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概念分析

2019-10-09 13:26刘琪李春玉金锦珍刘晨红李伊傲
医学与社会 2019年9期
关键词:赋权慢性病概念

刘琪 李春玉 金锦珍 刘晨红 李伊傲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延吉,133000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控制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健康赋权(Health empowerment)。目前慢性病健康赋权已成为欧美国家慢病管理的核心策略,并在医疗护理中广泛应用[2-3]。但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概念界定不清、缺乏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本文借助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对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分析,为深层次理解慢性病健康赋权、多方位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文献分析方法

根据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在选定概念及相关表达式后进行系统文献检索;确定该概念的应用领域和相近概念;归纳概念属性后分析先决条件与后果,为概念发展提出建议。该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可提高选定文献的代表性,分析随时间推移概念的发展变化[4]。

1.2 文献检索

对Web of science-SCI、Wiley、PubMed、知网及万方等数据库,通过检索关键词“慢性病”(Chronic diseases)、“健康赋权”(Health empowerment)精确匹配,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中文检索关键词为 “授权”、“赋权”、“赋能”、“增能”等,检索词扩大为“健康授权”、“健康赋权”、“健康赋能”、“健康增能”进一步检索。本文检索到4153条引文,较多为慢性病健康赋权现状水平、变量相关及部分干预性研究,提及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文献较多,但直接研究其属性内涵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献纳入标准以慢性病健康赋权为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慢性病健康赋权概念属性、先决条件、影响因素、结局及测评的文献。阅读后保留42篇,其中英文30篇,中文8篇,2篇博士学位论文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符合Rodgers概念分析文献数要求。

2 概念分析

2.1 慢性病健康赋权概念的起源

赋权源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自助、自立的概念。1978年WHO《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赋权后受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的关注,2001年英国将其作为慢性病患者卫生保健服务标准[2]。此后,慢性病健康赋权被应用到慢性病人群的研究。

2.2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属性

综合不同时期健康赋权理论和不同领域对慢性病健康赋权的界定,慢性病健康赋权有以下5个属性:

2.2.1 控制疾病的目标与责任。慢性病健康赋权鼓励患者将慢性病管理的最终目标由治愈疾病转为控制疾病,接纳自我带病状态并自理自立从而达到内在健康。患者在照顾家人和心系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实现内在的健康目标[5-6]。

2.2.2 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慢性病健康赋权强调患者在具备健康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掌控疾病、改变环境的能力[7],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去获得健康知识、激发个人能力。也有学者将慢性病健康赋权看做是连接健康知识与个人能力的桥梁[8]。

2.2.3 自主参与健康决策的过程。早期研究将慢性病健康赋权理解为改善疾病的健康结局而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合作护患关系[9]。结合罗杰斯整体人学说和纽曼健康意识拓展论的观点,慢性病健康赋权是患者自主参与到健康决策制定的过程[10]。

2.2.4 提升自我效能的结果。慢性病健康赋权不仅是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过程,也是患者通过上述过程达到提升自我效能的结果[11]。

2.2.5 赋权他人的意愿。慢性病健康赋权强调在提升个人健康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病友之间的互动作用,患者通过赋权过程提升知识与能力,与同伴分享疾病管理经验[12-13]。

2.3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先决条件和影响因素

自主的选择、适应不良行为和解决问题的动机是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先决条件。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知控制等)和外在因素(医疗报销比例、居住地、护患关系信任度、健康决策参与度等)[14]。也有学者将其分为个人因素(如健康素养)和社会因素(如社会支持)[15]。Cattaneo认为社会环境影响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整个过程[11]。因此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干预可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出发,将重点放在患者的社会环境。

2.4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结果与意义

慢性病健康赋权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提升自我决策能力、促进健康行为,感到有希望、被鼓励及有方向感,能主动寻求健康资源。慢性病健康赋权使患者知足常乐并在疾病和衰老中寻求快乐的人生意义[6]。

Fotoukian将慢性病健康赋权定义为患者积极开发和利用知识与能力、培养信心、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满足、提升自我意识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控制疾病、管理生活和促进健康的过程[16]。我国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概念不尽相同,杨阳等提出慢性病健康赋权是患者在内在责任感和外在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下,积极掌握知识和技能,逐渐管理自我和赋权他人,重建自我的过程[17]。也有认为现代慢性病健康赋权更加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自身赋权过程和结果[18]。国内的定义更强调病友间的支持交流互动以及亲情的作用(图1)。

2.5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同、近义词

健康赋权的同、近义词有健康授权和健康赋能。健康赋权与健康授权相近,但授权和赋权含义不同,授权指授予被授权者应有的权力去完成某项工作,赋权则指赋予被赋权者权力的同时赋予其责任,激发其内在潜能实现目标,健康赋权是成功的健康授权[19]。健康赋权与健康赋能相近,但赋权是过程,赋能则是一种和健康相关的心理社会结果,被赋权者在被赋予权利之后是能力增加[20]。有效的慢病管理应是在赋予患者权利后不断激发其健康责任,使其利用知识提高能力,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健康赋权更符合现在慢性病管理要求。

图1 慢性病健康赋权概念框架

2.6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测评指标

现有的慢性病健康赋权测评主要针对单一慢性病和特定人群,如糖尿病健康赋权量表(DES)测量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自我效能、参与决策、压力管理、情绪调整、自我激发、社会支持、解决问题的水平[21]。老年人健康赋权量表(EHES)是在DES基础上修订而成,旨在测量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赋权水平,与其他工具同用可反映老年慢性病赋权水平[22]。患者健康赋权量表(CES),将住院的慢性病患者视为整体,测评其控制疾病的信心、护患关系、社会支持、患者权利认知水平、对疾病的控制感和同伴支持水平[23]。慢性病患者赋权量表(LTCES),测量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自我认知、知识获取、参与决策与赋权他人的能力[24]。上述量表结构严谨、涵盖面广,国外大样本应用有良好的信、效度,但国内尚未广泛使用。

2.7 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实证分析

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积极倾听、获取健康知识及形成健康行为是慢性病健康赋权的过程。Bridgers增加“赋权病友”,并在实践中应用。如应用于心脏康复高级执业护士对冠脉移植术后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评估,提出家庭锻炼计划及个性化指导(患者积极倾听),护士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护士积极倾听)。复诊时护士再次了解其家庭锻炼计划实施情况(积极倾听与传授个性化健康知识)。患者应用所学疾病相关知识完成康复计划并与护士沟通。患者在12周内完成了健康目标,做出自我健康决策并与病友分享疾病管理知识[25]。

3 小结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指出慢性病管理应注重患者自我管理和参与决策,而慢性病健康赋权恰好符合这一策略性框架。不同区域、国家及文化的差异使得目前学界对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定义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厘清慢性病健康赋权的概念内涵至关重要。通过借助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分析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先决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测评指标并对近义词辨析和实证分析,了解其具有控制疾病的目标与责任;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自主参与健康决策的过程;提升自我效能的结果和赋权他人的意愿。目前对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内涵缺乏深入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深层次多方位探究慢性病健康赋权的内涵,从患者的真实感受出发,使慢病管理能够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赋予其参与疾病治疗决策的权利。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注意规避因赋权不当产生的风险。

猜你喜欢
赋权慢性病概念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幾樣概念店
试论新媒体赋权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