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2019-09-25 04:22陈利民燕珍杜金涛王冬良孙冬雪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权重指标

陈利民, 燕珍, 杜金涛, 王冬良, 孙冬雪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 物流学院, 珠海 519087)

0 引言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在我国很多高校中应用很普遍,首先必须肯定这种传统的评价机制为我国高校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促进教师个人发展方面的弊端暴露无疑。随着我国高校不断发展,对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逐渐开始在教师教学评价中探索构建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1]。这必然对高校的教学评价模式提出了变革的需求。因此,在高校的教学评价中我们更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克服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在激励教师可持续发展中的动力不足,积极推广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2]。

教师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全面、客观、公正判断的过程,也应该让教师明确教学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努力的方向,以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教师教学评价的理论、评价模式、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较少。因此,改革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构建发展性高校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教师评价理论在实践中的探索,更是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同时促进高校教师人个能力发展,最终达到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

1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教师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为理念的教师教学综合评价过程。它是既关注过去也关注未来的一种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不局限于教师过去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教师过去在教学工作中的情况,明确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它是一种多渠道的教师双向评价过程,建立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严谨认真、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4-5]。

发展性教师评价不仅关注教师工作中的当前表现,更加侧重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方向上不仅要关注过去和现在,更着眼于未来。在评价过程中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6],教师的自主意识可以得到释放,创新精神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发展性教师评价非常重视收集采纳不同渠道交流信息,鼓励领导与教师、同行之间、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评价。教师长远发展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宗旨,通过科学分析不同渠道获得的评价信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工作秉着实是求是、着眼未来的原则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协调、可持续发展[7]。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也要与时俱进[8],我们不能忽视我国高校在教师评价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反思奖惩性教师评价,并推行了发展性教师评价。这正好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提供了思想和思路。最近几年我国有不少学者基于发展性评价探索重新构建我国高校的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但在实践中鲜有成果。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不是传统日常教学管理中可以敷衍了事的任务,而应将教师评价视作一种自主持续改进的系统过程,目的是要着眼于未来促进教师个体的长远发展[9]。

2 确定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众多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学校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以实际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运用行之有效的测量手段获得各种评价数据,然后依据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发展的改革需要,初步建立了发展性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发展性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结构

3 确定高校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标体系中的每项评价指标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并根据所占比例的大小进行量化。按统计学原理,将各个指标权重之和视为1(即100%),其中每个指标的权重数值为0-1之间的小数。各项指标在评价目标中的重要性就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来。

(1) 确定评价主体权重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学校督导组、教师自己、授课对象,3个评价主体的权重确定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体权重矩阵

根据几何平均法计算得这3个评价主体的权重如下。

为了检验各指标重要度之间的协调性,需要对以上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CR值。

(2) 确定指标权重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各级指标权重系数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基于发展性评价构建了高校教学评价体系。运用分数筛选法筛选出一些得分较高的指标,并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基本素质、教学评价、发展评价。通过数据分析,表示本研究中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内部一致性。

(2)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三个评价主体的重要性。督导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授课对象评价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所占权重分别为54%、16%和30%,其判断矩阵通过一次性检验。说明通过督导组适时地、客观地对教师教学作出评价,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明确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向,可促进教师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评价层面的重要性。基本素质、教学评价、发展评价三个层面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分别为15%、35%、50%。以该三个层面形成的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评价体系只重结果忽略过程、只重眼前教学忽视教师长远发展的弊端。贯彻了发展性的评价观念,更重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升。

在我国高校由量向质的转变过程中,学校对教学管理评价手段的改革,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都是刻不容缓的工作。由于教学评价涉及的相关因素十分复杂,随着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价势必产生更新、更高的要求,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体的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案和实施还须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要与高校自身的发展阶段和规划相匹配。

4 总结

影响教学评价结果的因素错综复杂,虽然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主体始终是学生,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于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提升,而发展性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促进教师自身的能力发展。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引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克服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发展性评价与其他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就能推动高校教学评价工作的展开,促进教师将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目标有机统一,从而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权重指标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权重常思“浮名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