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物流活性化方案研究

2019-10-08 05:15杨晓鹏
商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绿色物流

杨晓鹏

[摘 要] 绿色物流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我国政府和企业还尚未认识到发展绿色物流的紧迫性。由于这种认识的不足,对绿色物流的发展产生制约。目前我国绿色物流所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针对这些问题,通过PESTEL分析,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绿色物流问题的措施,并为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物流;PESTEL分析;活性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F4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9-0067-03

Abstract: Green logistics is a new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Due to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logistic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have not yet realized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green log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restricted because of this lack of understand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or China's green logistic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rough PESTE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Key words: green logistics, PESTEL analysis, activation strategy

隨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兼容主张在20世纪后期创造了“绿色浪潮”。许多发达国家于1980年以后开始绿色物流的发展,而日本和韩国也在2000年初开始发展绿色物流,而我国的绿色物流是在2010年以后才开始兴起的。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在加入WTO后,要想在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中抢占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优势,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这就是当今低碳经济社会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结合现代的物流理念,推动中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其结果,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19.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2016年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变的价格来计算较上年增长了6.1%。可以看得出,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明朗,物流产业的运行总体上比较稳定。这反映出,对物流产业的需求增长速度趋于稳定,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5年社会物流总收入为1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016年社会物流总收入为1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也导致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绿色物流政策的PESTEL分析,探索在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物流政策的发展。

一、我国绿色物流市场现状

随着经济、技术、管理水平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影响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因特网和电子商务正逐渐崭露头角。绿色物流成为了21世纪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和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产业结构调整和强化国家经济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从2010年开始到2016年为止,我国社会的物流总额每年都会持续增加,增长速度也在逐渐减少。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7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加了6.1%,增速增加了0.3%。从总体上看,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物流需求结构持续改善。

二、我国绿色物流政策的PESTEL分析

Francis J.Aguilar在1967年《关于商业环境的扫描》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主张说:“ETPS是由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y)、政治(Political)、社会(Social)等四种外部因素构成”。此后,经过20年的时间,ETPS的概念经过改良后,经过各种因素的追加,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排列顺序。本研究中的PESTEL分析包括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因素(Technology)、环境因素(Envirological)、法律因素(Legal)6种要素。

(一)政治因素

2009年在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产业的调整及振兴计划》中,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支持节省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主张绿色物流的发展。2012年在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节约能源,实施绿色交通。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提出了将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产业作为未来物流产业发展的七大任务之一,并要求调整物流产业构造,改善经济竞争力,积极促进经济竞争力的建设。在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高环境管理的强度、促进绿色发展,并通过汽车燃料五大标准的全面普及,对黄色标识汽车和旧车380万辆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对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实施预防等政策。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经济质量的需要。

(二)经济因素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了229.7万亿元人民币,社会物流费用达到了11.1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4.9%。在国际上,一般用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比重越低,该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就越高。从2016年的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的经济虽然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物流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因此,要把发展绿色物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绿色物流是现阶段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

(三)社会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目前,工业生产等一系列的经济灾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很大。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的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绿色消费等一系列绿色活动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人类必须通过各自的行为来减少人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技术因素

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Inderstry4.0”和“互联网+联的时代,顾客的需求逐渐趋向个性化。因此,商品的革新周期在不断加快,对支撑生产的物流IT系统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在逐渐依靠新的信息技术,物流和生态环境相互交融的时期即将到来。由于运输领域没有统一的运输网,而且无法共享储藏运输设施,因此很多物流企業都存在满载而去、空车而回的情况。因此,要融合GPS或GIS等通讯技术,构建通信网(ITS),从而带动物流配送的发展。

(五)环境因素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环境良好,积极主动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构筑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首先,要把物流资源融合在一起,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相连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的物流成本。在“第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提高环境管理的强度和力度,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我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计划纲要旨在提高国民经济发展中物流产业的地位,并将发展物流产业视为国家战略。另外,绿色物流的概念在国家正式成立的文件中也有所提及,顺应时代需求的绿色物流的发展受到了重视。

(六)法律因素

我国没有制定专门的与绿色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绿色物流相关法律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等法律法规上。在我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预防法》《环境污染防治预防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废车辆回收管理法》《废电气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通过保护环境和资源回收来规范和发展绿色物流产业。

三、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活性化方案

(一)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物流政策不完善。在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仍未受到包括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广泛认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对绿色物流的引导作用并不大。政府虽然制定了关于绿色物流的发展政策,但大部分政策都是针对物流产业的一个阶段而进行的,对绿色物流缺少整体和明确的定义。虽然许多地方政府把物流发展视为新兴产业,但只有少数政府准确地提到了绿色物流,而且大多数都处于物流发展的传统阶段。第二,缺少评价绿色物流的标准和方法。虽然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当中,都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绿色物流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因此政府不能颁布有关统一绿色物流评价的标准和方式。第三,注重利益。很多企业认为,要把经济利益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而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境保护观念,绿色物流的发展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环境保护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企业。

2.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物流技术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例如,物流装备的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的兼用性和设施的规格没有进行统一,这就对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造成了影响,而且对运送手段的装载比率及仓库储存空间的利用率也产生了影响。现阶段,仓库规模小,设施差,没有综合性的物流基地,缺少物流中心和货物运输中心。虽然近年来,物流的信息化技术越来越高,但要想达到绿色物流的标准,还需进一步的发展。

3.专业化物流技术人才短缺。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学虽然开设了有关物流的专业,但大部分都是以管理理论为主,只有小部分大学开设了物流工学专业。大多数学生只知道理论,而缺乏实践的能力。与传统物流相比,绿色物流更是高水平的物流发展体系,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这就决定了绿色物流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学习有关传统物流的知识,还要学习绿色物流的专业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我国现有的教育机构还不能达到那样的标准和水平,因此在培养绿色物流人才方面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学里所培养的物流专业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专业化物流人才的短缺,阻碍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活性化方案

1.政府方面。绿色物流要想顺利发展,首先要解决在物流活动中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在我国有许多与物流有关的政府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政府要想在物流活动中实现统一的管理,首先要认识到各级政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制定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促使全国物流企业实行和发展绿色物流。为了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应该利用一定的资源,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利用环保物流设施和运输设施,为负责废物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

2.企业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绿色运输战略、绿色包装战略、绿色流通加工等战略来发展绿色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共同配送或复合运输方式、第三方物流方式来实现绿色运输战略。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共同配送可以解决货物流量低、效率低和使用的车辆多的问题。共同配送可以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合理的使用效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空间布局模式的影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浅析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宁镇扬绿色物流业发展及对策
河北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产品流通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外部制度环境对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意义
低碳物流与绿色、逆向、循环物流之对比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