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协同创新

2019-10-09 00:00谢正发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谢正发

摘    要: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旨在提高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发展。长江师范学院根据国家和重庆市两级“2011 计划”总体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任务为牵引,牵头成立“重庆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紧扣“守望武陵,振导山区”主题,通过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资源配置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中心    学科交叉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实施“2011计划”以来,国家和省市层面共认定的面向区域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不断涌现,使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相关研究表明,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中,区域创新合力、共同应对区域产业需求的良好机制、氛围和文化远未形成[1]。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且推进区域协同创新的成效并不突出[2]。有的学者认为,需求是与协同创新相关的重要变量,60%以上的重要创新受需求拉动而产生[3]。协同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实现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的关键[4]。培养目标才是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5]。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着重考查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概述

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由长江师范学院牵头,2013年8月中心经重庆市教委评审认定为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8月进入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中心由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科技研发部和成果推广部组成,坚持以“守望武陵,振导山区”为宗旨,依托3个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10余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涵盖教育学、民族学、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重点学科,紧密围绕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利用、教育资源均衡与供给”四大问题而展开协同攻关和专题研究,是推进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导向的区域发展型协同创新体,目标是建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示范中心。

二、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中心以培养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协作等途径,改革和建立适应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机制体制。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在农业科技、基础教育、食品科学、工商管理等学科方面,既发挥学校的专业学科优势,又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以“互联网+”教育、校企合作、新工科建设等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签署培养协议,聘任企业管理人才、技术骨干来校授课,联合培养订单式人才,直接面向行业企业和基层农业经济岗位培养输送人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就业向武陵山片区倾斜,年均输送1000人以上,在职培训和技能培训1000人以上。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所积聚的优质资源,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和基层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源源不断输送了人才,最终实现了本地区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资源自我生成的长效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一)推行导师制

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大力推行“双导师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具备条件的化学化工、生物科学、旅游管理、农村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等专业,在为每名学生配备校内学业指导老师的同时,配备校外实践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在社会实践、职业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支持,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充分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涪陵手工榨菜、涪陵御锣、龙潭八牌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来校开设讲坛,或者聘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验和课外时间活动,把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应用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扩大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渠道。

(二)探索教研一体制

中心协同地方高校、政府和企业在服务重庆武陵山片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推动我校教育学、民族学、化学、园艺学、应用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個一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并助力教育、艺术、金融、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园艺、材料工程等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立项建设。逐步形成以教育学为龙头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以民族学、应用经济学为龙头的艺术与文化创意、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科专业群;以化学、园艺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龙头的生物农业与环境工程、信息科学与装备技术学科专业群。学科群之间交叉融合发展,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接,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对接。

(三)试点项目制教学

协同中心鼓励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协同中心的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奖励。中心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等途径,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把部分研究内容转化为探索性、创新性实验项目,走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四、构建新型资源配置体系

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校内、校外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全面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新型资源配置体系。

(一)需求项目共酿

中心先后与涪陵、丰都、石柱、武隆、黔江、秀山等区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实施绿色产业培育专项行动计划、环境保护与治理合作计划、教师教育校地合作和区域文化品牌打造计划。长江师范学院和签约的各个区县的科技人才,围绕项目需求,根据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成员的学科特点和研究专长,组建研究团队,联合攻关,实现科技人才的共享。

(二)研发平台共享

中心积极融入牵头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整合校内外科技研发平台。在校内,中心整合了长江师范学院3个部级共建基地,2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余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培育工程技术中心和科研平台。此外,中心还先后与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兄弟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团队,并联合开展课题攻关。先后与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建峰化工集团、辣妹子集团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建创新机构、研究中心、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三)基础设备共享

学校拨划了相对固定的办公和科研场所,并购置了相应的设备,办公环境优良。协同创新中心可根据需要共享使用学校现有办公和科研设备资源,新购设备统筹纳入学校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可根据需要共享使用学校相应的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各平台创建的数据库建立的科研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做好了著作、研究报告、论文等学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实现了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方面的共享。

(四)开放基金共享

中心为鼓励科研协作,推动武陵山片区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设立了开放委托基金,本着“公开竞争、择优立项、铸造精品、打造团队”的宗旨,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委托、自由申报和培育项目等方式面向校内及武陵山片区片区高校开放。协同创新中心连续5年对外发布多批次重大委托项目,累计投入项目经费100余万元。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和方向设立科研项目,开展联合攻关,积极为武陵山片区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方,何秀.高校面向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困境与突破[J].高校教育管理,2009(1):65-71.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3]武艳君.高校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的特征[J].学术交流,2015(3):164-167.

[4]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5]林琳,李茂全.協同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基于健康养老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5(4):36-3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