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在农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19-10-12 05:50钱多吕炯璋崔宝发孙德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劳动教育

钱多 吕炯璋 崔宝发 孙德林

摘  要 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劳动精神为背景,以农业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涉农院校广泛开展。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分析目前农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实例,阐述项目教学在此类课程中的创新应用及效果,为农业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项目教学;农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6-0134-03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Pattern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

Curriculum: Taking Course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Example//QIAN Duo, LYU Jiongzhang, CUI Baofa, SUN Delin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task of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moral labor, the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focus on agricultural practice are widely carried out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proces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 curriculum, and ex-pounds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roject teaching in

such curriculum by combining the example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course,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ing re-form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 education.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agricultural practice curriculum; labor education; crop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1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劳动精神,探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途径,全面提升新时代学生综合素养[1],部分涉农类高等院校及农事教育基地均开设了以农业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事生产劳动,使学生获取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创造力,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新时期劳动教育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践过程,最终实现学生自我发展,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项目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由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3]。在教学实施中,学生以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平台,根据项目要求,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最后参与项目评价[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文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农业实践教学“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为例,对项目教学在该课程中应用及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劳动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农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

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占比不足  农业实践是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更具有行业实践特点,在农事教育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农业生活、农业创作等多方面,但传统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教学更为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则相对较弱。如“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是农业实践课程中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流程及作物生长全过程等农业知识。传统教学中理论学时所占比重较大,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线,配合田间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对独立进行,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抵触心理,导致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差,达不到实践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师生双向活动  农业实践课程基础理论涉及植物生理、气候环境、栽培技术、生物防治等多学科知识,概念性知识较多。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作为教学发起人,学生被动接受。这种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在學生对理论知识缺乏感性认识的条件下,教学效果更为不佳。而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实践教学环节或流于形式,或教学组织混乱,教师重复讲解理论知识,占用实践教学时间,耽误教学进度。

3 项目教学在农业实践类课程中的拓展应用

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项目任务  应用项目导学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项目任务,包括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将课程知识点重构于项目任务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项目设置时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难易结合,由简及繁,根据教学进程科学合理安排。这不仅决定了教学环节能否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分为春种、夏长和秋收等三个实践教学单元,每个项目根据教学进度设置不同项目任务,如选种处理、整地播种、补苗定苗、除草施肥、田间灌溉、病虫害管理、作物收获、无土栽培、栽培技术调查等。

细化任务环节,制订实施方案  在项目教学实施中,首先组建项目小组,4~6人为一组,并指定组长;根据项目任务目标,由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对组员进行工作分配,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由组长向教师汇报项目实施方案及人员分工,教师根据项目方案与小组进行充分交流,确定方案可行性以及考核标准;方案确定后,小组需按照方案逐步进行项目操作。

以项目任务“春玉米播种”为例,这是“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中栽培技术教学实践项目之一,教师首先采用多媒体对农作物播种前土地准备、技术指标以及使用工具等基本理论知识进行提纲式讲解,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必要基础,并布置春玉米播种项目的总体任务目标以及注意事项说明。然后组建项目小组,根据任务目标由组长组织小组讨论,项目中涉及地块认领、工具领用、人员协作等工作流程,以及耕翻强度、播种深度、种植密度、种植方种肥施用等技术指标,均由项目小组讨论商定。此时,教师由教学主体转为教学辅助,给予学生必要性指导。最后,组长详述项目实施流程及操作要点,并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操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关键技术环节给予指导,鼓励学生多思考,遇到问题多沟通,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建立多元评价,复盘总结知识要点  项目成果评价能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学目的和知识要点,是项目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各小组项目完成情况,更应该从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参与感,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项目小组的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项目任务“春玉米播种”为例,评价交流分为耕地质量、打埂作畦质量、工具使用和团队合作等四部分(表1)。项目结束后,首先采用小组自评方式对项目成果进行自我认知打分,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打分,再进行教师点评,给予各项目小组客观的专业性评价打分。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跟踪投票评选。此外,教师针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重点讲解,并梳理项目中包含的理论知识要点,布置拓展性的讨论问题:任选三种粮食作物,比较春播技术差异。最后,学生完成个人实践报告,包括知识要点、影像记录,通过多元评价剖析优势与不足,实现自我提升。

4 项目教学在农业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开放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将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平视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在必要的理论基础准备条件下,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深刻理解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发掘学生个体间差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5]。但是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教师不仅是起到组织、指导和监督的作用,而且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避免因过度关注项目本身而忽略知识的学习;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学生,需要给予充分的引导和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如“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后,用项目任务取代“黑板上种田”,实践教学由无序混乱变成组织有序,让学生从抵触农业生产劳动变成积极实践,遇到问题也由依赖教师到自主学习解决。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项目任务时能够有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又包括农耕文化、节气历法、乡村振兴发展等人文社科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项目教学拓展了农业知识宽度,教师从单纯关注知识点转为全面关注学生素质提升。

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任务引导的应用性教学,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农业实践教育课程的受众学生为非农学专业学生,通常不具备完善的农业专业知识,农业生产操作技能也不够熟练,以项目引导农业实践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完成一个獨立的项目任务,获得一部分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对所学的农业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进一步探究对农业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对实践操作步骤、技术参数都有了准确的掌握。这使以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复讲解操作规范,反复强调技术参数的情况得到改善。

同时,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方案付诸实践,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项目教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学生由以前的怕脏怕累,靠边站,到现在的跃跃欲试,勤动手,教学氛围发生巨大变化。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工作职能转变为全面把控工作进度,重点强调技术要点,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途径,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团队协作模式,拓展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能够将人格培养、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知识学习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归纳知识要点,梳理生产技术流程,应用生产技术标准检验工作成果,通过在项目实施中对问题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锻炼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个人优势。在小组协作中,学生遇到问题能够集思广益,遇到困难能够相互扶持,强化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依据教学中真实的劳动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讨论,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思变能力。在“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课程中,学生充分施展创新意识,对项目任务进行个性化创造,例如:在无土栽培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中,设计出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现代家居农业模式;通过完成农业生产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提出多种类别的城市郊区休闲农业种植方案。

5 结语

项目教学有效提高了农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教师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转为合作者,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在项目实施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再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拓展理论的进步,综合培养了思维和能力素养。同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树立了学生的良好品格。以项目引导教学为农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途径,也为开展新时期劳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利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青年报,2014-2-19(06).

[2]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65-68.

[3]余红剑,王沁莹,陈芳.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61-67.

[4]徐国庆.基于学习分析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设计模型[J].职教论坛,2015(18):4-11.

[5]严敏.中职计算机广告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38):60-61.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