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

2019-09-27 23:08刘盼霞
好日子(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刘盼霞

【摘 要】目前小学阶段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期,小学语文的教学承载着推广传统文化的使命,这也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合。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应比较稳定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滲透,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并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民族精神,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其次,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程度是有限的,统传文化中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如多彩的文化民俗节日,这些都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更清楚地认识世界,拓宽自己的视野。再次,在语文课堂上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典故,学生听完老师讲解后,能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就是要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和人生智慧。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就是传统文化,只有牢牢把握住这个“根”,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生古诗时,先让学生阅读李白、苏轼、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并且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亲身体会到了诗人所生活的年代,并感受到诗句中每位诗人的爱国热情。所以,传统文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极深,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过于重视语文基本知识点的传输,忽略了传统文化教育[1]。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关心小学生是否对语文的基础知识点有所掌握,忽视掉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这一大问题,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教育难以真正融合的一大原因。小学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人文性这一特点,但是目前教师只注重其工具性的特点,小学生只能在语文课堂上收获知识点,但感知不到语文之美,更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底蕴。甚至在语文课本中出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时,也会因为考试用不上而被忽略掉,或者简单地讲解一下,严重导致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止步不前。

2小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高

小学语文课堂是散发传统文化之美的平台,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就是传统文化的散播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仅仅是在备课上面下功夫,很少有老师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将其融入课堂,渗透给小学生。还有一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但是没有实际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甚至有些教师对历史名人等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没有办法传授给学生。所以,在呼吁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现在大多的语文教师就是在应试的环境下走向教师岗位的,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或许是欠缺的状态,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策略

1适当的把传统文化教育引入到语文课堂

为了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 在保障教学任务能够完成的前提下,要着重强化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和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者,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基础的语文教材,将课本上的经典古诗词和优秀文章要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令学生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领悟到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汉乐府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学会了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来学习;从李白的《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体会到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从苏轼《题西林壁》中,感受到庐山雄伟的自然景观;从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体会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辛苦而心生怜爱和敬重。 可见,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都是值得好好学习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注重传统优秀文化在课堂上的比重,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内容中来,将教学目的与传统文化培养合理、科学地进行搭配,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创立鲜活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经漫长的时间沉淀下来的,很多诗句都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奥感,一方面,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限制;另一方面,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阅历毕竟不足,所以难免有一些传统文化内涵不易被他们理解吸收。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教师们在古诗文化教学中,要注重创建形象的教学情境,把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内涵用具体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的明白和理解了。 例如,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中,表达了作者饱含的悲凉。 既悲叹国运,又悲叹自身,把对家国之爱、艰危困厄的形势渲染得淋漓尽致。 但在末尾却由悲而壮,迸发出舍身救国慷慨之情。 学生如果单在字面意义上,是无法理解诗人的感受的,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营塑造成作者的形象,从诗人报国无门的角度,给学生们进行讲解,相信学生们会对古人传统文化情怀理解得更加透彻。

3组织开展课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想要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要走出校园、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在生活中就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共鸣,也更能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组织并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师组织开展“古诗词大会”“中华古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并借鉴同类节目《朗读者》的形式,选取一个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阅读活动,这样既实现了文本的升华,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