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心绞痛合并严重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2019-09-25 07:52江柳燕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系统性心绞痛障碍

江柳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福州,350001)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病痛,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集中表现在睡眠质量方面,并因此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抑郁[1]。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人性化的特点,在疾病引发的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护理中,效果明显[2-3]。本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严重焦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1.02±2.37)岁;冠心病病程2~15年,平均病程(5.46±1.23)年。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61.10±2.42)岁;冠心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51±1.30)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给予相应的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睡眠干预、饮食指导等。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还针对患者存在的睡眠障碍问题,实施系统性的睡眠护理干预:1)成立若干个睡眠护理小组,由医师、主管护师、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构成;由各组组长分配各小组成员的工作,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2)评估患者的病情,分析患者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制定睡眠质量档案,详细记录下各患者的睡眠情况;3)以患者的睡眠障碍评估为依据,进行病房的安排;4)重视改善病房环境,通过环境的调整来改善患者的情绪;5)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十分必要,护理人员应降低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同时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认识偏差,减少因不良认识引发的负性心理。

1.3 观察指标 评价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和睡眠情况:1)采用焦虑自评量[4](SAS)表评价焦虑症状。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AS评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5](SDS)评价抑郁症状。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DS评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6](PSQI)评价睡眠障碍,选取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等指标,评分越高表示睡眠障碍越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0.05

2.2 2组患者PSQI指标评分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疾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如焦虑、抑郁等,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伴有心理焦虑、抑郁并不少见,心绞痛合并心理焦虑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降低生活和工作质量[7]。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重要性不言而喻。

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系统性,通过规范的、系统的护理干预方式和手段,给予疾病患者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此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针对心绞痛合并严重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将重点放在睡眠上,以构建小组的形式展开护理干预,让睡眠护理干预更加的系统和规范,而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提升睡眠护理的准确性,真正满足患者的实际需要,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8]。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对患者不良心理和睡眠障碍的改善均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心绞痛合并严重抑郁的护理干预中,实施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心理和睡眠障碍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表2 2组患者PSQI指标评分的比较分)

注: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0.05

猜你喜欢
系统性心绞痛障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