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门诊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2019-10-14 07:13宋小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咽鼓管鼓室鼓膜

宋小云

410005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分泌性中耳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科病症,患者听力下降,并且耳内有闷胀感,主要通过化脓性炎症导致发病。病情迁延不愈,很多患者病程会超过2年,还有一些患者会经历3 次或3 次以上的鼓膜置管,经过多次治疗均难以治愈,被称之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1]。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有临床研究表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和咽鼓管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所以为有效解决病症,需要帮助患者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这是治疗的关键。进行鼓膜切开置管是常用的治疗方案,能帮助患者有效恢复咽鼓管的纤毛运动,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容易导致患者复发,甚至会使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治疗后存在着较高的脱管率和鼓室硬化发生率,因此效果欠佳。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采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 例。常规治疗组男14 例,女14例;年龄18~48 岁,平均(32.5±12.1)岁。联合治疗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0~49 岁,平均(33.4±13.4)岁。两组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进行鼓膜穿刺和骨管治疗至少超过3 次;所有患者存在听力减退,并且表现有耳鸣、耳塞感;选择颞骨CT扫描,可以观察到鼓室存在密度均匀一致的阴影,并且乳突气房中存在液性密度影或软组织密度影,听骨链存在完整;选择鼻窦CT扫描,并进行电子鼻咽镜检查,排除鼻咽部和鼻腔鼻窦占位状况。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常规治疗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方案治疗: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如果耐受较差,可进行全身麻醉;选择仰卧位,使头偏向对侧,常规对耳郭和耳道进行消毒。在外耳道口前后上下4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之后进行手术。手术者根据进行手术的耳朵坐于患者一侧,左手持耳内镜,右手使用耳显微镜器械进行相互配合,在监视系统下进行手术。患者如果存在腺样体肥大,可以先经口腔在70°鼻内镜指导下将腺样体切除干净,进行压迫止血,之后进行耳内镜鼓膜置管术。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鼻内镜摄像系统下,切开鼓膜前下部分,对鼓膜中的黏稠液体进行清理,根据实际情况注入地塞米松,并且将通风管置入其中,辅助患者变换头位,收缩鼻腔黏膜,30°内镜下将扩张导管在咽鼓管咽口部位置入,选择球囊通过导管送入咽鼓管,在球囊内注入水并加压处理,使得球能充分膨胀至10 Pa 左右,并持续大约2 min,将导管撤出,并将球囊撤出。对另一侧咽鼓管进行球囊扩张,可选择同一套器械,使用之前也要保证无菌盐水的清洁性。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两组治疗后听力改善情况,主要包括语言频率平均听阀、ETDQ-7评分、耳峰压值和静态声顺值等相关指标[2]。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听力恢复正常,耳鸣、耳胀感完全消失,疼痛感消失,骨气导差<10 dB,声导抗测试鼓室图转为A 型;②好转: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上述相关临床指标得到明显缓解,听力提升超过15 dB,但是未达到正常水平,进行声导抗测试鼓室图转为AS 型;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上述相关指标没有明显好转,听力以及鼓室图均无明显好转[3]。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IBM SPSS 25.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22/28),联合治疗组为100%(2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28),联合治疗组为10.7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改善情况比较:联合治疗组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临床上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进行鼓膜穿刺成功或切开置管,能够短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但远期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如果鼓膜愈合,阻塞的咽鼓管内仍然存在积液,那么很多患者可能会复发[4]。咽鼓管是沟通鼻咽和鼓室的自然通道,它能有效调节鼓室内的气压,引流鼓室内的分泌物,可有效防止鼻咽反流等情况出现[5]。咽鼓管阻塞或功能性开放障碍产生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引发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主要病理基础,导致患者出现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因素,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患者存在鄂帆张肌功能障碍或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等情况,临床对这些情况应该予以重视[6]。

最近几年,随着咽鼓管球囊扩张技术的发展,能有效解决咽鼓管通气问题,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改善咽鼓管功能。扩张的球囊可以使咽鼓管黏膜下层组织变薄,使管腔扩大,扩张以后可以撕裂组织,形成新鲜的瘢痕,保证管腔不再狭窄。而耳帆张肌部分瘢痕可以使收缩功能改善,使管腔扩张更加持久。如果患者存在中耳积液的情况,单纯选择咽鼓管球囊扩张但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手术以后短期效果不理想。因为鼓室内积液多性质黏稠或存在胶冻样,因此部分患者仍然伴随鼓室内黏膜肿胀。进行鼓膜切开,并对机械进行清理,同时为患者进行置管,放置咽鼓管,球囊扩张,可以发挥出必要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本文结果进行分析,也能证实上述说法。

综上所述,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在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基础之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相关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表1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n语言频率平均听阀(dBnHL)ETDQ-7评分(分)耳峰压值(mmH2O)静态声顺值(mL)常规治疗组2840.1±4.03.2±0.3-35.2±1.70.5±0.1联合治疗组2828.5±2.92.4±0.3-25.5±1.20.9±0.1 t 3.012 42.631 51.814 52.631 4 P 0.031 00.027 30.017 20.027 3

猜你喜欢
咽鼓管鼓室鼓膜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声导抗基本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