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中HCG扳机日最大卵泡直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9-10-16 01:19游慧娴黄巧瑶周小花梁晓马天仲
生殖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黄体期扳机卵泡

游慧娴,黄巧瑶,周小花,梁晓,马天仲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湛江 524001)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解决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促排卵为ART中的关键环节。在促排卵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射HCG模拟生理性LH峰促进卵子成熟并排出第一极体,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卵母细胞,因此HCG注射的时机选择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生殖中心都以卵泡直径大小和卵泡个数作为HCG扳机日的指标,当少数卵泡达到一定直径时即注射HCG,卵泡的直径可以反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卵泡的直径和体积的大小与卵母细胞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正相关[1]。大部分研究提出,当≥2个[2]或3个[3]卵泡的平均直径达到≥17 mm时,给予HCG扳机,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确定统一标准,为了更好地确认HCG扳机日时机,本研究回顾性探究本中心252例IVF/ICSI黄体期长效长方案HCG日最大卵泡直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行IVF/ICSI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周期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条件:女方年龄≤35岁,体重指数(BMI)18.50~23.99 kg/m2;不育因素包括盆腔及输卵管因素、畸形精子症、少弱精子症、严重少弱精子症;采用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

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取卵前取消周期者;资料不完整者;有ART禁忌症,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心脏病、可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未明确诊断的阴道流血。

共纳入252例患者。根据HCG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3组:17 mm≤最大卵泡直径≤19 mm(A组,104例);19 mm<最大卵泡直径≤21 mm(B组,107例);最大卵泡直径>21 mm(C组,41 例)。

二、诊疗回顾

1.促排卵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黄体期长效长方案。在上一月经周期排卵后5~7 d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必佳,凌辉医药,德国) 0.8~1.875 mg降调后14 d检测性激素及B超,达降调节标准(卵泡直径达5 mm左右;子宫内膜厚度≤5 mm; 血清E2<183 pmol/L、FSH<5 U/L、LH<5 U/L)后,以150~225 U/d 促性腺激素(普丽康,默沙东,美国;或果纳芬,默克,德国;或丽申宝,珠海丽珠医药)启动促排卵。当促排卵达到一定程度,注射HCG 5 000~10 000 U(珠海丽珠医药),注射后35~37 h后取卵。取卵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IVF/ICSI,同时进行黄体支持(黄体酮针,浙江仙琚制药)。

2.胚胎移植:(1)新鲜周期移植:取卵后第3天移植≤3个卵裂期胚胎;取卵后第5天移植≤2个囊胚,进行黄体支持。(2)冻融周期移植:因各种因素行全胚冷冻者,选取适合时机进行内膜准备及内膜转化进行胚胎移植。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移植后继续进行黄体支持(黄体酮针,浙江仙琚制药)。

3.随访:移植后14 d抽血测β-HCG确定是否妊娠,移植5周后B超下见胎心搏动为临床妊娠。孕周<12周为早期流产,孕周≥12周且<28周为晚期流产;孕周≥28周且<37周生产者为早产,孕周≥37周生产者为足月产。

三、观察指标

一般基础资料(女方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性激素水平、窦卵泡数);促排卵治疗数据:胚胎实验室数据(包括受精及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及妊娠结局。

四、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患者一般资料

共纳入252例患者,其中新鲜周期移植168例,冻融周期移植84例。根据HCG日最大卵泡直径分为3组:17 mm≤最大卵泡直径≤19 mm (A组,104例);19 mm<最大卵泡直径≤21 mm (B组,107例);最大卵泡直径>21 mm(C组,41 例)。

三组患者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FSH、E2、P、PRL、T)、窦卵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MI显著低于B、C组(P<0.05)(表1);基础LH 水平B组显著大于C组(P<0.05),但协方差分析显示,BMI对Gn天数,BMI、基础LH水平对最终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

二、促排卵治疗数据

C组Gn总天数、Gn总量显著高于A、B组(P<0.05);A组HCG日≥16 mm卵泡比例显著低于B、C组(P<0.05);而三组间Gn启动日激素水平、HCG日激素水平、HCG日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表2 患者促排卵治疗数据[(-±s),%]

注:与其它两组比较,*P<0.05;HCG日≥16 mm卵泡比例为HCG日(≥16 mm卵泡数/≥12 mm卵泡数)

三、受精、胚胎培养结局

受精数、2PN数、2PN率、2PN卵裂数、优胚数、培养囊胚数、囊胚形成数、囊胚形成率均为A组>B组>C组,且A组显著高于C组(P<0.05);2PN卵裂率C组>A组>B组,且C组显著高于B组(P<0.05)(表3)。

四、胚胎移植及妊娠结局

1.总体结局:所有首次移植周期(鲜胚移植+冻融胚胎移植)的移植胚胎数A组显著小于B、C组(P<0.05),而临床妊娠率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三组间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足月产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4)。

2.不同移植方案:鲜胚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C组显著大于B组(P<0.05),临床妊娠率C组显著高于A、B组(P<0.05);冻融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C组显著大于A、B组(P<0.05),而组间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移植方案各组间流产率、足月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5)。

表3 各组受精及胚胎培养结局比较[(-±s),%]

注:与C组比较,*P<0.05

表4 各组患者所有首次移植周期的胚胎移植及妊娠结局比较 [(-±s),%]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表5 各组患者不同移植方案的胚胎移植及妊娠结局比较 [(-±s),%]

注:与B组比较,*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

讨论

HCG扳机日作为ART中的关键环节,适合的扳机时机对于ART最终的妊娠结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主要是根据卵泡直径大小、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等。

就如前面所述目前对于HCG扳机日最大卵泡直径尚无统一标准。因为国内外政策的不同,国外以拮抗剂方案居多,以融冻周期移植为主,有研究表明近年来在≥40岁的女性冻融周期在美国的使用明显增多[4],国外的研究认为对拮抗剂方案而言在2个卵泡≥18 mm基础上延迟扳机时机,没有改善妊娠结局的同时还增加成本[5]。也有研究表明拮抗剂方案当HCG日扳机选在卵泡直径12~19 mm时可以获得更多的成熟卵泡[6]。国内研究表明当大卵泡(>20 mm)占成熟卵泡(≥14 mm)达到高比例(>30%)时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低(<10%)、中(10%~30%)比例组,认为大卵泡占的比例过高会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7]。也有研究表明最大卵泡直径大于21 mm并兼顾其他直径的卵泡比例情况下,能维持稳定的高妊娠率[8]。本研究中HCG扳机日最大卵泡直径>21 mm时,新鲜移植周期中临床妊娠率是最高的,与其结果是类似的。同时也可以从本研究中发现HCG日最大卵泡直径为≥17 mm且≤19 mm时,临床妊娠率也较高,同时能够获得较多的2PN数、2PN率、2PN卵裂数、优胚数、囊胚数、胚胎储备较多,说明在卵泡直径为≥17 mm且≤19 mm时胚胎有较好的发育潜能。但最后的临床妊娠率在>21 mm时最高,可能的原因是子宫内膜容受性问题。

众所周知,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IVF-ET结局的两个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母体子宫内膜特定时间内接受胚胎种植的能力[9]。在自然周期中,子宫对胚泡种植的接受期时间很短,通常为排卵后6~8 d。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需要多种因素参与,尤其是受到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影响,在激素周期性分泌的宏观调控下,子宫内膜局部周期性表达容受性相关分子,从而影响胚泡的植入[10]。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问题,最直观的就是B超下观察子宫内膜,有研究表明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对妊娠结局会产生不良影响[11],也有研究认为当子宫内膜厚度<7 mm时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而在子宫内膜厚度≥11 mm甚至更厚时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率和活产率[12]。目前对于子宫内膜更进一步检查就是子宫内膜活检,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有微小RNA[13-14]、胞饮突[15]、整合素ανβ3[16]等等,但由于子宫内膜活检为有创性操作,使用受到限制。总而言之,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胚胎的植入,有研究表明当胚胎-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超过3 d(±1.5 d)时,着床率显著降低[17]。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Gn总天数C组多于A组,与A组相比增加了约1.2~1.4 d,新鲜周期中着床率B21 mm时扳机,有可能让胚胎发育和子宫内膜发育较为同步。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GnRH-a降调后促排卵,是为了让多个卵泡同步生长起,但有时候卵泡发育不同步,如个别卵泡达到>18 mm,但仍有很多小卵泡尚未完全成熟,此时临床医师需决定扳机时机,是根据最大卵泡直径进行扳机,还是继续使用Gn;本研究中的结论支持继续使用Gn,使大部分卵泡生长起来,即最大卵泡直径大于21 mm,也能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综上所述, 黄体期长效长方案中HCG扳机日最大卵泡直径大于21 mm时,在新鲜周期能获得最高的临床妊娠率但冷冻储存胚胎较少,而在17~19 mm时,有较高妊娠率的同时也能获得较多的冷冻储存胚胎数。但同时要注意避免OHSS的发生。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亦未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后续期待多中心、大样本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黄体期扳机卵泡
闲话“二道火”之惑
黄体期口服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血拼政策扣动风险扳机
女性黄体期与卵泡期对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研究
不同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妇女中的应用效果
我的一份议案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新型气扳机特性介绍