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2019-10-09 00:00李易轩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

李易轩

摘    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高校院系调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充分适应当时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在当时情形之下着重的短期效果有其不得不为的历史逻辑,应在今昔对照中正确地评价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在短期效果与长远效应的平衡中从容前行。

关键词: 高校    院系调整    评价与反思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深受欧美教育体制模式的影响,于晚清之际艰难起步,经多年摸索经营,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当旧体制大学遇到新中国,办学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导向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1952年,新中国以“专才模式”为模板对当时的大学进行调整,主要依照苏联模式对高校进行合并、改组。这一调整在根本上改变了自民国时期形成的我国高等教育格局,调整的速度、涉及的范围、重组的力度都是高等教育历史上少有的。部分学者将院系调整视为纯粹的教育改革,对其持肯定态度。此类学者认为,院系调整不仅改变了当时中国适用性人才缺口的情况,还为彼时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后续保障[1]。但是仍有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指出,院系调整速度过快,未能将人才培养质量纳入调整标准范围内,同时未能结合当下国情考虑,专业划分过细,且否定“通才教育”[2]。他们指出,院系调整改变了以往大学独有的内涵,部分优秀的综合型大学遭到重创,失去自身的元气,被拆分的大学远远多于重组后的大学,取消大学的独立性[3]。种种评价的意义为何?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一、院系调整的历史动因

院系调整的发起和实施是基于一定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研究这一历史问题。

一,二战后,百废待兴的中国承受着来自国际与国内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以国民党残余势力为中心的“内忧”仍旧在垂死挣扎。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势力的“外患”开始对我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不断升级战火硝烟的政策。彼时的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典范,无疑给当时处在内忧与外患压力之下的中国起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苏联不仅在较短时间内从落后走向先进,而且教育格局与特色不同于以往。基于国际方面的因素,我国院系调整的目标及方向就是仿照苏联的办学特色,将先前大学的教育体系与格局改造为苏联式体系。

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的教育主权并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教会和国民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仍旧把持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命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新中国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的需要、收回教育主权的需要及肃清旧社会留下的封建思想的需要纷纷要求当下的新中国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以革新旧的教育制度收回新中国的教育主权。再次,除了从政治角度对院系调整加以审视外,还应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待院系调整这一事件发生的始末。从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可以看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重点,要实行工业化发展必然依赖于技术与人才,而人才培养则依赖于高等教育[4]。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几年间,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及发展的各类人才存在严重的缺口,专业性人才的不足将直接制约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几年中,全国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总人数并未有逐步良性的增加,直接导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供给量不足,难以满足当下我国急需的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三,我国高校自身发展存在一些弊端及局限性。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的公办高等院校,不难发现存在诸如地域分配不均、专业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大多数高等院校集中在南方的一些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严重不足,师资力量随即流向南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难以得到良性发展,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失衡现象[5];同时,专业设置的划分仍沿袭美国“通才教育”的模式,在此模式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贴合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求与需要,因此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势在必行。

二、院系调整的范围及过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自1951年11月之前,是以局部的、个别的院校中小规模进行的。1951年1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业学院院长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了我国院系调整进入了大规模的重组、调整阶段。此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分三次进行,分别是1952年以华北、东北、华东为重点、全面进行院系调整;1953年以中南区为重点,华北、华东、东北三区进行专业调整;1955年—1957年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学校或专业调整到内地。三次大规模的调整均是由教育部领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从宏观角度看这三次调整,不难发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由主管单位召开会议,有关院校参会,列提纲、提方案、讨论修改进而开始调整、重组,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一,在1949年底至1951年底进行了小范围内的调整。此次小范围的调整主要是对部分高校进行合并、重组。二,1951年召开了全国工业学院院长会议,会议拟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揭开了1952年院系大调整的序幕。此次调整重在分类划分我国各类高校的办学性质及主要任务,改变了一些办学目标较为泛化的院校。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存在的私立院校整体并入公办高校[6]。最后一阶段的调整,以1953年中南區为重点,华北、华东、东北三区进行专业调整,西北、西南两区进行局部的院系和专业调整。最后一阶段的调整重改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办学较陈旧、庞杂的大学。至此,一般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基本结束。

三、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一)对院系调整的评价

整体来说,院系调整是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从积极方面来看,首先,院系调整适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不仅为当下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还保障了我国工科教育得以长足发展,打破并改变了我国工业化建设落后的局面,为日后我国的崛起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师范院校被国家日益重视,教育事业因此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对师范院校进行建设与调整,不仅为我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而且提高了整体的国民综合素质,使我国知识分子的数量逐年增多,不断为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其次,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在此之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是以效仿美国的通才教育为主开办教学的,目标多以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学习为主。但是此类教育模式与方法并不能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急需发展的现实形势。调整后在专业设置划分上更加贴合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目的导向性。同时,至今的高校专业设置仍以此为基本架构。最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高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促进了中西部教育的融合,使最初的高校地域分布不均情况得到了改善,而且支援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师资力量与人才储备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并未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相当一批具有历史积淀的优秀综合大学遭受重创。第二,专业设置过细。在施行院系调整之前,中国照搬苏联的专业设置模式,未能根据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过细的专业划分导致各专业之间彼此疏离。同时,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影响学科的更新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对院系调整的反思

首先,正确看待“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各自区别及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效仿苏联推崇的“专才教育”是有一定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急缺的各方面人才,补充人才缺口的大漏洞。但是以此否定“通才教育”则是不恰当的。院系调整加速了对工业型人才与师范性人才的培养,人文社科则遭受重创,正如祖庆年先生所说,院系调整后“哲学系竟失去了存在的余地”。在如今看来,“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其次,“因地制宜”地参考他国经验,走适合自身国情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味效仿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苏联在高校改革之路上考虑到了自身发展与适应性基础之上的。但是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未能够很好地基于我国现有的国情基础与教育基础,对多所优秀的综合型大学进行了拆分、调整与重组,导致优秀的综合型大学失落。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

最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充分给予大学一定的自主权。这样才能使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拥有学术自由的权利,在自己的场域中创造性地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真正做到“兼收并蓄”,实现学术的繁荣发展。同时,尊重师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此推动人才培养,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国均,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剛.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J].中国改革,2003(8).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徐秀秀,庄丽君.建国初的院系调整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8(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大学辅导员绩效管理研究”(项目编号:KYCX17_ 1595)。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