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探索提问的方式获得与之对应的引导,通过这样的引导自主选择符合目标的有效资料,从而实现“学”的过程。

以“物”为依托的合作中,更大的受益者是学生。项目实施中博物馆专家充当了高校教师的角色,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讲解博物馆文物相关知识,很好的做到了学科交叉。同时在设计实践中注入文物内涵,作品不再空洞,有了质的提高。

二、参与具体项目类合作

作为肩负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突破传统合作模式,尝试打破单纯的灌输式的教学博物馆,大胆让高校学生参与博物馆的具体设计项目中,并从中获得实践经验。

2017年我校视觉传达专业与山西省博物院进行第二次合作,学生参与了面向小学生群体的知识“六博棋”棋盘设计。在项目中,通过博物馆专家细致的文物知识讲解,与博物馆设计人员共同完成设计任务。高校与博物馆双方受益,一方提升实践经验,一方获得新鲜血液,盘活博物馆社会资源。

参与具体项目的合作,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学生的设计落不到实处的问题,设计作品通过投入博物馆并与观众见面。项目后期总结中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整理项目合作中的不足和设计中的缺陷,为学生们在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实习性质的合作

我国具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博物馆基本上都隶属于文化部门,属于国家公益性质,在体制下的人力资源建设会有一定的受限。拿山西博物院为例,山西博物院的教育部承担博物院所有的教育工作,但是编制受限,设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将高校设计专业在校大学生以短期实习的性质参与博物馆工作中,不仅解决博物馆人力不足问题,同时在校设计专业大学生也得到很好的实践。2019年是山西省博物院建馆100周年大庆,博物馆设立了许多庆典活动与观众见面,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吸收我专业优秀在校学生参与设计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庆祝活动注入了新鲜有活力的设计思路。

高校与博物馆合作势在必行,对于未来的合作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合作模式,通过长期有效的合作形式让高校的实践

四、教学上升到新台阶

(一)将馆校合作纳入高校一些专业课程建设中,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保证每个在校大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项目。

(二)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和高校教师参与进来,为馆校合作出谋划策,多开发新的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博物馆、社会多方受益。

五、项目结束后集中人员进行有效评估,是保证馆校合作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措施

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高校与博物馆在互相需求基础上打造多样化馆校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发展高校实践教育的必然趋势。(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新闻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博物院艺术设计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博物馆
视觉
书封与现代艺术
露天博物馆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博物馆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